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胡闹!都尉大人事务繁忙,怎么会来见你这个小子。”顾远眉头皱起,脸上浮现一丝不悦,相较于其他人,他已经客气得多了,谁知道后者却不自知,竟然还大言不惭地要见郑严。

瑜天却懒得废话,从怀中摸出一块牌子,两指宽的汉白玉牌,被他随意地朝前丢出去。

汉白玉牌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精准地到了顾远身前,后者下意识地伸手接住。

这绝对是最极品的玉石,入手光滑温润,阳光下散发若有若无的微光,玉牌正面用隶书写着令字,周边雕刻舞龙飞凤,栩栩如生。

顾远脸色大变,此种材质的玉石,光是边角料都抵得上他十年俸禄,故此,能够持有此令牌的人,放眼整个洛阳都不会超过五指之数!

我的妈呀!在自己前的到底是哪方权贵啊!该不会是传闻中的那位吧……

顾远直觉天旋地转,脑袋晕乎乎的,很快清醒过来后,慌忙下马,也顾不上脸面,直接匍匐在地,呈跪拜状。

“小人不知大人来临,还望大人恕罪。”顾远满脸惶恐。

见到自家上司都这样了,其余衙役很快反应,也齐刷刷地跪倒一大片,远远望去,此时长宁街上黑压压的跪了上百人。

甘钰小嘴微张,成了一个可爱的“o”形,素手掩嘴,秋水明眸中满满的惊讶。

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身前这个看起来比自己大上几岁的年轻人,竟然会有如此大的权势。

“你现在知道我是谁了?”瑜天含笑说道,嘴角尽是嘲弄之意。

顾远重重点头,随后双手阵阵颤抖着,将那块令牌小心翼翼地捧起,送到了瑜天面前。

顾远跪拜在地,两手高举,头仍低着,不敢直视面前人的面孔。

见状,瑜天轻轻晃了下头,淡淡地说道:“立刻叫郑严来见我。”

“喏。”

顾远领了命,可却不敢起身,只因为那块要命的令牌仍在手掌中,瑜天却是连瞧都不瞧,令他进退两难。

这块令牌事关重大,毫不夸张地说,单凭这块两指宽的令牌,调动洛阳内部几千御林军不成问题。

正因如此,顾远才不敢大意,在瑜天接过令牌前,他丝毫不能妄动。

有意晾了他一会儿,眼看顾远双手酸痛难耐,即将支撑不住之际,瑜天才伸手接过令牌,同时笑吟吟地道:“此前我说一炷香的时间,现在还剩十之一二,若是不能及时见到郑严,后果你清楚的。”

放下酸痛的手臂,顾远立刻上了马,朝着身后方向狂奔,心中暗自发怵,这果然是传说中的那位大人,洛阳的实际控权者,瑜司空!

顾远离去,骑马狂奔,身影很快就消失在街角。

甘文甘武兄弟相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目光中看出了浓浓的震惊,能这么轻易地将那郑都尉招呼而来,此人在洛阳绝对权势滔天!

震惊归震惊,两兄弟却都识趣儿的没开口,默默站在身后,心中盘算着日后的打算,先前瑜天所说的话,他们可都还记得。

两位兄长不说话,可年龄最小的甘钰却好奇地凑过来,一双大眼睛来回在其身上打量,而后轻轻问道:“喂,他们这么怕你,你身后的家族一定很厉害。”

听到这话,瑜天有些哭笑不得,他在三国中是属于凭空出现的,哪儿来得家族一说。

不过他也有些懒得解释,只是不置可否地耸耸肩。

很快,顾远便带着东城都尉郑严来到了他面前,两人急匆匆地,郑严脸上满是严肃,虽然还未见面,可额头上已经冒出冷汗。

事情的经过他都听说了,很明显,全都是那个张纪不知死活,平日里仗着自己这层关系,在长宁街作威作福。

那小子被杀就被杀了,也没什么,毕竟就是个无关紧要的小人物,可若是因为此事惹得司空不满,那恐怕死得就不单单是张纪了。

只见还隔着老远,郑严就下马来,对着瑜天行大礼,本来汉朝的礼仪就很多,除了天子外,其他相应职位都有不同的礼数。

郑严年纪不小,一套礼仪下来,已然是气喘吁吁,跪在瑜天面前,恭声道:“都尉郑严,见过司空大人!”

