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老村 > 第185章 无情未必真豪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午饭时,基地里有人开车,把王月心和靳亚东送了过来,赵东城看着他俩的模样,心想,他娘的还真是般配!

席间,赵东城问王月心给家畜家禽看病的技术学的咋样了,靳亚东抢着说:“她很用心,学得快得很,如果按照一般的标准,她完全可以毕业了。”

王月心被他说得有点害羞:“哪有你说的这么好,我还有很多东西没学到哩。”

赵东城和王月琴对看一眼,都会心地笑了。

王月心冷不防给赵东城夹了一筷子菜,目光有些躲闪地看了看她,赵东城知道她的意思,她这是在表达歉疚呢。

赵东城对她道:“你应该给你师傅夹菜,人家毫无保留地教你学问,你得好好地感谢人家。”

王月心假装生气:“我能不知道吗,这还用得着你说?”

过了一会,她还真的给靳亚东夹了菜,靳亚东赶紧道:“你吃你吃,我自己来。”

王月心和靳亚东走后,赵东城高兴地说:“看来好事成了,接下来就看你的了,我只等着吃大鱼。”

王月琴皱眉:“看我的?我能咋办?”

赵东城胸有成竹:“你瞅个机会跟靳亚东明说嘛,他百分之百地没意见,至于晶晶妈,我已经观察好了,她对靳亚东很满意。”

王月琴不说话了,低下头,貌似若有所思。

赵东城正躺靠在沙发上休息,三柱给他打电话说,东启不想给工人做饭了,要罢工,还有德宝,也嚷着要到养殖基地干。

赵东城问三柱,他俩为啥要到养殖基地干,三柱告诉他,东启说连周大明都当官了,凭啥他还只是个做饭的。

赵东城不觉有点好笑,但仔细想想,无论怎么说,东启和德宝也是从自己创业的时候就跟着自己了,让他俩在食堂做饭,的确有点受委屈。

于是,他骑上摩托车去了基地,在一楼大办公室里见到了三柱,跟三柱说了他的新决定。

他对三柱道:“让靳亚东当养殖厂厂长,周大明调换到饲料厂当厂长,设立销售部,靳亚东兼任销售部部长,东启任销售部副部长,这样他也是个官了,不过,你跟他说好,销售部是个重要的部门,试用期三个月,如果干得不好,他还得回窑厂食堂去做饭,至于德宝,你随便给他找个官当就行了,比如,当饲料厂副厂长。”

三柱有些吃惊:“德宝能当饲料厂副厂长?”

赵东城笑了:“你不会别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嘛,比如让他扫扫地,收拾收拾东西,都可以的。”

三柱听了哈哈大笑:“我明白了,也就是把他当个摆设。”

赵东城也笑道:“话不能这样说,人家是副厂长,咋能是摆设呢?”

两人说笑一阵,赵东城要回去,刚走到门口,又拐回去对三柱道:“对了,养殖厂得设立兽医站,让王月心当站长。”

三柱点点头:“你这个主意好,我马上就办。”

赵东城回到家里,想了想,忽然又给三柱打电话,让他明天跟自己一起去镇政府一趟。

三柱问他刚才咋不说,赵东城说刚才忘了。

三柱问他去办啥事,赵东城说是给老村村民盖楼房的事,三柱说这就开始了?赵东城说,想好了就行动,没有拖下去的必要。

第二天,两人吃罢早饭,就开车到了镇里,他们直接去了贺书记的办公室,贺书记正要去县里开会,一见他俩来了,马上又坐回到了办公桌前。

赵东城详细地跟贺书记说了自己的计划,贺书记听了,兴奋得直拍大腿:“太好了,我这次去县里开会,就是为了民房改造的事,听说,县里会要求每个镇都要有样板村,我正为这个事发愁呢,这可是需要一大笔资金的,你们能自己干起来,那真是太好了,没说的,镇里无条件支持你们,如果资金实在不够,镇里也可以帮你们想办法。”

赵东城认真地道:“资金上没问题,我们只需要镇里在政策上给予支持,比如宅基地规划,土地使用权限等,我们要有自主权。”

贺书记大手一挥:“没问题,你们只管大胆干,我给你们兜底。”

考虑到贺书记要去县里开会,赵东城和三柱没有多停留,随即告辞。

贺书记紧紧地握着赵东城的手,连声对他表示感谢,赵东城说自己做的事都是应该的,他还要感谢贺书记的大力支持呢。

他们回来后,赵东城就开始着手安排,有了贺书记的支持,他心里就有底了。

为了在规划上更为合理,他跟三柱又去了县城,准备找专业的建筑设计院的专家进行设计。

他们到县城后,先去了恒大律师事务所,赵东城没见到李莉,就问王律师,李莉去哪了?

