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吃完晚饭,离开食堂前。

乔英子去买了面包和酸奶,说是给黄芷陶带的。

原来是陶子没来食堂,还在研究化学奥赛题。

池远表示理解,没有倍速加持,高二下期才学习,有点晚了。

作为好朋友,他能做的,就是加个buff。

回到教室,上了不长的晚自习。

乔英子也心情愉悦地复习第二天需要考的科目。

值得一提的是,方一凡一直用幽怨的眼神看着池远。

池远也用幽怨的眼神看着他。

方一凡是因为黄芷陶将他问的一些问题,扔给了池远,他不能和女神多点交流的时间。

池远是因为方一凡来问问题,打扰了他下课去找乔英子交流物理题。

好吧,幸好晚自习不长。

本来池远是准备和陶子一起,“护送”乔英子回家的。

但是,他收拾书包的时候,发现了那一本包着《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书皮的菜谱。

他想起来自己晚上还要学做菜。

心里一边吐槽他爸闷骚,一边只能抱歉地和乔英子告辞。

已经晚上了,肯定不去什么菜市场,池远找了一家超市。

来到生鲜区,看到琳琅满目的蔬菜、肉食,他又有些犯难。

“娇生惯养”的池远,没买过菜。

于是,他掏出手机,给英子发了一条信息。

【池远】:“如果给你个机会,哥请你吃东西,你想吃啥?”

很快,乔英子就发来了信息。

估计这会儿,她刚刚到家,还没开始学习。

【乔英子】:“麻辣小龙虾,烤冷面,麻辣烫,烧烤,火锅,各种烤肉,冰淇淋,冰粉……”

我的大小姐啊,就不能来点正常点的吗?

这些玩意,宋姨都不准你吃吧?

【池远】:“打扰了,你去我房间问问小英子,它想吃什么。”

【乔英子】:“你等等。”

【乔英子】:“小英子说它和妈妈吃一样的。”

【池远】:“……你要把小猫咪的舌头辣肿,还是要让它窜稀?”

【乔英子】:“小猫吐舌头.jpg,我就是想吃点我妈不愿意给我吃的。你喜欢吃什么?”

【池远】:“哦哟?小抠猫要请我吃饭吗?一生之荣幸啊!”

屏幕另一边的乔英子看到这句话,气得用手指点了点池远的头像。

这个时候还没有“拍一拍”,只是点进了池远的资料。

资料乱七八糟的,名字缩写、生日都是意义不明的组合,就连朋友圈都很安静,一个动态也没有。

说是什么为了隐私安全,有人能仅仅通过各类社交内容,得到个人信息,甚至推测出大概家庭住址。

好吧,她信了,所以把微信号改成了cy-0。

他的生日要到了,她忍。

那一天,她肯定要让他大吃一惊。

乔英子继续看下去。

【池远】:“我想吃桂鱼鸭围月季红、红椒米熏鸡、口蘑白菜卷、开水白菜、文思豆腐、樟茶去骨鸭——”

【乔英子】:“停——你当我国宴厨师呢!”

啥,你,厨师?

池远盯着手机眨了眨眼睛。

【池远】:“你做啊……那我只想菜断生,但没有变成黑色,也不能用来当武器。饭……如果是干饭,我希望他不是稀饭,如果——”

【乔英子】:“行了,请滚.jpg。”

【池远】:“好勒!”

调戏了一波乔英子,池远感觉心情愉悦。

又切换到李莹的聊天框,将自己喜欢吃的都发了过去。

乔英子估计要去问他妈。

收起手机,来都来了,池远还是买了一些家中常备的材料,还有各种调味料。

准备回去练练手。

晚上不适合买小龙虾什么的,应该得早上来。

那个时候才新鲜。

拎着一袋东西,池远在等电梯的时候,还顺带打开了某宝。

下单了一台豆浆机。

早餐喝豆浆,他专门“眼气”某人的时候,一不小心养成了这个习惯。

(“眼气”:四川方言,让人嫉妒、羡慕的意思。)

……

两个小时后。

忙碌了两个小时的池师傅,选择用失败的肉丝给自己下一碗面。

太咸了。

只好用来下面了。

就连小英子吃了都直摇头,不愿意再吃第二口。

吃完面后,池远坐在桌前,日常检视自己:

【语文:115】

【数学:137→137.5】

【英语:133】

【化学:90.5】

【物理:94.5→95】

【生物:91】

【总评分:662】

【基础学神lv6】

【学习速率:15倍】

【假日恢复有效学习时间:36小时】

暂且不说其它科,物理还是不够看啊。

这个水平,能不能进决赛都冒险。

还得继续努力啊,先把周五的入队测试搞定,再准备其他学科的竞赛。

于是,他拿出了物理竞赛丛书。

它们之间搭配“食用”,效果更佳。

所谓“对症下药”,“缺啥补啥”,这样的方式印象深刻。

实际上物理竞赛就是在掌握高中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大学的内容。

难度越大的题目,情景没有多大的变化。

但是,将那些高中不考虑的因素,纷纷考虑进来后,难度陡然提升。

竞赛重点在于对问题分析能力的考察,而不是高考那种对概念的考察。

他根据奥赛各阶段需要的知识储备进行了换算:

中强省省一,基本相当于物理专业的学生,本科一年级的水平。

而能够进入决赛且成绩还可以,基本相当于大二学完了四大力的水平。

能够凭借实力进入集训队的大佬们,基本就是大三甚至大四的水平。

能够进入国家队的话,保守估计都是研究生的水平了。

反正池远是这样安慰自己的。

在15倍速的加持下,尽管眉头紧皱,但他却深陷其中。

那种充实的感觉,来自他稳固的基础。

就如同建高楼一样,越往上,越依赖地基,也就是基础知识的广度。

这还仅仅是啃完《力学》和《光学》带来的效果,如果将《热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学完第一遍。

再看那些题,估计又是一番新景象。

而磕磕巴巴刷完《新编高中物理奥赛指导(实用题典)》后,他的基础应该就打好了。

接下来就是速度和方法。

基础学习都是略显枯燥的,但这就是必经的过程。

在兑换了一张【2倍卡】后,学习效率来到30倍。

别怂,就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