此话一出,那兄妹三人宛若石化,尤其是甘钰,刚才还好奇地用手去摆弄瑜天衣袖上的佩绶,听到郑严的话后,立刻如触电般缩缩手。

“地上的人你可识得。”瑜天略微沉吟,而后沉声问道。

闻言,郑严脸色猛地一僵,心中暗骂那张纪贪财好色,为他惹麻烦。

脸庞略微抽搐了下,郑严随即装作痛心疾首的样子,说道:“此人乃是我正妻张氏的弟弟,平日里我就多次教训他,叫他为官应恪尽职守,清高风正,谁知道这厮不停劝说,今日竟然还在司空面前出言不逊,实在是死不足惜。”

瑜天满脸戏谑道:“你这人真有意思,三言两语就将自己罪责推得干干净净,真当我是傻瓜了?”

听到这话,郑严立马吓得趴在地上,瑟瑟发抖,语气极为惶恐道:“小人不敢,此子飞扬跋扈,与小人脱不了干系,小人有罪!”

“不,有罪的不是你,而是我。”瑜天缓缓地吐出一口气,“能让你们这种人在洛阳为官,我有罪。”

瑜天忽然意识到一件事,那就是在东汉,百姓还不能够监督官吏,能够监督官吏只有官吏,所以官官相护的事件才屡见不鲜。

“我也不为难你,明日你自去太常卿府上递交辞呈。洛阳官场的这股风气,是时候要整改了。”瑜天淡淡地道。

郑严脸上一阵青一阵白,他实在是没想到,瑜天竟然会剥夺了他的官职,纵使心中不情愿,也只得低声答应,否则等待他的可就不只是贬为白身这么简单了。

“好了,现在带着你的人滚吧。”瑜天接着说道。

见他三言两语就有如此威势,三兄妹现在是确信了他的身份。

“在下眼拙,没能瞧出司空真容来,此前说话多有得罪,还望恕罪。”甘文转身抱拳道。

瑜天笑着摆摆手,轻声道:“不碍事,我不显露身份,就是想看看洛阳城的官吏是如何断案的。”

“之前我答应过你们的,我会为你们在洛阳谋个差事,说话算话。”瑜天略微沉吟。

“真的,真的?”钰儿凑过来问道。

甘文见状,立马将她拉回来,附耳低声说了些话,然后才抱拳称谢。

这两兄弟的本事一般,瑜天思来想去,便只好随便安排了些不算重要的差事。

……

夏去冬来,很快就又来到了年关。

前些日子戏志才来信,说西凉的大部分事务都已经搞定,原本西凉诸侯共有三位,分别是马腾,韩遂,以及李傕,现在马腾已经投靠了瑜天,又加上瑜天派遣的青龙军相助,仅仅大半年的时间,便已经将长安收复了。

