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金色华年 > 第33章 开学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八月很快结束了,新学期开学了,校园里又响起了朗朗书声。

九月一号正式开学,小学一年级招收新生,家长们带着七八岁的小朋友到学校头一次上学,当时这里没有设幼儿园,新生直接进入一年级,在这里当老师真的辛苦,要给孩子们启蒙,这里的孩子真是一张白纸,什么也不懂,连从一数到十都得教,老师真的辛苦。不像现在的小朋友,四五岁相当于那时2三年级小学生的水平。现在的小朋友见多识广,不可同日而语。

开学典礼九月三日举行,大会由学校王主任主持。大会会场在学校的操场,会场主席台上横幅“开学典礼”四个大字苍劲有力,这是着名书法老师首夏老师的杰作,首夏老师一手漂亮的颜体毛笔字,是附近书法爱好者崇拜的对象。

九点大会正式开始,喇叭里循环放着红歌,大会由王主任主持!大会第一项,唱国歌!高音喇叭用唱片播放国歌,大家一起跟着唱。大会第二项,由学校李校长讲话,“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们又迎来了崭新的一学期,欢迎新老师,新同学在新的学期里努力工作认真学习,老师出业绩,学生出成绩,同学们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相互学习,相互关心,共同提高,……”校长讲话水平高,每一句话都激励着同学们,台下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同学们,必须努力认真学习,才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只有读好书才能干好革命工作,为国家作贡献,为人民作贡献……”校长讲完主任讲,主任讲完老师讲,老师讲完学生代表发言,后面紧接着是表彰去年成绩优秀的同学,给他们颂发了奖状以资鼓励。开学典礼的大会时间不长,一个半小时就结束了。这也是开学的第一课,主要的内容就是安全学习,学习安全,学雷锋做好事,等一系列的行为规范。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敢于同阶级敌人作斗争。当时的学风校风都是革命性的。

开学典礼结束以后,学校也就走上了正常的教学历程。

公社大院也在抓紧时间建设之中,建设场地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号子,呐喊声,脚步声响成一片,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瓦工班也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因为上一批瓦已经全部做了出来,这一批瓦又要紧锣旗鼓的抓紧时间生产,瓦片一定要在主体结构完成前全部做好,瓦片还包括供销社使用的,瓦工班,时间紧,任务重,有时一天还加班生产,当时没有电,就使用煤油灯。天加班两小时,本身就是一个比较辛苦的活,这样一来,工人们就更辛苦了。但是为了早日建成公社大院,大家也非常心甘情愿,也乐意加班。口号是“做毛主席的好战士,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这些豪言壮语,听起来就激动人心。

供销社的场地已经平整好,地基石完全做好了,墙工班组已经在开始筑墙了,两组人同时进行,泥巴就选择附近的黄泥地,黄泥地里泥巴很粘,颜色微黄,是做墙的好材料,大家抓紧时间干活,争取供销社百货商店早日开张,方便群众,服务群众。

大松这段时间在家也好玩,爷爷奶奶晒粮食,他就跟在爷爷奶奶后面转,有小鸡小鸭偷食粮食他也学会大人模样,驱赶小鸡小鸭,赶得鸡鸭团团转,大松笑得乐呵呵。

弟弟每天由奶奶背着,妈妈要去生产队地里劳动,有人挣工分是必须的。奶奶非常辛苦,背着弟弟带着大松,其实很辛苦的,一日三餐饭,负责喂猪和鸡鸭,同时还要照看兄弟两人。

幺姑是年轻人,每天忙里忙外,是很活泼的人。自从介绍了男朋友,每天也是高高兴兴的,进进出出都哼着歌儿,心情十分美丽。遇到同龄人也会聊聊自己的私房话。

水稻田己经空出来了,这些田必须翻耕把谷桩深埋泥里,自然腐烂,这样可以提高田的肥力,便于来年播种,可提高产量。一部分旱田己做好水沟,让土地沥干,等待秋种,种小麦或栽油菜,先整备好土地,播种时再做决定。

生产队里的活总是忙不完,养蚕室里秋蚕又上簇了,秋蚕数量还不少,也养了4张蚕种,上簇前蚕宝宝要食大量桑叶,这时队长又要安排人支援蚕房采摘桑叶,从其他组每组抽一人支援蚕房,幺姑也是支援人员,这段时间要帮助蚕房五六天时间,至少到了蚕宝宝全部上簇才回自己组里干活。

蚕宝宝吃桑叶的声音听起来就象落雨的声音,沙沙沙,沙沙沙响不停,一百多竹篇,从头喂到尾,是不停的添加桑叶,身体虽小,食量不少,剔完蚕沙(蚕粪)又继续增加桑叶,不能让老蚕饿着,蚕宝宝上簇前排出体内粪便,不再吃桑叶,身体变成透明,这表明蚕宝宝可以上簇了,人们把透明的蚕宝宝放在扎好的草笼上,让他在上面结茧。五六天后,所有的蚕宝宝都上完簇了,草龙上结满了银白色的蚕茧,蚕房也是丰收年。

