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农妇翻身记 > 第174章 定广告人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连岭和张安来一起开车连夜赶到了京都。

王荣梅对这两人的办事效率很是满意,还特意夸了两人几句,把两人臊得面红耳赤,又不是小孩子了,一个个的都快当爷爷的人了,还被长辈夸,有点那个了!

阿贞和丽娟忙着给两个人去做饭,都夜里10点了,两人只顾着开车赶路,还没吃晚饭,早就饿的饥肠辘辘了。

顾不得肚子造反,两人拉着尹德一头扎进王荣梅看电视的西屋。

王荣梅看着架势,知道电视是看不成了,只好拿起遥控把电视关掉,歉意地对老头子说:“我们谈点事,先不看了。”

张老头点点头:“你们谈,我去睡了。”说完,把旱烟点上,拿着他那个心爱的金烟锅去了东屋。

张安来一屁股坐在了他爹刚坐的位置,迫不及待地问:“娘,到底怎么回事啊,花那么多钱做广告,能返悔不?”

张连岭瞥了一眼这个不上道的小舅子,路上给他说了半天,感情一句话都没听进去!

王荣梅没搭理张安立,而是看向了张连岭:“连岭,你支持我的决定不?药厂一下子花50万做这个广告,我也知道这个钱花的有点多,但我觉得值得,这就够了。”

“只要你信我,咱就做,你不信我,我用我自己的钱做,从广告打出去的那天起,所有订单的利润我收一半,剩下的咱们再看分成,你看怎么样?”

张连岭一听,这是要和我分家呀,那可不行!

他连忙表态:“娘,你放心,你的任何举措我都服从,您是老总,不听您的那能行啊!”

王荣梅看向张安来,张安来嗫嚅地说道:“好吧,您是老总,听您的!”

张安来和连岭去侧屋去休息了,王荣梅看着张安来的背影,摇摇头,六斤的经济头脑怎么就打不开呢?保守既是优点也是致命的缺点,这样厂子失去活力,怎么前进啊?

看来,以后有事就该让孙子出面了,该锻炼锻炼他们了。

第二天,尹德带着两人去电视台签合同交钱,一切都很顺利。

上午十点半时,烟台长领着导演,后面是尹德三人,五个人鱼贯进了客厅。

导演看着这个宽阔的四合院,心里羡慕的不行,这个古色古香的小院真漂亮啊,在这里拍个景儿肯定上镜,效果也能出来。

导演听着王荣梅介绍,明了了这两个广告的拍摄内容以及包含的创意,心中已经有了广告雏形。

他把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以及需要的场景都一一阐述给王荣梅,加上演员的服装设计,在座的几个人都各抒己见,几个人竟然相谈甚欢。

说实话,导演是看在那钱的面子上才这么卖力,他平时拍个小广告也就5万块,甚至有时候还到不了。

人家上来就是50万,那是把自己当成大牌了,人家看得起,自己就得上道啊,所以道理很简单,导演表现的很平易近人,拍摄广告一定要让人家满意再满意。

最后拍摄内容落定,然后就是拍摄演员的敲定,导演把选定的几个演员名单递给了王荣梅,说道:“王总,这是我选的,您在从中选一下吧,一个广告用两个人,您看是直接选两个人拍两个广告,还是每个广告各选两个人。”

至于选人的报酬,导演连说都不稀地说,那些演员们拍一集最多的才5000,镜头不知道拍多少个,拍个小广告就几分钟的事,每人给5万他们不乐疯了才怪!导演心里暗乐,自己净挣30万呐,天呀!那些钱我怎么装回家去?那得是多少啊!

等等,等等,好像这个尹老板也要做广告?不知道他给自己多少,真美呀!

王荣梅看着上面的人名,问导演他们在剧中都扮演什么角色,导演赶紧用笔标出出来,重新递给王荣梅。

王荣梅细细的看过去,指着其中两个人名说:“这个尔康和紫薇用在《回春堂的》广告中,这个小燕子和五阿哥用在《荣生兽药厂》的广告中,不穿古装,本色出演。”

指定了演员,王荣梅看向尹德,问道:“德子,你的广告内容想好了吗?”

“想好了,想好了,我和导演下来再沟通,您看我选择哪个演员?”尹德满眼希望的王荣梅,好家伙,都不带问剧情的,上来就选定了人,这速度!

王荣梅在人员名单上又溜了几眼,指着皇阿玛道:“就用他吧,他比较适合代言你们的产品。”

尹德赶紧凑过去细细看了看:“皇阿玛,是皇上啊,那感情好,就用皇上吧。”

定好了人选,王荣梅把名单递还给导演,问道:“什么时候开拍,我有时间也过去看个热闹。”

导演高兴地嘴都咧到耳根了,忙声道:“如果不出意外,开春过了正月十月就能开拍,我回去后就联系这些演员,把时间定好。”

一切谈妥,张连岭邀请导演和台长一起去吃个便饭,于是一群人去了饭店。

有张连岭几人作陪,就用不着王荣梅出马了,有她在,他们反而会不自在、吃的也不进行。

于是王荣梅让他们自去,还自嘲地说道:“老了,你们年轻人一起去,我一个老婆子就不掺和了!”

其实,他们谁的岁数都不小了,都是四五十岁了,但在王荣梅面前他们还真得承认自己是个年轻人呢,有了王荣梅这个大拿作比较,自己年轻多了!

王荣梅既然有了培养孙子的主意,所以事情定下来后,他就让张连岭两人先回去忙厂里的事,并对两人说:“孩子们都大了,要让他们学会做事情,就要让他们多做事,事情做多了,自然就会了。不怕他们做错事,就怕不做事!明白吗?”

两人连连点头,孩子都不小了,厂里的事也有让他们掺和,但又怕出错挨批,现在老娘(丈母娘)亲口说了,那他们俩就放心大胆的可以交代孩子们去做事了,培养接班人毕竟是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