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慕容复出来后,转身,“多谢姑娘一路指引。”

宫女轻声回道:“慕容公子客气,小女子说谢才是,要不是慕容公子,小女子可能已经……。”

“姑娘言重了,在下还有要事,就先行离开了,有缘再会。”

慕容复行个礼,转身离去。

宫女看着慕容复的背影,你几息后高叫道:“公子留步。”

“姑娘有何吩咐?”

宫女走上前,看着天边,轻声细问“公子,那个包先生所说中原是真的吗?中原当真有包先生说的那么好吗?”

慕容复一笑。

“姑娘,这中原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真假难辨,真假莫辨堪忧虑,往来观望才明真,姑娘还是自己去中原看看,到时候姑娘就会有答案了。”

说完慕容复便快速的走了,只留下绿衫宫女一人眺望着远方。

慕容复往南走有几里路,便看到一行人马。

一跃,来到众人面前,举起长剑。

“把阿朱交出来!”

一行人自然是萧大侠一行人。

萧大侠原名萧远山。

萧远山哈哈一笑。

“你竟敢来找我?要不是大王让我迅速回去,老夫必然让你有去无回。”

“别废话,将阿朱交出来!”

“慕容公子,老夫也不不瞒你,那个女孩正在我大辽境界内,你要是有胆量,就来南院王府!”

“你!”

萧远山说完便仰天长啸,骑着马领着一行人走了。

慕容复拿起一个石头,向萧远山弹去。

萧峰顿时从马上下来,然后不知道弹出一个什么东西,将石子弹回。

之后摇了摇头,上马走了。

待众人走了,慕容复眼睛一眯,在地上捡起乔峰所弹出的那个东西。

竟然是一个泥块,因刚才与石子相撞,泥块有些破损,漏出内部的东西。

将泥土清除干净,里面竟然藏了一张小纸。

“慕容公子,阿朱妹子一事莫要担心,萧某以性命起誓,必定保证阿朱妹子的性命,萧某听闻,西夏,大辽,对大宋虎视眈眈,今日一瞧,那个吐蕃也对大宋图谋不轨,萧某虽是契丹人,但自幼在大宋长大,不想看到宋国危难,宋人流离失所,希望慕容公子写信告诉大宋国君君。”

慕容复无奈一笑。

世间大侠,唯独乔峰一人,后来人无一似他!

有萧峰的承诺,慕容复自然是安心了。

确实如此,再加上他慕容家的势力,大宋此时国力衰微,又如何抵挡四方的势力?

…….

尽管大宋事先有了防备,可是西夏、大辽、吐蕃等四方势力的合围使得局势变得十分艰难。各方势力相互勾结,虎视眈眈地盯着大宋的疆土。

同时,加上大宋内部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官员腐败、民间生活困苦,国力不堪的大宋已无力应对外敌的进攻,短短三个月来丰州,麟州,府州等地已经沦陷。

此时大宋的一处的军帐内。

慕容复与虚竹对立而坐。

“报!”

一个身穿盔甲的将士慌慌张张冲进帐内。

他右手持枪,左手边只剩下空荡荡的衣袖。

鲜血不停的滴下,将地面染成血红色。

见到慕容复这人眼泪不禁流了下来。

“师傅我无能,西夏军队和一不知名的军队已经攻破了守关的关隘,已经临近陕北的地境。”

慕容复连忙起身,扶着他坐下。

“敌军有多少人?你可清楚?”

孙思远想了想,颤抖的说道:“只是五万之众,他们势如破竹,已经逐渐向内陆逼近。”

喘了口气,孙思远有说道:“师傅,你放心,等徒儿伤养好,还能行军打仗。”

“徒儿,莫要多想,你先好好休息。”

国难当头,孙思远毅然来到战线前方,保家卫国,建功立业。

身负重伤,却仍然坚强不屈。

可他才十六岁啊。

那日慕容复通信朝廷后,就一直住在西夏,三日后,西夏,大辽,吐蕃还有慕容家等几方势力一同共打大宋。

因为战争,慕容复见过不少勇猛善战的将士,却也亲眼目睹了无数的生离死别的场景,见惯了残破的村庄和哭泣的百姓。

就算慕容复武功高强,终究也抵挡不过几万人马,更何况还有不少他慕容家的人,他怎能痛下杀手?

慕容复从军帐里面出来,静静看着夕阳。

并为回头,也知道虚竹跟了出来。

“公主那边……。”

“慕容大哥,陛下总是以政事繁忙来推脱,就是刻意避开公主。”

银川公主选虚竹为驸马也是事出有因,当年天山童姥为躲避李秋水便逃到了西夏。

在冰窖里让虚竹破了戒,什么饮酒,什么吃肉,就连色戒同样给破了。

当时虚竹还问过童姥那个女人的名字,只是童姥并为告诉。

童姥一听闻西夏银川公主招选驸马,就让虚竹马不停蹄的赶来,就是因为如此。

银川公主招选驸马也是无奈之举,当年总以为那些事情是梦境,可是每次公主醒来又感觉那么真切,不得已就向天下选夫。

“明日我便去麟州一趟。”

虚竹闻言,你忙说道:“慕容大哥,这可不行,麟州现在已经沦陷,就算你武功高强,到了敌营,要想走也并非易事!”

慕容复沉默片刻,“我听闻家父就是在麟州建立了都城,成立南燕,我终究是他的儿子,定然是不能伤我性命的。”

“慕容大哥可……。”

“没什么可是,这场战争让太多无辜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这场战争…也该结束了。”

虚竹一怔,也就没有再继续劝着。

“好,那我就再去西夏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