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之御厨在现代 > 第509章 ‘宋嫂鱼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袁外公使劲咳嗽两声,才让起哄的声音停止,他瞪了罪魁祸首一眼。

瓜皮被瞪了也毫无所觉,他正伤心着以后又要吃带壳的蛋炒饭了。

姜宴从桌下拉着伊婉儿的手,伊婉儿羞红的脸又热了几分。

今晚,热闹的动静传出很远。

大家经过一周的忙碌,好容易在今天轻松一下,又享受了美食,大家也全部打开了话匣子。

老人有老人的娱乐,大人有大人的烦恼,孩子有孩子的迷茫。

而最小的孩子在知道了要吃奶奶做的饭之后也有了小小的烦恼。

这日子啊,还是得慢悠悠的过,岁月再匆匆,也是一分一秒的流走的。

时间很快来到了月底,伊婉儿忙完今天就要收拾行囊去隔壁市里参加美食大赛了。

小姨夫和小姨带着小宇表弟,趁着这个周末也来到了沂城城。

跟外公外婆一起吃了顿饭,说要接婉儿回家住。

没想到外公外婆也收拾行李,跟着一起来了。

倒是让小姨一阵惊喜,之前外公外婆不放心,婉儿一直不愿意去家里。

还是婉儿父母去世的时候,她强硬的带着父母出去转了一圈。

现在听说父母要跟着婉儿一起去参加比赛,小姨无比的开心。

伊婉儿毫无反应,不是对这些事情不关心,而是正捧着一本很古老的书在看。

刘大娘送给她的说说,以前家里有个大爷,不知从哪里淘过来的食谱。

食谱里都是繁体字,刘大娘说,自己简体字都认不得多少,更别提那些了。

那些字认得自己,自己不认得他们。

之前也没想到这一茬,自从知道网上要参加美食比赛,就想着把这本书拿给婉儿看看。

谁知伊婉儿一看,不仅认识还对里面的很多菜谱如数家珍

这是一本食疗食谱,类似古代食经,食珍录,饮膳正要这些。

这些古传的珍贵食疗食谱,经过多少年的沉淀依旧经久不衰。

伊婉儿如获至宝。

食谱里记载了五十多种食疗食谱,最近这两周天天在研究这套食疗食谱里面的食疗方子。

外公外婆跟着她做了两个星期的实验小白鼠,都觉得自己的身体轻便了不少。

等到车子出发之后,伊婉儿也抱着食谱看个不停。

外公外婆跟着小姨,小姨夫在前面那辆车里。

小宇表弟装作看不懂姜宴的眼神,硬是跟着伊婉儿坐在了姜宴的车上。

因为小宇表弟在,所以伊婉儿也不好意思自己坐到副驾驶上,只得跟表弟一起坐在后座。

小宇跟个话唠一样,不停的跟伊婉儿说话。

弄的伊婉儿都没有心思看食谱,也没有心思搭理姜宴。

而小宇丝毫不惧姜宴从后视镜传来的眼神,只当看不见。

两小时后,到了小姨家里,小姨的公公婆婆正在厨房忙活。

听见他们开门的声音全部出来,迎接他们。

小宇爷爷跟外公一阵寒喧,奶奶跟外婆闲话家常。

剩下打过招呼之后便有些无所适从的伊万尔很自然地去厨房接过了亲家爷爷奶奶的活计。

她觉得在厨房里比她在客厅要舒服很多。

姜宴本就是跟着女朋友来的,所以一步不离地跟着以往的进了厨房。

而小宇这个姐控自然不在话下,也跟到了厨房里。

伊婉儿看着不大的厨房里准备了满满的食材,心下感动。

见有一条收拾干净的鲈鱼,她便想到了宋嫂鱼羹。

宋嫂鱼羹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道风味传统名菜,属于杭帮菜。

该菜品创制于南宋淳熙年间。

宋嫂鱼羹通常鲈鱼蒸熟后剔去皮骨,加上火腿丝、香菇、竹笋末、鸡汤等佐料烹制而成。

该菜品出炉后,色泽油亮,鲜嫩滑润,味似蟹肉。

据载,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三月十五日,宋高宗赵构登御舟闲游西湖。

命内侍买湖中龟鱼放生,宣唤中有一卖鱼羹的妇人叫宋五嫂,在西湖边以卖鱼羹为生。

高宗吃了她做的鱼羹,十分赞赏,并念其年老,赐于金银绢匹。

从此,声誉鹊起,富家巨室争相购食,宋嫂鱼羹也就成了驰誉京城的名肴。

将鲈鱼剖洗干净,去头,沿脊背片成两爿,去掉脊骨及腹腔。

将鱼肉皮朝下放在盆中,加入葱段、姜块、绍酒、精盐稍渍后,上蒸笼用旺火蒸6分钟取出。

拣去葱段、姜块,卤汁滗在碗中。

把鱼肉拨碎,除去皮、骨,倒回原卤汁碗中。

将熟火腿、熟笋、香菇均切成1.5厘米长的细丝,鸡蛋黄打散,待用。

将炒锅置旺火上,下入熟猪油,投入葱段煸出香味,舀入清汤煮沸,拣去葱段,加入绍酒、笋丝、香菇丝。

再煮沸后,将鱼肉连同原汁落锅,加入酱油、精盐、味精,烧沸后用湿淀粉勾薄芡。

将鸡蛋黄液倒入锅内搅匀,待羹汁再沸时,加入醋。

并洒上八成热的熟猪油,起锅装盆,撒上熟火腿丝、姜丝和胡椒粉即成。

宋嫂鱼羹的颜色鲜艳,入口可口,口感细腻,汤的香气四溢。

它的汤汁味道非常醇厚,不仅甜而且鲜,入口微苦,滋味非常香美,让人回味无穷。

宋嫂鱼羹出锅后,伊婉儿看见旁边还有五花肉,想着既然是杭帮菜,那就再做一道东坡肉。

东坡肉是地道的杭帮菜,历史悠久,史记出自大诗人苏轼之手,是浙江省杭州市有名的菜肴。

其它地方叫它红烧肉,但两者是有区别的,东坡肉是炖蒸,红烧肉是炖。

东坡肉比红烧肉更费时些,味道也是一绝,小火慢炖,然后再蒸。

够火候的东坡肉里面所剩肥油已经是化的很少的了。

出来的肉皮金红油亮,入口肥而不腻,软糯即化,表面一层胶质感,让你吃了还想吃。

所有食材清洗干净后,五花肉焯水沥干,切成4-5厘米的大方块。

砂锅的底部铺上竹篦子,铺上一层小香葱,把五花肉皮朝下码放在砂锅中。

再把姜片均匀地码在肉上,再铺上一层小香葱,加入冰糖,盐、白糖、红烧酱油和黄酒,汤汁要和肉齐平。

中火烧开,转微火炖至1小时后,再将肉取出,放入蒸碗中,浇上汤汁,继续放入蒸锅,蒸制1个小时左右即可。

只这两道菜出锅,客厅里的闲聊的人已经没有心思再说话,大家的目光都频频望向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