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么么,我听说隔壁村子最近可是打得凶得很嗷,就知青和村里人结婚了嘛,现在人家要参加考试,这边一合计,这可不行啊!考上万一不回来了,可不就跑了嘛,到手的鸭子飞上天,搁谁能受得了!”

楠之十分敬业,在这种紧要关头还能抽出时间来陪老姐妹们唠嗑,顺便收集最新的八卦,精神可嘉!

简直就是大家每日快乐的源泉。

“还是咱们大队好,人心齐,这样子一看咱们可真是来对了。”

陈念北从书本里面抬起头来,默默感叹自己当时的英明决定,当时来的时候,各个村都想要男同志,自己可抢手了。

不过还好他慧眼如炬,主动要求大队长选他,这么一看,自己真是机智。

其他村子的知青和村里人相处得可没有那么融洽,主要还是他们的队长一心只想着自己村的人,排外太严重了,知青累死累活的也讨不到好,能相处融洽才怪了。

“不过这都是还没有影子的事情,怎么就开始吵架了。”

南希还想着估计得等他们考试的成绩出来了才能吵吵起来呢!

不过今年还只是小范围的争吵,明年可就不一定这么温和了,为了参加考试离婚的人大有人在。

所以说,抓住今年的机会是很重要的,明年那些结了婚的,尤其是领过证的人为了能参加考试,他们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

“不过你说他们那些结了婚的知青要是真的考上了要咋整?有的三年抱两,四年抱三,孩子都成群了,考上了总不能全部带着去学校吧。”

这么多的崽子,带到哪里去也行不通啊。

有时候,真的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生这么多,都不富裕,不少人还在温饱线下面苦苦挣扎,自己吃饱都费劲儿,怎么就能一直生,生这么多来一起吃不饱饭,一起饿肚子,有什么意思?

作为一个学医的人,周清彩十分不理解,他们这种密集地怀孕对大人的身体也十分不友好。

尤其是村的这些人,这几年她也看了不少,自己是个女医生,他们很多的时候就愿意多说一点,以前不少人都讳疾忌医,一辈子在生产的后遗症里面痛苦挣扎。

很多年纪大一点,生了七八个孩子的妇女,基本没有那个不是妇科疾病缠身的,最严重的就是他们生产之后并没有得到好的休养,所以很多出现了子宫脱垂,甚至会落到体外来,然后自己随便给它塞回去。

简直就是惊掉了下巴!命大的人才能活着。

然而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他们从来不觉得这是一种疾病,而是默认似乎每个人最后都会变成这样,她们没有见过正常的人该是怎样的,被困在自己狭隘的认知里面。

而这样惨烈的生育代价因为他们的沉默又不断地在下一代身上延续着,他们从来不会谈起自己身体上的这个问题,羞于启齿,最后悄悄将自己身体的秘密带入地下。

甚至,她们也不会和自己的女儿谈起,似乎只要这样,生育就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

少生优生的概念尚未提出,提出来了,落实下去,深入人心也需要很多年的时间。

“大概这就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代代相传。”

如果他们一直不走出这个圈子去看看外面广袤的和世界,他们一生都会被困在这个狭隘的认知里面。

“所以,我们更要努力读书,提升人口素质,祖国的建设任重道远,吾辈当自强,望诸君共勉!”

宋堂峰打开水壶一人满上一杯水,敬诸位。

“共勉!”

“共勉!”

“共勉!”

“共勉!”

........

安静的院落里盛着的是一群心怀祖国的热血少年,举杯这一刻南希体验到了和高三参加高考的誓师大会不一样的感受,那个时候更多的是对自己未来的期许。

而这一刻,心中满是对国家的一腔热爱,我们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和他一起变得强大。

不少队里鸡飞狗跳,早知道当时就不撮合知青和村里人在一起了,你说说这都是什么事嘛!

“这都是冤孽啊!媳妇可以不要,男人也可以不要,就是可怜了这些孩子,可怎么办?”

找了知青的人家这个时候几乎都是愁云惨淡,之前,好不容易认命了,扎根村里,生儿育女,现在突然一下子什么也不管了。

就像是突然下定了某种决心,放手一切,把全部的希望都放在了读书上面,家里家外都放手了。

之前还会因为家里人的各种不好的习惯而争吵,现在,这些都不重要了。

不管是男知青还是女知青,眼下恢复了高考,有了离开的机会,他们不会在这里和与自己生活习惯,认知全部然不同的人蹉跎一生。

家人跟过去一起这句话几乎成了他们稳住家里人的一句通用的借口。

可是跟过去,哪里有这么简单,迁户口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就算是迁过去了,一家人要怎么生活呢?

南希也没说什么,更不可能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什么,回城是大势所趋,见过繁华的世界,他们知道有了离开的机会,怎么可能甘心一辈子在某个偏远的山村一辈子在地里刨食呢?

不过也就是这几年严格一点,要是他们能坚持住,过几年自由了就可以进城去做点小生意,个体户什么的,到时候租个房子也能一家人生活在一起。

可惜,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大家死寂的心突然活起来,他们难以适应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更害怕这样的政策是一时的,害怕错失了这个机会以后再也离不开,闹起来是迟早的。

短短几年时间,足够很多人的家庭分崩离析,人心浮动,需要慢慢冷却。

(我前几天在医院,有一个快七十的老奶奶,从她平时说话的内容可以听出来她有好几个子女,她是胃溃疡吐血来看病的,做了ct还是怎么的,然后医生就说她这个可以看到子宫脱垂了,怎么不早去看看,她不知道这是子宫脱垂,她的子女也不知道这件事情。

老一辈人总是这样,对于生育,生育的后遗症,甚至是生理期讳莫如深,隐瞒着他们为了生育付出的代价,似乎这样就可以让未婚的女孩子毫无心理负担的踏入婚姻。

其实他们的隐瞒反而让那些女孩子没有心理准备,盲目的踏入婚姻,最后也是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