今年蚕茧收了好几百斤,去了六个人卖蚕茧,要去日新茧站卖蚕茧,生产队安排了几个年轻的壮小伙,每人挑一大担,但是这个是轻量货,一大担也只有几十斤,相对来说比较轻松,这可是当年生产队的现金收入,算是数额比较大的。为了全款的安全,产检站就各生产队开一张支票,不给现金,由生产队的出纳员去当地信用社兑换现金。小伙子们,上街也不能白忙活啊!又安排他们去店里吃小面,这也算是奖励,街上小店里面条味道特别好,因为调料十足,火力更旺,味道更鲜,特别是川北的麻辣面,那是有名的小吃,有炖鸡面,香菇面,排骨面价格都一样,只是你需要加什么料,服务员都给你安排一碗面也就三毛钱,相当的划算。知道包子六分钱一个。三毛钱一碗的面条算是奢侈品。面好吃汤更好喝,小伙子们往往吃到一半的时候就要求服务员加面汤,这其实也是揩小店的油,算占小便宜吧。反正都是大山里走出来的,节约惯了,能省则省。生产队里也就给那么一点点待遇,也不能大吃大喝。出来散散心,转转街,也算不错的了,差不多有三个月没有上街了,出来走一走,透透气,那也算不错,上一次是另外几个人来卖蚕茧的年轻人们都想上街,队长只有安排他们轮流上。

他们去街上买了自己喜欢的小东西,钥匙扣,手帕,打火机,草帽等需要用的东西。便在街上走一走,逛一逛,从东头到西头,从南边到北边转一两圈也就回家了。回家的路更轻松,他们挑着空筐筐,一路哼着歌儿向前走,兴高采烈你追我赶的的往回跑,本来一个半小时的路,他们50分钟都走完了。年轻人真的是有活力呀。

中秋节也到了,又到月圆的时候了。中秋节也是走亲戚的节日,这一天,很多青年男女都要互相走动,男的到女的家里去做客,去拜访自己的岳父岳母,是川北人的历来风俗习惯,有亲戚自然要送礼物,一般的就是糍粑块,酒糖,面条三大件,是当时送礼的硬件,当时的川北人民没有说吃月饼一事,这是以后外面传进来的。农村人就地取材,就用糯米做大个大个的糍粑馍馍,糍粑味道非常好,保存时间也非常久,吃起来糯糯的,粘粘的,非常爽口。

大松胶今年过中秋节,客人也来了不少,大姑父,大姑,二姑父,二姑,还有准幺姑父也来了,他们都带上各自的礼物,有的还买了白酒,水果,也少不了水果糖,见到小孩子是要发糖的,不然情况非常尴尬。大松知道耐克了,也非常高兴,因为有糖果吃了,客人们也心领神会,见到大松就给他一把水果糖,小家伙高兴得合不拢嘴。把糖拿过去还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吃。这小家伙挺机灵的,也很聪明,知道心疼大人。

中秋节腊肉肯定没有了,但去街上事先买了新鲜肉,还杀了一只大公鸡,午餐也还是像模像样,青炒辣子鸡,青椒回锅肉,西红柿豆腐汤,油炸糍粑块,凉拌黄瓜,干煸四季豆,还有鲜笋炒肉,这在农村来说也算是一道比较丰盛的午餐,过节嘛,当然还是要搞好一点,又来了这么多客人,中午大家边喝酒边聊天,气氛很是热烈,有一种过节的感觉,在川北地区来说,一年有三个比较大的节日,春节,端午节,还有就是中秋节,其他的一些节日倒没有那么重要,这三个节日是要走亲戚的。走亲戚的目的当然就是礼尚往来,增加亲热程度,提高亲和力。有句俗话,亲戚越走越亲,不走就会变陌生。这是农耕文明的传统,因为大家身处农村,一年四季都比较忙,如果在重大节日之间不相互走动,那人都减少了交往的机会。吃饭期间大家各自聊了聊自己生产队的一些生产情况,今年的稻谷增收如何?每人分了多少斤稻子?储备粮留了多少?生产队蚕茧卖了多少?大家都了如指掌,这些都是关于老百姓自己切身利益的具体事情。大家都记在心上,有无数只眼睛盯着?是生产队那个时候的财务也是非常透明的,也没有什么贪污公款挪用公款一说,因为本来都穷,哪有什么公款可以挪用啊?但是人们也对自己的清白非常重视,不会为那一点蝇头小利玷污了自己的名声。当时的人们心地纯朴,绝对不自私自利,都有大公无私的思想,是任何时代的人们都无法与那个时代人的思想比拟的。

中秋节的下午,大家都不下地干活,放假半天,因为很多家里都有客人要来,所以生产队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做了生产调整,午饭后,一些人陪着客人到自己生产队到处转一转,走一走,看一看,也算是参观。当时的很多信息交流全都是走亲戚传递的,一般的人不会东走西窜。大部分人的活动范围都在自己一公里的范围内,自食其力,自产自销,自力更生,那个时候的农村基本都是小农经济。没有一丁点工业基础,大家全靠地理的庄稼过活日子!对不允许一寸土地荒废,能多播一定多播,有寸见缝插针!粮食就是硬道理!

时刻里传来叮叮当当的响声,石匠师傅们还在不停地开采石头,为公社大院的后期辅助工程做准备,段时间公社购买了两辆首班车,大家基本不用人括石头,手板车搬运石头,那就轻松多了,四个人抬变成了两个人推,两个人拉轻轻松松就搞定了,过桥上坡的时候还是非常吃力,这时候大伙儿就聚集在一起,一个一个的完成任务,大家互相帮助,互相照顾,这也显示出了在这个集体生活大家庭中,互相友爱,互助团结的风范!

中秋节的夜晚,皓月当空,一轮圆月高挂天上,又大又圆,人们坐在院坝里,欣赏着美丽的月亮,饮着香甜的美酒,吃着软糯的糍粑,聊着今年的丰收,描绘未来的蓝图,畅想美好的明天。花前月下也不过如此,多么明亮的月光,多么美好的夜晚。

又是一年中秋日,家家户户团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