现在整个西凉中,韩遂和李傕已经被逼到了最西面的天水城,其余各地近乎全都被戏志才掌控。

将戏志才的信件随手扔在书案上,瑜天不由轻轻叹了口气,说来奇怪,虽然那二货在身边时总是耍贱卖萌,可这些日子不在身边,还真的是怪想念的。

不过,最多用不了半年,想必那厮就能平定西凉,届时他就坐拥两京及西凉,他日从武都出兵取汉中也并非难事。

现在中原地区短时间应该不会再发动战事了,毕竟不管是瑜天,还是曹操袁术,都在近几年中发动了太多战役,也是时候要养养兵了。

毕竟大家都不是傻子,若是在这时候肆意攻伐,不仅徒劳无功,更重要的是,相较于天下其他诸侯来说是对自己的削弱。

逼近年关,袁绍与公孙瓒的战争也停了下来,进入到短暂的休战期,虽然公孙瓒对外宣布,两方势力不相上下,可明眼人都看得出,公孙瓒要支撑不住了。

这可并不是个好消息,因为一旦公孙瓒战败,那么袁绍就将坐拥青幽并冀四个州,实力将会突飞猛进。

届时等其恢复过来,一定会再度攻伐中原。

所以,这对于身在兖州的曹操来讲,这一年的时间实在是如坐针毡,毕竟若是袁绍出兵的话,那么他的兖州和徐州便会首当其冲。

因此,此前趁着袁绍和公孙瓒打得不可开交,曹操便是组建了五万大军,趁其不备竟然攻占了北海。

对此袁绍勃然大怒,却是无心再分兵出来,再加上麾下谋士的齐齐劝说,他只好忍下这口气,转而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公孙瓒身上。

“夫君,门外太常卿等人拜见。”蔡琰莲步微移,凑到瑜天耳边小声道。

“让他们都进来吧。”瑜天伸了个懒腰,每年都会有类似于年会集会,今年他都快要忘了这茬儿了。

“让他们都进来吧。”瑜天含笑说道,同时右手轻轻地拍了下蔡琰的后背。

很快,暖炉旁很快就挤满了人,今年又增添了好几个新面孔,不过可惜的是戏志才不在。

窗外飘着鹅毛大雪,你坐在暖炉旁,有心爱的女人为你烫酒,身边是群对你忠心耿耿的手下,这样的日子的确很惬意,惬意得令人想要眯眼睡觉。

“大家想说啥就说,畅所欲言。”瑜天慢悠悠地说道。

第一个开口的是太常卿贾诩。

“主公,今年的粮食产量比起去年来,已经逐渐达到了饱和,洛阳周边能耕的地,都已经被流民开垦。”贾诩兴高采烈地说道。

瑜天听后略微点点头。

不错,在这个乱世中,只要手中有粮,那么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兵力,这几年他只想好好囤粮,以备将来不时之需。

“主公,今年又有诸多才俊参加两试,其中通过者为一百八十三人,我已经在考察结束后,给予其相应的差事。”贾诩再次开口道。

此前瑜天大力推广春秋两试,其本意只是给天下寒门学子一个机会,谁成想,许多士族子弟也跟着应试,每年参与者都多达上千人。

毕竟洛阳及周边地区已经渐渐安定下来,而安定下来后,最需要的肯定就是能够治理的人才。

所以,在招贤聚才方面,瑜天从不手软,金钱大把大把地往外掏。

“主公,我们目前已经有青龙玄武军团各六万人,另外朱雀军团七万余人,以及白虎军团八万精兵,实力可谓大增啊。”郭嘉兴奋地搓搓手。

这个时候屯田令附带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被屯田令带动的流民中,有不少人都选择从军,所以,瑜天才会有如此多的兵士。

再看看兖州汝南等地,曹操和袁术虽然也开始效仿屯田令,可为时已晚,毕竟这几年间有太多的流民来到了洛阳和许昌。

现在瑜天的四大军团,青龙军团随着戏志才征讨西凉,玄武军则坐镇洛阳,用来调动补充军力,白虎军团则在张辽带领下,驻扎在陈留郡,震慑兖州的曹操,最后的朱雀军团,分别驻扎在许昌和宛城,以图豫州。

这还没算上马腾的几万人马,总得来说,目前在中原地区,论实力,瑜天绝对是最强的,手下大军不下二十五万。

“虽然我们现在很强没错,可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袁术等人或许不足为虑,可是兖州的曹操,我们必须要给予重视。”瑜天轻声道。

不管是任何时候,瑜天都不会忘掉曹操这个大敌,原因无他,曹老板在三国中实在是个狠人,能够凭一己之力统一北方,若不是在赤壁遭逢大败,恐怕三国就被他统一了。

说起来,瑜天却不担心赤壁一事,因为他从来都没想过南下,反而是打算取下襄阳后就此收手,而后兵出汉中,由西至东攻取南方。

这样做有好处,一来是不需要和孙坚等人在江畔交锋,二来呢,则是汉中张鲁和益州刘璋,实在不是能征善战的雄主。若是能从汉中出兵的话,会节省掉很多功夫。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要等待时机,取下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