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福贵这里得到了想要的消息,苏培盛回府的途中心情很是轻松愉悦。

为了不打扰他家主子爷和福晋,懂事地和车夫坐在了一起,寒风呼啸往他脸上吹,心满意足的苏培盛笑容灿烂。

“苏公公遇见什么好事了?”车夫边赶车边小心翼翼地打听。

苏培盛呲着大白牙:“天气不错,心情就好。”

车夫看了看空中飘落的雪花和头顶黑沉沉的云,没接话。

云蕖也不知道胤禛会跟过来,明明走之前还问他要不要一起去的。

“您怎么又想着去恒亲王府的?”

胤禛搬出苏培盛当借口,决不承认是自己想当牛皮糖:“苏培盛和五弟的太监福贵关系不错,好久不见了,他求着我去趟五弟府上,顺便自己找福贵说话解解闷。”

听起来有点离谱,谁家奴才敢求主子爷带他出去玩的?但云蕖一想到苏培盛那人,又觉得还是可以相信的。

又路过路边烤地瓜的小摊,胤禛挑开窗帘:“还想吃烤地瓜吗?”

云蕖活动鼻子嗅嗅,香甜的滋味扑鼻而来,但她刚从五阿哥府上用了晚膳出来,此时并饿。

胤禛很快就替云蕖下了决定,让苏培盛去买了两个地瓜回来,他和云蕖分食一个,苏培盛吃一个。

红薯烤得流油,看起来很诱人,绵密香甜的口感云蕖也很喜欢,就着胤禛的手吃了几口,满足得不禁眯上了眼睛。

胤禛尽心尽力地剥皮,云蕖吃好了之后他才把剩下的全部吃干净。

苏培盛也美滋滋地捧着个烤地瓜坐在车辙上吃。

车夫咽咽口水,算是知道了为什么苏培盛心情好。

得主子爷看重,吃个地瓜都不忘记他,作为奴才可不就高兴吗?

可他不知道,苏培盛根本不是为此开心。

他开心的是——寒冬里,有八卦,有烤红薯。

与他主子爷关系不大。

-

冬去春来,朝堂上关于立太子的奏折越积越多。

乾清宫里,梁九功站在一旁大气不敢出。

康熙已经盯着手里的折子好半晌了,脸色越来越黑。

终于,在半盏茶过后,康熙发怒,扔了手里的折子。

“来人,传诚亲王过来。”

三阿哥随小太监来到乾清宫,看见康熙眉眼中的怒气,内心咯噔了一下,瞬间明白自己这趟肯定凶多吉少。

“胤祉!给朕跪下!”

扑通一声,乾清宫擦得锃亮的地板发出一声闷响,三阿哥额头上冒出冷汗。

“告诉朕,你最近在忙些什么?”

康熙处于盛怒之下,语气平静得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海面,只需等到他爆发的时间,汹涌而来的波涛就能将一切都吞噬。

三阿哥后背浸出寒意,他绞尽脑汁地回避要害,斟酌道:“儿臣……儿臣最近在礼部编纂……编纂……”

“荒唐!你当朕无知小儿是吧?”康熙随手又抄起一份奏折,用力掷向了跪在宫殿中间的三阿哥,“三月初三,你与吏部侍郎在酒楼吃饭喝酒,三月初五你与翰林院学士在茶楼喝茶,三月初八你邀大理寺少卿去府中赏花……”

康熙一一数来,三阿哥一双手越攥越紧,后背的冷汗几乎湿透了中衣。

“究竟是呼朋唤友还是结党营私,你认为朕分不清楚?”康熙鹰眸微眯,幽深不见底的眼中盛满怒意。

朝堂上臣子上奏请册诚亲王为太子的数量不少,除了早就被幽禁的大阿哥和去世的太子,他就是所有儿子中最年长的一个。

再加上三阿哥在文人中间一向名声不错,八阿哥又被关进了宗人府,所以支持三阿哥的人忽然多了起来。

康熙最不能容忍结党营私这种事情,于是便对三阿哥的行踪关注起来,想知道除了臣子上奏,他自己是怎么做的。

不关注不要紧,一关注,康熙气得全身血液都往脑袋上涌。

“你好好看看,这上面可有什么地方说错了?!”

三阿哥捡起砸在他身上又落在脚边的折子,上面罗列出了几乎所有他最近在竭力笼络或者拉进关系的臣子,连他们的见面时间,地点,做了什么都写得一清二楚。

他想抵赖也不敢,只能捧着折子发抖。

“皇阿玛……儿臣……儿臣错了……儿臣以后再也不敢了,求您饶恕……”

康熙忍了忍,瞧见他没出息的样子就心烦,原以为敢结党营私的人,再怎么说胆子也该长大些了,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他倒是一点长进都没有。

“梁九功,把他拖下去打二十大板,再去叫雍亲王来见朕。”

三阿哥边被人拖着往外走,边松了口气。别怕别怕,一个人被打才丢人,皇阿玛已经去叫老四了,待会儿两个人一起挨打就不丢人了。

梁九功亲自去请的胤禛,一路上“不小心”提到了三阿哥这些日子的行踪。

胤禛瞬间就明白康熙为什么发怒。

“多谢公公提醒。”

胤禛道谢后,苏培盛很上道地递了他出门带的最大的荷包过去。

梁九功笑眯眯的,动作隐蔽地接过荷包揣进袖口,“四爷您客气了,奴才只是给您传话而已,可什么都没说。”

胤禛点点头。

苏培盛崇拜地看着梁九功,心想,梁九功这个太监当得可真值,满朝文武,就算是皇上的儿子,谁都给他脸面,就连荷包都是收的最大的,小的根本不够格往他跟前送!

太牛了,这样的太监太牛了。

来到乾清宫,胤禛从容行礼。

康熙喜怒不形于色问道:“老四,最近你和老五、老十四见面颇为频繁,你们在商量些什么事呢?”

胤禛面不改色,流畅回答道:“五弟喜欢传儿臣和十四弟的谣言,我们找他算账。”

康熙一腔质问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就不得不收回去:“……你说什么?”

“五弟在京城传儿臣和十四弟惧内的谣言,传得到处都是,我们忍不了,一起和五弟商量商量这件事怎么处理。”

“……那商量的结果?”

“儿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如今京城内也有五弟的各种谣言和小消息了。”

康熙不敢置信,这几个儿子,成天跟小孩儿似的,你说我坏话我也说你坏话,你说一句我还一句。

康熙想了半天,才冒出来一句:“像什么话!一点都不稳重!”

胤禛从善如流地认错:“是,皇阿玛教训得对,儿臣知错。”

“……行了,没你事了,你回户部忙吧。”

胤禛走后,康熙面露笑意。

梁九功甩一甩拂尘,很多事情,过不了多久就该有消息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