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娘亲怎么会知道,万一我受委屈了呢。”永安忍不住的打断丞相夫人的话。

“你不会受委屈的,就凭世子对你的爱,你就不会委屈。”

永安有些不解和疑惑,纵然她知道顾烨泽有多么爱自己,也不会让自己受委屈。

可是自家娘亲怎么会这么肯定呢。

丞相夫人摸了摸永安的头。

“在大军返京时,你的噩耗传来,他用军功斩钉截铁的要换你和他的赐婚圣旨。

那一日他当初你父亲和我的面,还有皇上和皇后娘娘以及战王妃,说出非你不娶的话。

我就知道,我的女儿好像想除了他,可能再也找不到一个如他这般的人了。”

永安和丞相夫人聊了很多,也想了很多。

天顺二十五年三月的京城热闹非凡。

永安早早的就被拉了起来,沐浴焚香,开面,坐到铜镜前,换上嫁衣。

丞相夫人立于永安身拿着梳子。

全福嬷嬷在一边喝唱“请夫人为郡主为妆奁礼。”

“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

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再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

二梳梳到尾,比翼共双飞;三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有头又有尾,此生共富贵。”

“太后娘娘驾到。”

“参见太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都起来吧。”太后径直走到永安身边。

“太后娘娘。”永安身着婚服,不便起身。

这一声太后没应。

“皇祖母。”

“唉,祖母为你梳发,可好。”太后笑容满面。

“永安何德何能…”永安的话还未说完,就被太后打断。“哀家说能,你就能。

太后从丞相夫人的手中接过梳子,梳发挽发,将头发全部挽起,带上凤冠霞披璎珞垂旒。

“太后娘娘的手真巧。”丞相夫人恭贺了一句。

“夫人的不错,老身活了这么大年纪,第一次看见这么漂亮的新娘子,和这样的发髻。”全福嬷嬷也忍不住发出惊叹。

“世子爷已经到前厅了。”小丫环前来报。

“永安,哀家和你母亲先去前厅,你拿上扇子。太子来背你出阁。”太后将话交代一下,就和丞相夫人赶往前厅。

“请新娘出阁。”

永安拿着扇子,被全福嬷嬷待往门口。

“永安妹妹。”太子看着一身凤冠霞帔加身的永安,心里说不嫉妒是假的,他怎么能不嫉妒,太子一瞬间的收敛情绪,又恢复成平时那个温文尔雅的太子。“我送你出阁。”

“谢太子表兄。”永安趴着太子的背上。

太子的步伐一如小时候那般稳重,将她背的稳稳的“永安,如果他让受委屈了,不要忍让,我一直都在,回来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忍。”

“好。”

从闺阁中走到前厅的这段路,好像很短很短。

太子轻轻放下背上的人,“表兄就送你到这了。”

永安缓缓走进去,只见大厅里都在等她。

顾烨泽看着走过来的人,今后他们就是相伴一生的人了,他努力了这么久终于与她并排站在一起。

“世子今后我就将我的掌上明珠交给你了,你要爱她护她珍惜她。她在家里被宠坏了,不要让她受委屈。”丞相看着一身火红嫁衣的女儿,满眼都是不舍。

“岳父大人放心,顾烨泽当着您和岳母、祖父、太后娘娘的面起誓从今以后,只会有这一妻,也只能有这一个妻子,绝不会让她受委屈。”顾烨泽郑重的说道。

“那就好。”

“歌儿出嫁后你将为人妻为人母,不要像以前那样任性,要孝敬长辈,体谅夫君”

“女儿知晓,请母亲放心。”

“阿烨别的哀家也就不说了,你虽然也是哀家看着长大的孩子,可是哀家要告诉你的是,永安是我皇家盛宠的姑娘,是万万不能受委屈的。”

“阿烨知道,郡主在丞相府是如何到我战王府依旧是如何,也请在坐的做个见证,日后若是郡主在我战王府受了委屈,顾烨泽任丞相府和皇家处置。”

“请郡主拜别父母。”

永安往前走了两步,缓缓跪下。“女儿拜别父母”

全福嬷嬷再一旁喝唱。“一拜父母生育情,情深似海伴儿行;再拜父母养育恩,恩重如山记在心;三拜父母身体好,寿比南山永不老。”

丞相拿起盖头,为女儿盖上。“走吧!”

