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宋末,从琼崖崛起 > 第355章 孟飞独战群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你们几个撮鸟也配谈论天下大势?爷爷我在荆湖抗击蒙鞑之时,厮们还在吃奶。”孟飞一脸不屑,“今日这小报所言已经明了,朝廷现在急需钱粮北上攻伐蒙鞑。厮们怜财惜命不愿报效朝廷也就罢了,却在此间妖言惑众。”

“这报国券,以本生利,又不是平白借了去。还说甚的债台高筑,简直莫名其妙!”孟飞继续说道:“厮们也说了王师现在所向披靡,难不成还会打不过蒙鞑不成?江南五六十万蒙鞑军队都死于王师之手,我朝可有一败?”

茶楼中的人纷纷点头,“蒙鞑如何会是我大宋的对手。”

“北伐忽必烈是不是稳操胜券之事?”孟飞继续问道。

众人依旧点头称是。

“这必胜的仗,难道还怕朝廷还不出这区区一千万贯?这大都城中堆满了从大宋掠夺去的财富,尔等还怕官家没钱赎买?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孟飞本就是川峡荆湖一带最大的私盐贩子,这次来临安无非是想看看这海盐的价格。若是有利可图,自己便以四川的井盐拿来两浙换取生丝茶叶等物,走长江水路也算是便捷方便。

可临安的海盐价已经跌至一斤三十文,川峡的井盐在临安虽是价高可购者寥寥,这买卖显然是不太好做。

从长江一路来到临安的孟飞没有赚到什么钱,只是采买了一些两浙一带的货物,打算带回荆湖一带贩卖,多少也不算白来一次。

这既然来了临安,这总要带着伴当子侄游历一番,这朝堂诏令的动向更是需要关心一二。

钱塘门的那些个文章自然都看了,又听得此间一茶楼贩卖一手的《内部消息》,便起了心思来购买两本,回去也好送给川峡的赵玉墨多少算份礼物。

原本想在这临安最着名的群贤会上听一些独到的见解,哪成想竟然还有这种恬不知耻的假道学家在这里满口喷粪。

孟飞指着那几个口嗨报国的士子骂道:“尔等言行不一,只靠张臭嘴在这里胡言乱语。这报国券且不谈这年利几何,就是没有一厘利息又如何?报国二字,难不成之是挂在嘴上的么?”

“我本打算今日离开临安,如今却也要再等上几日。某虽为贩夫走卒之辈,可位卑未敢忘忧国。定是买上几份,以资朝廷北伐之宜,这也是我华夏子民应尽之义!”

那几个士子显然不服,“你有钱你去买便是,恁地没钱便不可忠君爱国不成?报国在你口中便是以这铜臭衡量?商贾计利,果不其然。”

“你自然可以不买,抗击鞑虏乃是天下人共举之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而非在这茶楼中胡言乱语曲解朝廷诏令。尔等自谓饱读诗书,个个都号称以天下为己任,范文正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厮们这里便是在这茶楼中饮茶作乐,互相吹捧。”

孟飞站起身来,怒目斜视:“甚的群贤会,可发一笑!我们走。”

孟飞带着人离开了茶楼,身后依旧传来那几位士子的叫嚣之声。追出来厮打是不可能的,可面子上总要争回一二。

孟飞一众自然也不会再做计较,真出了事也讨不到好去。

茶楼中原本的群贤会讨论环节,被孟飞这样一弄变得索然无味。大多数的人无论心中做何想,行动上却是和那几个划清了界限。

不管内心支持不支持报国券,嘴里是肯定不能再说报国券的不是了。不然平白被人落了口实,将来多少总是有些麻烦。

当日临安便在城北御街上开了一家兑钱所,上下两层气派非凡。

原先在此经营的是个酒楼,此刻已经被重新装修。宽大的三开间铺面内以石墙铁栏作为隔断。

外置桌椅若干,一楼为兑换铜钱金银币所用,皂吏官差一应俱全,厅堂之中更有十几个军汉手持火枪腰挎刀剑,一副森森然状。

这等新鲜事物引得临安民众纷纷前来观望,可出于对官府和士卒的恐惧,民众们之是站在道路上围观,却是没有几人敢走进一步。

南宋区别与古代任何一个朝代,宵禁这个东西是不存在的。御街作为最好的地段,各种商铺买卖从五鼓开始早市,夜市的勾栏瓦舍等欣赏文艺、小曲的店家要到四鼓才会关门休息。

有些茶楼甚至都是二十四小时全年无休,人潮如织可谓当时天下奇观,就连所谓的古唐长安也根本不能比拟。

此刻虽然才是清早,可御街上依旧人流如织。

兑钱所的出现使得路过的民众不停地驻足,里三层外三层,很快把整条御街都挤得满满当当。

有路过的不知所以然的,也不管围观的是何物,便是挤在那里观望。

“这里面出了甚新鲜?”

“不知,据说是出卖报国券的。”

“报国券是个甚?”

“便是买来报国所用吧。”

“这是个什么新鲜玩意?”

“你听他胡诌,这里面是朝廷新开的兑钱所,用来兑换银钱的。”

“一个银钱多少可兑?是不是九百铜钱可兑一银钱?”

“你在发甚的梦,此等好事还轮得到你我?”

民人之间胡说八道、卖弄消息之人越来越多,整条御街已经无法通行。负责兑钱所的官员也未曾想到会是如此,等得有人通报,边走了出来驱散民众。

“这兑钱所乃是朝廷府司,若是借贷、兑换自可进来,若是无事莫要在此驻留。这兑钱所有何可围观的,闲杂人等都散了去,尔等都无事可做了不成?速速散去,堵住了道路成何体统。”

几个军汉也提着刀枪走了过去,“你们这帮腌臜杀才,不用做工养家的么?都散了。”

“官人,这报国券可是此处售卖?”人群中有人问道。

官员应声回道:“两日之后,便在此处。每份九三贯,一年之后可来此兑钱百贯。”

“哇!竟然如此之贵,且行且行。”

民众一片哗然,这九十三贯一份的债券显然不是普通民众能购承受的。临安城乃是大城,做一天工也不过六七十文,高的也不过近百文,一听此等价格,普通民众们便纷纷散去。

待得赶走了围观民众,清理出了道路,这负责兑钱所的官员,便急匆匆地走了回去。取了笔墨纸砚把兑钱所的相关事宜一并写好,贴在了门扉之外。

可苦等了一天,兑钱所一个铜子的交易都没做成,倒是所办理的各种业务传遍了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