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望着迎面而来的金丝楠木枕头,瑜天连躲都不躲,任由它砸在脸上。

“我实在想不通你我之间的仇恨从何而来,是因为董卓么?可董卓子嗣何其多,你父亲董皓也不过是其庶子,你们之间关系应该算不上亲近。”瑜天说。

“还有,董卓之死并不是我造成的,是他自己。杀死他的也不是我,而是这天下。祸乱朝纲,妄图自己专权天下,就算没有我,他也会死于他人之手。”瑜天接着道。

董白低头沉默了会儿。

瑜天见自己的话有了作用,忙又接着道:“总之,我不会杀你,也不会强迫你做不愿做的事。你一个小丫头,要到外面谋生机会不可能,不如就留在我这司空府。别用那种眼神看我,这几天的经历,你应该已经很清楚了吧。”

董白再次陷入短暂的沉默,似乎在考量瑜天的话是否可信。

瑜天耐心地看着她,等待后者的答复。

“你说得可否属实?”董白问。

“搞清楚状况啊,郡主大人,能不能别用那副傲娇的语气讲话,现在我才是强者。”瑜天轻笑道。

言外之意很简单,你没得选,不想饿死的话,只能留在这里。

董白轻咬嘴唇,而后重重地点头。

“我不会白接受你的恩惠,在府上我能帮忙做些杂活儿。”

瑜天轻轻点头,心中总算舒了口气,说到底,他还存有现代人的意识,不能眼睁睁见着董白在外面饿死。

“你休息吧。”瑜天丢下这句话后,转身头也不回地走了。

好家伙,一推开门,便见门口围了好几个年轻的丫鬟。见他出来,纷纷退去。

“啊,司空出来了。”

“想不到司空喜欢那种类型的。”

“口味倒其次,司空可有些快呢。”

瑜天满脸问号。

神特么有些快!

这些女人的脑子里都在想什么啊!?

第二日,清晨。

起得略微有点晚了,瑜天却也不在意,丝毫不着急地吃过早饭。又领着几个小厮,推着小车来到皇宫。

“诸位,早上好啊。”瑜天满面春风地进入正殿,诸位大臣明见他如此随意,心中虽然不悦,却不敢表现出来。

没见王司徒他们被抓了,到现在还没放出么?

“这……司空为何带了这么多书简来啊。”小皇帝心中不由犯怵,心说这不会是给我准备的吧。

瑜天指着一堆书简,笑容满面:“这些都是臣连夜拟好的法令(贾诩哭晕在厕所)。”

“这么多!都是法令?”

群臣们心中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此多的法令,怕不是要将洛阳的天给翻过来。

“臣恳请陛下,将这些法令一一推行。当然,陛下如有疑问的话,也可一一过目后再做断定。”瑜天笑着说道。

刘协不由咽了口唾沫,他现在连字都没认全,这么多的竹简,能让他忙到年底。

“哈,这个……司空办事儿,朕放心!朕就不过目了,全都交由司空吧。”刘协打着哈哈道。

这时,又有人站了出来。

“陛下,政令之事事关重大,不可朝令夕改,这么多的政令,不如交给微臣审阅吧。”黄琬严肃道。

“这……”刘协犹豫地看向了瑜天。

瑜天微微一笑,说道:“黄侍郎想要过目,自然没有问题,反正这些早晚都是要天下人知晓的。”

“陛下,不如就命黄侍郎,当着朝廷百官的面,一一大声念出来吧。”瑜天“好心”地建议道。

刘协心中犯了难,不过很快他就作出了决定,毕竟在这朝上最不能得罪的就是瑜天。

“那就按司空说得办吧。”

黄琬瞪眼看向瑜天,可后者故意仰起头,摆了个请的手势。

“念就念,我黄琬一生忠于汉室,岂会惧怕于你。”黄琬心中一横,随手抄起一个竹简,朗声道:

“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并天下,今我朝也应大推屯田之策。募四海之流民,开垦荒地,使用官牛者,官占六数,其余之四归民所有,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半。”

“屯田之民,可免除徭役。期数若满五年,则土地归民所有,勿需分官。”

念到这儿,黄琬满脸震惊,他从政二十载,自然能看出这些政令的作用。

现在洛阳城中,百姓们不仅家中没有余粮,每逢冬天都有人冻死。若是将这屯田令大加推广,至明年粮食的收成肯定不同凡响。

屯田令之前也有人推行过,之所以效果凡凡,一是朝廷强行下令,农民不得随意离开农田,二是征收赋税过重。

现在瑜天的最后补充的政令,凡满五年,土地归民所有,那广大农民还不争相加入屯田的队伍。

“司空之政令,的确不同凡响。”黄琬看向瑜天,眼中不乏赞许。

瑜天毫不在意,面带微笑:“黄侍郎继续。”

黄琬听后,又拿起一卷竹简,刚一见到里面文字,其面目表情不由僵硬。

“唯禀至公,以为取舍,即日起,废除孝廉、方正等入仕途径,凡天下男子,通过每年春秋两试者,方可入仕为官。入仕之路,唯此一条。”

瑜天笑眯眯地问道:“不知我这条政令如何啊?”

黄琬脸色难看起来,这条政令几乎是把天下士人的后路给堵死了,毕竟士人读书不能生财,唯有入仕。

现在这条政令一经颁发,那天下士族的利益,会被最大程度的受创。

想他黄琬,今日能站到这殿上,不也是因为其身为尚书令的曾祖父黄孙,还有太尉爷爷黄琼么?

他倒好说,已经成功入仕,甚至官拜光禄大夫。可他家族中还有好些小辈等他关照呢。

“司空,恕在下不敢苟同。”黄琬怒视。

“你同意与否不重要,全天下的寒门子弟同意就好。”瑜天面带嘲弄。

黄琬冷笑:“难道说这天下士人,还比不过几个寒门子弟么?”

几百年来,就没人敢打士族的主意,就连那董卓,再嚣张跋扈也是要拉拢这些士族。

瑜天眼瞳冰冷,忽地说道:“天下士人,十之八九,皆是酒囊饭袋之辈,既无才学也无德行,要之何用!寒门子弟,德行兼备,何不用之!”

“黄侍郎,请你不要挑战我的忍耐的极限,因为我的怒火,你承担不起!”瑜天冷笑。

黄琬纵使心有不甘,也能分得清形势,只能冷哼一声。

这些政令多达百条,待一一念完,已是正午。小皇帝听不懂,只觉昏昏欲睡,甚至躺在龙椅上睡着了。

可苦了黄琬与百官,站在殿中,腰也酸了,腿也麻了,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心也被惊得麻木了。

这些政令,无一不是惊世骇俗之言。

像什么修筑公共书院,免费教导孩子读书:建造公众医馆,聘请天下名医;去除诸多杂税,每年年底固定缴纳……

“陛下!这些政令还望您下令在洛阳城中推行!”瑜天高声道。

小皇帝被吓了一跳,揉揉眼睛,说道:“就按司空说得做,这些事务由司空一手操办。”

“臣领旨。”瑜天轻笑着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