王律师笑道:“不是你提的建议吗?这不,两个人又一起出差去了。”

赵东城忍不住哈哈大笑:“照你天天这样安排,仇人最后都能成为好友。”

接着,他小声问王律师,李莉和郑飞现在到哪个程度了?

王律师道:“关系可能还没有明确,但也就是心照不宣的事,他俩总是一起进进出出的,不知情况的人,肯定会以为他俩是小两口呢。”

赵东城听了,心里没来由地有点苦涩,但他马上就高兴了起来:“既然他们合适,你就帮他们一把,把那层窗户纸捅破,免得再生事端。”

王律师想了想,道:“这个要看时机,时机不到就乱点鸳鸯谱,那样反而不好。”

赵东城对他的说法表示赞同。

在去县城建筑设计院的路上,赵东城忽然让三柱拐弯,说想去巧玲爹娘那里看看。

三柱看了看他,没说什么,直接把车开到了巧玲父母所在小区大门前。

他们跟保安说明了情况,保安就升起了起落杆,三柱随即把车开了进去。

车子在巧玲父母所在的楼下停住后,三柱带赵东城乘电梯上了三楼,他走到东旁的红木大门前按了门铃。

不大一会,保姆就把门打开了。

巧玲父母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一见是他俩来了,赶紧都站了起来。

赵东城又让他们坐下,然后问他们生活得怎么样,有什么不适应的没有。

巧玲娘说:“保姆把俺俩照顾得好好的,家里也啥都不缺,就是整天太闲了,没啥事可做。”

赵东城见他老两口吃得白白胖胖的,心里很高兴,就笑道:“二老辛苦了一辈子,也该享享福了,要是真的闲不住,就下楼到旁边的公园里散散步,这样对健康也有好处。”

接下来,赵东城到各个房间里看了看,这套房子面积不小,应该有一百六十平方米左右,设计合理,装修高档,所用家电一应俱全,还有座机,住起来很舒适。

赵东城发现,有一间房子,里面什么都有,但却不像是有人住过的痕迹,就问巧玲父母,这间房子是谁住着?

巧玲娘黯然道:“巧玲走得早,她还没住过楼房,让孩子受委屈了,我给她单留了一间屋,按她喜欢的样子给她布置了,平时我没事就到这间房子里坐一会,跟孩子说说话,心里也能好受些。”

一句话触动了赵东城心里那根最脆弱的弦,他深埋内心深处的痛苦,顿时翻涌而出,他一时间无法克制,瞬间就热泪盈眶了。

他仰起头,尽力不让泪水流出来,就这样在房间里呆呆地站了好大一会。

三柱凑到巧玲娘面前,低声道:“别跟他提这些事,你这不是朝他伤口上撒盐吗?”

巧玲娘唯唯诺诺,连声道:“知道了,知道了。”

赵东城平静后,对三柱道:“走,咱俩出去一趟。”然后又对巧玲父母道,“俺俩马上再回来。”

进了电梯,三柱问赵东城去干啥,赵东城道:“找一家画室,我想让人给巧玲画一张碳素肖像。”

三柱明白他的意思,也没多说,两人出去一路打听着,来到了文化一条街,在里面选了一家最大的画室。

老板听了赵东城描述,很快就画出了一幅,赵东城不满意,老板根据他的详细回忆,不断地进行修改,画到第六幅时,赵东城终于认可了,他把前五幅画像当场烧了,然后付给老板六幅画的钱,老板很感动,主动免费给他用贵重相框装裱好,并送给他一个金黄色的宽大布袋。

赵东城把画框装进布袋里,小心地抱着,又在临店里请了香炉和文香,然后再次回到了巧玲父母那里。

他把画像在巧玲房间的桌子上安放好,又摆好香炉,随即点上了三支香,插进香炉里,他双手合十,心里默念了一会,然后对保姆道:“如果你能每天给巧玲上三支香,我会加倍给你付工资。”

保姆一听大喜,连连答应。

他给保姆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说如果有什么她解决不了的事,可以随时给他打电话。

巧玲父母见赵东城如此真心对待巧玲,早就悔恨得泣不成声了,赵东城安慰他们一番,就跟三柱一起离开了。

在去设计院的路上,三柱道:“巧玲去世都这么长时间了,你心里咋还放不下她呢?你这样婆婆妈妈儿女情长的,却还能干大事发大财,这真让人无法想象。”

赵东城没有作声,他闭着眼,躺靠在椅背上,三柱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忽然,赵东城睁开眼睛,像是喃喃自语着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