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轮回:白月光活着不容易 > 第1章 功名半纸,风雪千山,与我共携手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章 功名半纸,风雪千山,与我共携手1

向府宅院内,一道尖利的嗓音从前院传出,整座府邸熙熙攘攘热闹起来。

长乐院内却并未被热闹打扰,依旧安静宁和。

丫鬟惜春小心提着茶壶进来换水,茶壶磕碰到桌子上,没有发出一点声响。

向月清慵懒靠在软榻上,纤细手指懒懒翻动书页,声线婉转:“惜春,前院发生了何事?”

她久未开口,声音里带着一点哑,如同钩子一般蹿入惜春耳里。

惜春斟了杯茶,捧到向月清面前,低头恭敬道:“小姐喝杯茶润润嗓。”

她不敢抬头,怕看见小姐那张绝美的脸又控制不住手抖将茶倾倒。

随后她解释道:“宫里来人了。”

向月清直起身,接过茶浅浅抿了一口又递还回去,微微皱眉:“皇帝的人?”

惜春接过茶杯,摇头:“奴婢不知。”

纤细手指无意识卷动书页,向月清垂眸等待片刻,道:“向一。”

有一身影悄无声息出现在屏风前,低声道:“小姐。”

“是宫里的大太监,李公公,皇上的人。”

向月清微微眯眼,点了点头。

向一准备重新隐回暗处时,又听见向月清开口,温柔婉约的声音如玉石落地:“向二什么时候回来?”

向二,替向月清游走于外邦生意场上的人。

向一道:“还有三日。”

向月清再次点头:“让他回来后立马来见我。”

“是。”

向一静默片刻,没等到下一个指令,悄然退下。

向月清下榻,丝绸罗袜包住小脚,她动作不紧不慢,缓缓穿上鞋站起身,淡淡道:“惜春,且随我去看看。”

惜春将茶杯放下,才敢抬头看向她家小姐,视线落在她脸上的一刻,还是忍不住恍神了片刻。

向月清走到她身边,伸手戳了戳她额头,轻笑:“傻惜春,何时看到我才不会傻眼?”

向月清向来知道自己漂亮,也很会利用这种优势。

但惜春从她小时便陪着她,都看了这么多年,怎地还未习惯?

惜春恍然回神,赫然道:“小姐,老爷说您就在长乐院内待着,哪也别去。”

向月清脚步一顿,有些诧异:“宫里来人,父亲也敢让我称病?”

惜春眨眨眼,不敢说话。

她也不明白老爷对小姐的保护怎么如此严密,从不让小姐见外人。

更别提什么宴会聚会了,小姐从未参加过。

不过小姐也不是只能呆在这后宅,不论小姐要做什么,老爷都是支持的,甚至将家族里大半的产业交给了小姐管理。

小姐也争气,如今向家蒸蒸日上,盘踞禹朝大半个商业离不开小姐的功劳。

向月清叹了口气,脚步一转,往书房的方向走。

她说:“既然如此,那便不去吧。不然让人见着我这容光焕发的样子,不知道得怎么开罪于父亲。”

她在心底又叹了口气,叹息于向父对她的保护。

但等向家真被招揽,那些宴会他哪里还推得掉。

向府如今是京城最富有的富商,财富抵得上半个国库,产业遍布半个禹朝,向月清甚至将生意做到了外邦。

皇家反应过来之时,想要打压已然来不及,只得招揽。

只是如今朝堂上可乱得很,人人都想吞下向家这一口大肉。

先帝驾崩时幼帝才八岁,稀里糊涂坐上了皇位,由年长他七岁的长姐淮安长公主和先帝胞弟宸王为摄政王共理朝政。

又八年过去,如今幼帝已然长大。

朝堂上,幼帝、长公主和摄政王三方鼎立,摄政王已显颓势。

就看幼帝与长公主谁能脱颖而出了。

向月清抬步朝书房走去,将知道的消息在脑海中过了一遍,思考着向家该何去何从。

晚间。

向月清与向父向殊一同用餐。

向家向来有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向月清并未急着开口。

等向殊放下碗,向月清已经等了一会了。

她才不紧不慢地开口:“父亲,听说今日宫里来人了,不知是……?”

向殊拿着帕子擦嘴,知道瞒不过她,有些无奈:“李公公。”

“皇帝的人。”

向月清点点头,指尖轻点桌面,似不经意般说:“没想到是当今圣上先沉不住气,女儿还以为会是摄政王先找您。”

向殊诧异地看了她一眼。

他抬手示意下人收拾桌子,带着向月清往书房走。

等进了书房,他从暗格中掏出一份书信。

“这是前两天出现在我房中的,”他将信递给向月清,说:“是摄政王。”

向月清接过,一目十行看了下去。

思索片刻,半晌才再次开口:“父亲以为如何?”

向殊脸上神情有些苦大仇深:“朝堂上的事我一个商人哪懂。”

他将书信放回暗格,抬眸看向向月清:“月月你懂得多,你认为呢?”

向殊从来不拘着向月清学女红学琴棋书画,见向月清对三书六经、朝政之事感兴趣,便请了有名的老师来教她。

虽女子不能入朝堂,但向月清以向家酒楼为据点,情报网遍布半个禹朝,于官场上的事不说十分了解,至少也是知情的。

向月清沉吟片刻,道:“女儿属意于长公主,不过且容女儿再观察观察。”

向殊了然,只是内心还是有些担忧。

他叹道:这朝堂诡波云谲,向家岌岌可危啊。

向殊对钱财从来都不太看中,他更看重的是向月清。

能想到向家产业做到如今这地步,靠得不是他的聪明才智,而是他女儿的聪慧过人呢。

向家当初也只算是比较有名的富商,成长为如今的庞然大物,靠得是向月清独到的眼光和过人的胆识。

大家都避之不及的外邦,也只有她胆子大到敢与之建立紧密的合作了。

等向月清离开后,向殊又提笔写下一封信,召来信鸽,将信放入信筒之中。

他振臂一挥,看着信鸽飞远,又看了眼长乐院的方向,到底有些忐忑。

但愿这恩情还有些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