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谢枋得简单地把事功派(功利派)的讲求实施利民之术,主张兼重义利,治学经世致用,务实不务虚,反对理学家那些空谈思想的核心理念说了一下。

“官家年幼学识见识或有所缺,故行事更当慎思,不可盲听于道,更不可轻信那些哗众取宠之辈。”谢枋得淡淡说道:“以程朱治身,以陈叶治民,经世致用,义利并举或可建万世之基业。”

“多谢,谢尚书教我。”

赵昰听得脸皮发烫,这谢枋得前半段的意思就是说自己不学无术容易上当受骗。

这一个工科生对于经济民生社会构架肯定是想当然的居多,行事简单粗暴追求目的性是在所难免,说是不学无术也是恰如其分。

可更重的是所谓的哗众取宠之辈就是赵昰自己,这太尴尬了。

赵昰追着谢枋得又问了些永嘉(现温州)学派的治世言论,觉得很合乎他以为的那种道德和利益相辅相成的进步意识,心中很是欢喜。

谢枋得和赵昰谈论了许久,最后被赵昰强留下用了晚饭才离去。

送走了谢枋得的赵昰,立刻招来了何梦龙,把功利学派的事情和何梦龙说了一说,让他回去研究一番,然后以这个为切入点去影响士子们的观念。

“操切,操切。”赵昰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我要是不操切,这光复了山河之后,怕是更难下手了。”

作为一个现代人但凡智力正常都知道家天下迟早要完,但是要进化成现代意识是很困难的事情。

千年以降,把人区分为君子小人的那一套早就成了牢不可破的价值观,民众浑浑噩噩,只觉得自己生来便是如此。

赵昰所在的这个年代,说不幸,是真的不幸。从赵匡胤兵变上位,开始忌惮武将,到赵光义‘烛光斧影’的进一步扬文抑武,这个国家的自保能力就注定如此了。

从宋理宗坚持要让傻子侄子继承大统之后,这士大夫们人人便以天下为己任了,没有一个合规合法的合议制度,就造成了某些人或派系的一家独大。

这个情况到了明朝更为严重,明朝的政治体系,从一开始就是注定要灭亡的。宦官、皇权、士大夫之间是无法调和的。

如果赵昰魂穿到明朝后期任何一个帝王身上,连大臣宰相都见不上面,皇权几乎被相权架空的赵昰,想要中兴改革那是不存在任何可能性的。

南宋说好,其实也蛮好,金融体系几乎完备,政治上各阶层官员没有形式上的低人一等,连见皇帝都不需要跪拜三呼万岁。

南宋元丰改制之后,中央政府各机构权利划分明晰,互不干扰。军队也分成参谋指挥(枢密院)和作战(三殿)两个板块。如果把司法再独立出来,和现代某个国家的三权分立何其相似。

八百年前的宋朝实际上是最接近现代文明社会的朝代,既有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理想,又有永嘉叶适提出的农商一体、富国强兵的理论。

工匠的待遇和地位在赵昰的干预下,现在已经不再是贱籍,不仅和农人相当,甚至还要略高一筹。

很多农人子弟都想进入工坊谋求个差事,毕竟优厚的福利摆在那里,而且不用担心天灾之下颗粒无收。

两浙、福建受功利派学说影响,在南宋时的对外贸易是众所周知的天下第一。没有当时作为泉州知府的叶适独战朱熹理学,赵宋朝廷恐怕早就破产。

只要赵昰不直面理学道统,大力宣扬功利学说,让自耕农、商贾、疍户樵夫之流富裕起来,这人终究是会为自己发声的。

毕竟南宋已经给予商人编户的待遇,商贾和农工一样享有齐民入籍的待遇。工商也不再是异类,只要有本事都能参加科举。

这一系列的改变,背后正是功利学说的影响,使得南宋无限接近平民社会。加之赵昰等于重建一朝,很多东西做些改变其阻力在皇权彰显的时代会小上许多。

如果能施法得当,各派系调和成功,靠赵昰这大把的在位时间,建立一个符合国情的合议制度,是有希望脱离封建制度,把泱泱华夏领进一个崭新的时代。

对于功利学派的了解,让赵昰对于未来更多了几分把握。而数日后,拿到《内部参考》的忽必烈和他的重臣们也对于未来多了几分期许和笃定。

“这小报用朱砂所写之文字,当是表达对此消息之重视,之事不合礼制。”许衡被忽必烈特地叫来看了一看这小报第一页的消息。

“刀兵者,本为凶器,如今又以朱砂誊写,此乃不祥之兆。”许衡举着小报第一页说道:“此等不祥之兆定是要落到南人的头上。恐怕才一出兵便要死伤大半。”

“这对我们岂不是好事?”太子真金很是高兴。

“太子所言极是。”

“阿合马。”忽必烈坐在宝座之上突然唤道。

“臣在。”

忽必烈望着阿合马说道:“这南人既然敢宣称夏收之后要侵犯我大元,那这春种之事当抓紧安排,各地部族当把荒废的耕地全都种上粮食。大军一动,这粮草需要有所保障。”

“臣明白,但是去年大旱,中书省及周边已无多少民户田庄,汉人都死了许多,这春小麦播种之事怕是有些难办。”阿合马面有难色,“更何况许多分封的部族土地,根本不愿派遣奴隶耕种,皆是以放牧为业,我蒙古人没有种地的习俗。”

“是啊,何必种地,蓄养羊群才是国之根本。”

“让南人去种便是,夏收之后我们一路杀过大江,不就有了现成的粮食。”

“对啊,南人不是会为我们耕种,稻米麦子一应俱全,根本吃不完。”

一群蒙鞑显然对于让奴隶去种地没有任何兴趣,地广人稀,让奴隶赶着羊群到处吃草不比种地好得多。

手里的土地虽多,那都是要牧羊的,留下一些耕地自给自足便是了,没粮食去抢何必自己种。

“下令着各地必须种植春小麦,如有违者当重罚。”忽必烈脸色难看,望着朝中各个大臣,“你们把手里的土地都种了,没有粮食击溃南人之后,拿什么打回江南去!”

众人见忽必烈发怒也就不敢在嘴上反对,只是心中大多数都是愤愤不平,不知道忽必烈今日是中了什么邪。

一个马背上的种族种的什么地,真是不可理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