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说到这里,陛下,臣想问问你。”

“你觉得,你自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独孤言这样问着。

听到这话,刘禅稍微有些尴尬的挠挠头。

“额……不瞒军父,禅儿,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一个明君。”

“禅儿自知,天资愚钝,不堪大用。”

“若是没有军父和相父的话,要朕处理朝政都难,更别说,让朕开疆拓土,一统天下了。”

听到这话,独孤言摆摆手。

“陛下,不必妄自菲薄。”

“在臣眼中,陛下可圈可点的地方,太多了。”

“陛下能信任臣子,能够信任臣和孔明。”

“让臣和孔明能够放开手去干。”

“这点,就是陛下贤明之处。”

被独孤言这么一夸,刘禅更加不好意思了。

因为在他看来,他完全就是不想理会朝政,只想做一个无忧无虑的人,所以才不理会朝政的。

而且让他去理会朝政的话,他也不会做。

所以只能放权,让诸葛亮和独孤言去干。

再者说了,他跟着军父和相父长大的,他完全相信两人,不相信两人会害他。

心里虽然这么想着,但是嘴上却没有说什么。

这时,两人来到殿外。

只听独孤言话锋一转。

“可是这样子的陛下,遇到臣这样的臣子,能保证后代也是这样吗?”

“显然,这是不能保证的。”

说到这里,独孤言长叹一声。

“君臣信任,不仅仅是要君信任臣,也要臣信任君。”

“这两点缺一不可。”

“诸如秦之嬴政与赵高。”

“嬴政终归是错信了一个家奴。”

“诸如先汉之武帝与权臣霍光。”

“终归是难以成为一段佳话。”

听到独孤言这话,刘禅脸色也陷入了皱眉。

他当然也知道这些事情。

他这些年来,读过的书,也不少了。

自然看过这些事迹。

可是他的军父和相父依然在世间,这让他觉得,依然可以无忧无虑 。

接着,独孤言再次叹息一声。

“陛下啊,如果臣今年二十或者三十,臣都不会与陛下谈论这些。”

“可是,臣年近五十了。”

“臣已经老了……”

闻言,刘禅看着自己搀扶的这个老者,他不禁红了眼眶。

是啊,他的军父,已经年近五旬了,人生,已经过去一大半了。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平均年龄,也就是四五十岁。

很多人,到了这个年纪,恐怕都已经死了。

看着独孤言那满头白发,刘禅眼泪流了下来。

他仿佛之间,看到了当年那个意气风发,那个手持羽扇,笑谈风声一计定乾坤的军父。

那个当然将他一手推上皇帝宝座,辅佐他一统天下,让整个大汉强盛到无法想象的军父。

可是,这一切,终归已经过去了。

当年那个在他身边,让他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怕的军父,说会好好保护他的军父,如今,已经满头白发了。

他不知道他的军父,还能够陪他多少年。

甚至,他都不知道,如果他的军父死了,他要该怎么办?

这些思绪一上心头。

刘禅更加泪目了。

接着紧紧的抱住独孤言痛哭。

“军父,您一定还能活好多年的,您说过,要保护禅儿的。”

刘禅一边哭着一边说着。

就像是一个小孩子一样。

见状,独孤言拍了拍对方的后背。

看着这个如同他自己家小孩的皇帝,独孤言不禁也悲伤起来。

想当年,先帝托孤于他,这一转眼,就已经是几十年过去了。

只叹时光太匆匆。

良久之后。

两人才分开。

“陛下,这也是臣,为什么要插手立储之事。”

“这储君的人选,那必须是一个明君,一个有骨气,一个知道百姓疾苦,知道天下难握的明君。”

“然,皇长子,生性贪玩,有陛下之影。”

“望陛下慎重。”

听到这话,刘禅回忆起他的那个大儿子。

好像真的是如他的军父说的一样。

能这么风轻云淡的谈论皇子的,也怕是只有独孤言和诸葛亮了。

而且他刘禅也不会觉得有什么。

因为他心里明白,这两位父亲,是真的为大汉江山而考虑的。

至于大皇子,他之所以那么喜欢,不恰恰是因为,大皇子像他吗?

而且,他也宠幸王贵人。

想到这里,刘禅不禁有些后怕。

像他可以吗?

如果是一个普通是,或者其他皇子像他的话,他绝对不会说什么。

因为他秉承的,就是人生短短数十载,能快活,就快活,去想那么多干什么?

可是,作为一个储君,未来的大汉天子。

如果再像他一样的话,那能行吗?

肯定是不行的。

亡国什么的,倒是不至于。

可是将军父和相父这一生的努力,当作什么了?

要是毁于一旦怎么办?

这越想,越是害怕。

还好被军父拦住了,没有直接立皇长子为太子。

否则的话,要是真的出了大问题,那可就麻烦了。

这件事情,盖世要慎重才好。

“那军父 禅儿该立哪个皇子为储君?”

这话,就是让独孤言选了。

听到这话,独孤言当然知道刘禅的意思。

而他,也没有避讳。

“陛下,除了大皇子之外,其他的皇子,都是年纪太小。”

“而大皇子的年纪,性格到了这个时候,基本已经定型了。”

“臣想,从其他皇子之中,挑选一位,加以教导。”

“如此,才能为我大汉后代,培养一位明君。”

听到这话,刘禅觉得很好。

“那一切,就全凭军父安排。”

刘禅朝着独孤言拱拱手。

说罢他亲自搀扶着独孤言,一路出了皇宫,然后回到蜀王府内。

做完这一切,刘禅才在侍卫的护佑下,回到皇宫。

夜晚。

后宫中。

一番云雨巫山枉断肠。

刘禅心满意足的躺在床上。

身边,躺着的,是一个绝美的女子。

这女子,美得不可方物。

刘禅这个皇帝,也算是够享受的。

女子缓了一会之后。

突然开口娇滴滴的问道。

“陛下,您答应妾身的,封孩儿为储君,准备什么时候册封呀?”

这女子便是王贵人,显然,她还不知道今日朝堂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