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1963,从逃离洞房开始 > 第230章 要做到出类拔萃,成为这个时代的英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0章 要做到出类拔萃,成为这个时代的英雄

记者采访?

赵和平倒是没有意外,只是比预计中要早一些。

既然重生回这个年代,那他就规划过发展道路。

做生意根本不可能,任何的投机倒把行为,在这时候都可能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其他门路更行不通,

所以思来想去,他还是在放映工作上下功夫。

为人民服务,做这个时代的英雄。

只要成为国旗一样的红,作为标杆,就能在上面说的上话,也就能在起风的时候,有能力保护沈家人。

目前记者能过来采访,就证明他的行动,已经初见成效了。

“于婶子,那记者呢?”

他已经做了万全准备,记者也来的恰到好处。

于翠花现在已经把赵和平当成自己人了,这时候也与有荣焉,闻言马上说:“哦,他说去厂里,知道你请假了,就找过来,现在在你家一直等着呢。”

“前院沈婆子,还有中院老卢婆子,老马婆子,都在你家呢。”

“这些人,王婆子骂你的时候,也不见她们出来,这时候看你要上报纸,就一窝蜂去你家了,说实话,我都看不起她们。”

“走吧,我跟你一起去,从乡下进城这几年,我还没见过记者采访呢。”

说着兴高采烈的率先走在前面。

如果不是想着第一时间通知赵和平,她肯定也留在赵家,不回前院了。

两个人一路从前院,直接回了后院。

许秀英这时候在屋里,根本插不上话。

记者被围在中间,几个大妈七嘴八舌,竭力表现跟赵和平有多亲近,从小怎么教导对方。

正闹哄哄的,赵和平回来了。

他推开门,马上就吸引了屋里所有人的注意。

“和平回来了。”

“对对对,和平回来的正好,记者同志可以当面问问,看看我刚才说的对不对?”

“没错儿,记者同志,你采访完,要发到报纸上的时候,记得要说明一下和平都叫我沈大妈。”

这可是沉甸甸的荣誉,多少钱都买不来。

要是发表在报纸上,全国人民都能看到。

哪怕就是提上一嘴,也够炫耀一辈子了。

跟在赵和平身后的于翠花,听到这些话,忍不住不屑的瘪了瘪嘴。

那记者被这几个大妈念叨的脑仁疼,这时候看到赵和平回来,就像看到了一个救星一样。

“是赵和平同志对吧?领导安排我过来采访你下乡放映电影,还有免费治病救人的事迹。”

“咱们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详细说说怎么样?”

他是真怕了这几个大妈,七嘴八舌的不停絮叨,就跟魔音穿脑一样。

真要好好采访,就不能当着这几个大妈的面儿。

赵和平也理解,说:“那好,记者同志,我们到我屋里说吧。”

说着就去推开他卧室的门。

屋里已经布置的焕然一新。

沈家送过来的沙发,在许秀英的坚持下,也被摆放进了这屋里。

赵和平招呼记者在沙发上坐下,然后又给倒了热水。

那记者也没想到,会在赵和平家里看到沙发。

不过这跟采访没有关系,所以他也没好奇追问。

而是问起了赵和平放映电影,给群众详细讲解剧情,答疑解惑的事情,还有免费治病救人的初衷。

赵和平一一解答,并且从挎包里,拿出了那本笔记本。

上面对放映电影期间解答群众问题,还有治病救人的细节,全都有详细记录。

记者翻看了一下,眼神发亮:“好,真是太好了。”

“这笔记过程详尽,就跟再现当时的场景一样。”

“赵和平同志,时代需要你这样尽职尽责,一心为人民服务的人。”

“我们报纸,就是要宣传像你这样的先进典型人物,树立先进、彰显形象、弘扬正气、形成导向。”

他有预感,像赵和平这样的人物,只要经过宣传,一定会成为全国榜样。

到时候,宣传对方的记者,也就是他,绝对会再上一个台阶。

想到这里,他更来了兴致,拿着相机,对笔记本,还有赵和平,一阵连拍。

“赵和平同志,不瞒你说,我其实今天一早就跑下面的公社去了,而且还是没有提前打招呼的那种。”

“到了以后,我就随机采访了几名社员。”

“结果你猜怎么着?”

“社员们只要提起你的名字,就是止不住的夸奖。”

“我能看得出来,他们是真心爱戴你这个电影放映员。”

“从你下乡回来,当电影放映员也不过是两三个月的时间,可是能让公社社员,公社领导,厂里领导,全部都对你赞不绝口,这让我很好奇,你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现在看了你的笔记,又跟你聊了这些,我总算明白了。”

“对于放映,别人只是当工作,而你是真的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

“一心为公,免费治病救人,所以我佩服你。”

记者一脸感叹。

“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赵和平很平淡的说了一句。

怎么说呢?

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一心为公,这样的字眼,他还真是受之有愧。

他有私心,从工作开始,尽心尽力,就是要做到出类拔萃,成为这个时代的英雄。

然后用这层身份,多少保护一些想要保护的人。

可是,下乡放映电影的详细解说,还有顺便治病救人,他也都是真心的。

记者采访完,就急匆匆的走了。

他说要回去整理出来,然后安排印刷,争取明天就能见报。

等他走了,几个大妈也叽叽喳喳议论开了。

“记者同志说,明天见报,那意思是不是一早去买报纸,就能看到了?”

“那肯定没跑了,我不管你们,我明天一早,先去买一份报纸回来。不管有没有提到我,只要提了咱们四合院,那可都是荣誉。”

“就是,我也去买,刚才我还看记者给和平拍照了,他以后可是上过报纸的人,咱们四合院也争气一点儿,弄一个光荣牌子回来。”

提到这个,本来没说话的于翠花,就插话说:“拉倒吧,王玉山半夜撬寡妇门,王腊生下乡放电影耍流氓坐牢,这才过去多久?”

“就这两件事儿,我们四合院就不可能有光荣牌子。”

两句话,噎的几个大妈直翻白眼。

可是于翠花向来胡搅蛮缠,谁也不愿意跟她掰扯,所以都找了借口,全都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