顾烨泽再前走,喜嬷嬷在后扶着永安跟在其后,出了丞相府,压低花轿,永安进入花轿。

“起轿。”

三书六礼,三媒六聘,八抬大轿,十里红妆,凤冠霞帔,明媒正娶,她嫁于他。

顾烨泽骑着高头大马,往后面的花椒看了一眼。他念了十年的姑娘如今就坐在花轿上,即将要成为他的妻。

京城大街小巷之人早就得知今日是战王世子---顾烨泽成亲的大日子,娶得那是当朝丞相顾宇宸之女永安郡主,自幼便有才女之称,容颜倾城姿色,京城百姓许多人早已见过郡主的花容月貌。

永安郡主一个女孩之身,当年义无反顾的前往边疆,才有了现在他们的平安喜乐。

一大早,京城大街小巷都已经自发挂上了红灯笼,京城百姓发自内心的为永安郡主感到高兴。

他们满怀喜色静静等待迎亲队伍。路过京城外地人看到热闹便也凑了上来,一同张望着,且发问“今日京城那是如何,怎的如此热闹喜庆。”

“今日是我们永安郡主嫁于战王世子的大喜之日,战王府更是为了这种喜事在京城各大酒楼,都订了一个月的酒席。”

百姓解释一句话,便不再开口说话,静静的等待着迎亲的队伍。

不谙世事的天真孩童人群中穿梭,不停的奔跑着,口中传来如银铃般的笑声。母亲在后面追赶着,还不断嘱咐着“小心一些,别摔倒了。”

女子的话音刚落,孩子便被看热闹的路人的脚给绊了一跤,摔在了地下,孩子不哭不闹,女子心里咯噔的一下,赶忙上前扶起孩童。

正当女子要教育孩童之时却见人群涌动,开始聒噪不安。只听远处敲敲打打的声音响起,不知何人传来一声“来了来了,迎亲队伍来了!街上的人快闪开些!”

远远地,一整队火红的人影渐渐清晰,像是天边的朝霞,一点点晕开,不断扩大,再靠近,照的人脸上眼睛里都是一派喜庆之色。

队伍里的乐队,手里持着喇叭唢呐,铜锣皮鼓。吹吹打打,一声比一声响亮。

一曲《龙凤呈祥》让周边的少女面似桃花,幻想着自己一身火红的嫁衣与心爱之人成亲的日子,让相扶相持的携手走过一生的白发夫妻想起好似自己与身边之人共结连理当时也是如此的热闹。

京城百姓翘首踮足,只为看到这场绝世仅有十里红妆热闹非凡的盛大婚礼。

他顾烨泽一袭红袍加身,腰间围着镶嵌玉石的缎带,头戴红锦玉冠,漆黑的长发高高束缚在红冠之中。整整齐齐。

棱角分明的五官,剑眉凤目,鼻正唇薄,一双朗星寒光眼一面叫人不敢直视一面叫人忍不住窥视,叫多少观望的女子羞红了脸。

随着队伍徐徐前行,便见到由十六人齐抬、四角缀着雪白珍珠的火红色的轿子,装饰着金色的花边和流苏,显得格外华丽。

百姓瞠目结舌,这顶轿子是要花多少钱啊,不愧是皇家盛宠的郡主。

紧跟着轿子后面的还有护送二百五十六抬的嫁妆的家丁和保护队伍的士兵。

碰见这场面的外乡人忍不住的说“啧啧,真不愧是大户人家娶亲啊。”

“看你这样子肯定不是京城本地人吧?这哪里只是大户人家。”旁边的人见他不明所以,激动的解释道“这可是战王府和丞相之间姻亲!”

“哦?这新郎官长得倒是极为刚毅俊俏,就不知道那么华丽的轿子里坐的新娘子怎么样。”一边问着一边不窜眼珠的盯着迎亲队伍里,刚刚走近的花轿。

“永安郡主长得可是国色天香,倾国倾城。而且皇上待她跟公主一样,你看,”说话的人指着不远处一长排的嫁妆队伍道“那二百五十六抬嫁妆,皇上钦赐的一百二十八抬,珍贵着呢。”

外乡人吃惊的张开嘴巴,接着又恢复正常,白了身边人一眼,不屑道“你说那么多,你亲眼见过那嫁妆啊。”

“我倒是没那福气......”方才的气焰灭了不少。“京城人人皆知永安郡主和战王世子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一阵清风吹来,轿窗方帘微微卷起,方才的话飘进轿中眉眼如画的女子的耳朵里,永安俏唇弯起笑靥,嘴角边的脸上荡出一层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