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胶园,版纳知青岁月 > 第一百三十三章 最后的倾诉(9)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三十三章 最后的倾诉(9)

龙小鹰快步跑下楼,刚跑进院子就听见这位局长站在二楼走廊喊道,“等等!快回来。”

龙小鹰赶快跑回去,着急地问,“还有什么事?”

“我要到外面开会去了。”局长对龙小鹰说道,“为了保险起见我还要给你一样东西,他不是想看入学通知书吗,我现在就给你,他要你就拿给他看。”

局长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个牛皮纸信封,龙小鹰看见信封上用红笔画着个醒目的方框,框里写着“不得替换!”四个大字。

龙小鹰高兴的想,一定是我的入学通知书了。

局长从神密信封里抽出张纸看了一眼,撕了张信纸,写了几行字。写好后,拿出油墨和图章,盖上印鉴,吹了吹油迹,摆在一旁。

时间不等人,看他磨磨蹭蹭,把龙小鹰急得不行。

局长拉开另一个抽屉找到个信封,把盖了章的纸折叠起来装进信封,没有封口就递给龙小鹰。“这就是你的入学通知书,自己收好,带到学校报到时用。”

“入学通知书?”龙小鹰心想夏莲猜错了,为转户口局长临时写个入学通知书,肯定是在当地学校读书了,不过有书读就行,接过信封感激地说,“谢谢!等办完事我再来向你汇报。”

“回来你就找不到我啦。事情办成后就不用再来了,这里的手续已经办完,带着户口迁移证明赶快去读书。”

“谢谢!太感谢啦!”龙小鹰转身跑出门去。

封了口的信封是交给胖局长的,另一个没封口的是给自己的,里面是入学通知书,应该是可以看的。龙小鹰把没封口的信封打开,取出盖着鲜红大印的信纸,顿时心花怒放,上面写着。

北方大学招生办公室:

兹介绍我州一九七五年度大学招生录取新生龙小鹰同志前来你校报到。请予办理入学手续。

西双版纳州招办

果真被夏莲猜中!远走高飞,到北方去读书。

从中午到现在一直在跑,酷热烈日下晒了一整天,嗓子发干没喝到一口水,但是还得再跑。看了这封信,如果那个顽固不化的公安局长打死也不办理,转不了户口,美好希望就会变成泡影。

下午太阳火辣,边境小镇的灰土路上既没有车辆,也没有行人,只有两个老人躲在路旁大榕树下,就着一碟花生米喝酒。前一趟路过时就看到他们了,可能是中午的酒喝到现在。为了避免跑步扬起的灰尘影响到他们,接近摆酒的小桌子时,龙小鹰刻意放轻脚步,放慢了奔跑速度。

“又来了。”一位老人说道。

“是个知青。”另一位老人惋惜地说。

“唉——年纪轻轻,怪可怜的。”

这是什么话啊?龙小鹰回头看了看身后,黄土路上空无一人,看来是说自己了。

从工地下来,破背心沾满红土,裤子也是补丁摞补丁穿得皱皱巴巴,头发又长,乘拖拉机一路上搞得灰头土脸。看到这样的人物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在毒辣太阳下跑过来、跑过去,不被认为是疯子才怪。

满身大汗跑到公安局,把文教局封着口的信件递给那位不让转户口的领导,这位领导看完信,二话没说,马上吩咐手下人来办理这事。

转眼之间户口迁移证明就递到手上,拿到户口和文教局的介绍信,已经可以离开农场去读书了。

一动不动在边疆呆了近七年,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劳动,才几个小时,命运就发生了惊天大逆转!整件事就像是一个谜?龙小鹰实在弄不明白,平常连想都不敢想也不可能做到的事,顷刻之间就变得如此轻松容易。这种怪事,只有神仙才知道。

事情办完,龙小鹰跑回文教局去感谢局长,办公室房门紧闭,过道上连个人影都不见了。还好得到命运眷顾,抓紧时间办完大事。

在文教局大门口等了一会儿,拖拉机来了,驾驶员也帮忙办好了粮食关系。一切手续就绪,太阳也快落山了,两人就忙着往回赶。

第二天清晨,龙小鹰提着旅行袋准备离开连队去上大学了。

正要出工的人们都围拢过来,带着羡慕的目光给他送行。“小鹰,再见了!祝你一帆风顺。”

老米涛、陈贵德、木波、小黑子都围在身边给他道别,身边是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

“谢谢!谢谢!” 龙小鹰与他们一一握手道别。

朱国明挤上前拉住龙小鹰的手说道,“祝贺你达到目的,明年我来考你上的大学,咱们又会成为校友,到那时咱们还是好朋友。”

“那当然,大家都是我离不开的好朋友。”龙小鹰对身边的人说道,“需要什么尽管来信,一定办到。”

李队长说道,“客套话就不说了,我只说一句话,你是个能干的人,这一走,或许就不会再回来,但记得一定要来看我们。”

“一定。”龙小鹰紧紧握住李队长的手。

看着周围满脸带笑的战友、看着朝夕相处的伙伴、看着韩红铃脸上露出来的复杂情感,龙小鹰心里不免涌起一股哀伤。

来的时候热热闹闹,大家走的是同一条道,看着别人离开时,却不知道自己将走向何方?

与同伴们告别后,龙小鹰走小路来到卫生所,夏莲和小兰把他送到分场大门口搭车。

命运变化实在太快,许多事请来不及安排就要分别,龙小鹰抓住夏莲的手说道,“我这一走,可能要三年后才能见面。”

“不一定,明年我就会来找你。”

“你的命算得很准,我相信会是这样。”

“现在我才明白,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还有更为思念的人。”

“你别说得我都不想走了。”

“夏莲说得对。”小兰说道,“大家互相帮助在一起这么些年,天天见面不觉得,现在要分别了,就连我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就像马上就要丢失一件珍贵东西似的。”

龙小鹰对小兰说道,“感谢你这么多年来对我们的照顾,多少次有伤有病都有你在身边陪伴,你为我们付出的实在太多。我要走了,但是最后还要委托你办件事,今后照顾夏莲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你就放心去吧。”小兰依偎着夏莲说道,“我可以帮你看好她,不让她跑掉。”

“车来了,可以上车了。”前来送行的郭春子走过来说道。

“等等。”离别得太突然,有很多心里话想说,龙小鹰从书包里掏出笔记本,在其中一页飞快写下几行字,撕下来递给夏莲。“留句话给你。”

龙小鹰转身爬上卡车,向前来送行的人们挥挥手说道,“再见了!”

“保重!一路顺风。”

汽车上路了,站在颠簸的车箱里,与目送他的恋人越来越远、与休戚与共的战友们越来越远、与这片熟悉的土地越来越远。

女作家伊萨克?迪内森在《走出非洲》里的描述浮现眼前:在那之前,我一直是其中一部份,大地干旱,我就感到自己发烧;草原鲜花怒放,我就感到自己披上新的盛装。而这会儿,大地从我这里分开,往后退着,以便我能看得更清晰、看到它的全貌。

朝阳初升,南岳河水面金光闪闪,一群欢笑的割胶女工挑着装满洁白胶乳的桶走出胶林。这片郁郁葱葱的橡胶林啊,不知道浸透了多少人的心血和汗水?有罗震江的、有严国定的、有李银珍、梁春雪、刘东海、龚丹萍、王辰盛、韩红伟、李刚、夏莲、小兰和自己的。

与来时不同的是,再次踏上新的征程,困惑和迷惘已经烟消云散,眼前程现的却是一幅壮丽的人生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