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农妇翻身记 > 第34章 齐建鸡场,携女送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章 齐建鸡场,携女送货

王荣梅和老支书走到储藏鸡蛋的小屋前,看着小屋里装满鸡蛋的2个大木箱,对老支书说道:“木箱数量可能不够,您安排老六继续做木箱,就奔着100个做吧,毕竟要整箱的咱们直接把箱子一放,下次直接换回来这样方便很多。”

老支书连连点头。

院子里自动排队缴鸡蛋的村民中骚动起来,有人气愤的喊道:“凭什么不给我结算,我是咱村的不错,可是我说了,这鸡蛋是我姐家的,她在赵村,不方便来,我替她交的,她家符合十里地以外的村子。”

王荣梅看着那个人,正是本村的大彪,他正把火气撒到了六斤身上,老支书也看了过去,马上张嘴要呵斥他时,王荣梅拉了一下老支书。

“支书,村里账上现在有钱了,足够支付鸡蛋款,从现在开始就一次一清吧,毕竟手头都紧,日子都不好过。”

老支书叹了口气,点头说道:“好吧,听你的。”

老支书现在对王荣梅是言听计从,她是个好同志、一心为大家的好同志。

他张口对六斤喊:“安来,把钱给他吧,从他开始,一人一清,不写欠条了。”

然后他转身走进广播室,大喇叭同时响了起来,告诉人们手里有条子的有空到大队里把钱支了,从今天开始收鸡蛋不再记账,一次一清。

王荣梅也回了家,路上不断看到人急匆匆往大队部赶,遇到她时还不忘停下来和她打招呼,王荣梅回报以微笑,说着大家都关心的话题,“去支钱吗?嗯嗯,快去吧,人不算太多呢。”轻轻走过,飞尘随后追赶。

下午,队里的所有大小头头们都齐聚在村西的小树林旁,这里本是一片荒地,土质贫瘠,以沙土为主,所以一直荒着,慢慢地各种林木生长了起来,被村里人称为小树林,非要说小树林存在多久了,按林中最粗的树生长的那个粗度计算,也有差不多百年的历史了。

王荣梅也在,她和老支书他们一起围着树林转了一大圈,看着他们指定了围墙的位置、房屋和鸡舍的位置后暗暗点头,对这种事情好像男人天生就懂一样,给摆弄的明明白地。

到了下工的时间,除了妇人们要回家做饭,村里所有男劳力们都来了,大家伙由各队队长分工,热火朝天的挑来麦秆,开始和泥,打地基的打地基,干得很是卖力,他们已经通过队长明白了这里将来要干什么,这里马上要成为村里的摇钱树了。

支书说了,村里有了钱,会按人头分红,这不仅仅关系到自己,还关系到自己的孩子们,是福泽后代的大好事。

所以多数人都是干得很是卖力,几乎没有人抱怨已经这么累了,还要给村里免费过来垒墙,即使有人心里不满也不敢说,害怕支书一句话就没有自己的分红了。

人多力量大,仅仅一个小时的时间,一道十几米长的围墙就立了起来。当停工的哨声吹响后,人群里爆发出了欢呼声,有人大喊:“哎呀,这速度是真快呀,才这么一会的工夫围墙就这么长了。”

天渐渐黑了下来,各家的炊烟早就停了,就等着自己的亲人们回来吃饭。

王荣梅也拖着疲惫的身子和六斤、安立回了家,家里的两个小孩子立即飞扑了上了,爱学抱住了大哥,大哥会把他高高举起来,他喜欢那种感觉,小玉亭抱住了姥姥,姥姥对自己真好,给他糖吃。

一家人高高兴兴围在一起吃饭,香香的肉片夹在饼子里一咬汁水四溢,多么美妙的生活啊。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荣梅为了多积攒点鸡蛋,打算先停了供销社的鸡蛋供给,因为和百货商店签了合同,三天送2000个鸡蛋是必须要送到,就成为定例。

鸡场慢慢地开始有了雏形,小鸡仔孵出大概需要21天,她只能耐心地等着小鸡仔出壳的日子。

今天是给商店送鸡蛋的日子,王荣梅打算和大闺女一起去,捎带着让她散散心。

进了城,王荣梅把车子特意赶的慢些,丽娟坐在驴车的中间,靠在后面的鸡蛋箱子上,怀里抱着小娃娃。

丽娟已经有七八年没有来过县城了,自从十七岁高二辍学回家后就再也没来过,看着没有什么变化的县城,丽娟心有凄然,真是物是人非啊,现在的自己都是两个孩子的娘了。

县城里的布局,丽娟比自己娘还清楚,她问娘:“娘,百货商店在哪?”在她的记忆里,好像没有这个地方。

“挤在县政府的对面。”

“偶,在那里呀,应该是后来开的,以前没有的。”

“是吗?这个我不知道,我也是打听来的,碰巧给人家开始送的鸡蛋。”王荣梅可不知道这个商店是什么时候开的。

就在娘两个边走边说的时候,正好路过桥南供销社,供销社的门口一个姑娘正在东张西望好像在等人。

她看到了王荣梅,王荣梅也看清了这个姑娘正是供销社的帮了她忙的姑娘。

姑娘赶紧挥手,大喊了一声:“大婶儿!”

王荣梅“吁”地喊停了小毛驴,对姑娘喊道:“姑娘,在等人啊?”

“嗯嗯,我在等我哥呢。你呢,大婶,我们店里没鸡蛋了,你这是给我们送来了吗?”

王荣梅连忙摆手说道:“不不,这是百货商店定的鸡蛋,现在村里鸡蛋不多了,你们这里的得先停停。”

姑娘的小脸沉了下来,不高兴地说:“大婶儿呀,可没您这样的啊,只给商店,是嫌我们庙小吧。”小姑娘说话很锋利,一刀见血。

王荣梅尬笑着说:“看你说的这话儿,不是不给你们送,是今天送的这个不是,你们的下午送来。”心中暗骂:“这小丫头说话够狠,得罪不起,得罪不起!”

姑娘这才转怒为喜,高兴起来,说道:“那行,下午我等着大婶啊。”

“行、行。”王荣梅这才赶着毛驴往前走,然后转头对秀娟说:“下午你给他们送500个鸡蛋过来吧。”

丽娟愣神:“我送?”

“嗯,你送来吧,替替我,坐一路驴车,腰酸背痛的”。

王荣梅故意这样说,就是想逼一下闺女,算账赶车都没问题,却变得越来越没自信。

丽娟本想一口拒绝娘的建议,她觉得自己肯定不行,可一听娘说腰酸背痛,就开不了口了,她心疼娘,希望能替她分担家里的担子。

“嗯,行吧,我来。”丽娟嗫嚅着低声说。她可以吗?一定不能把事儿办砸了,给娘他们丢脸。

王荣梅忽然来了兴致,对秀娟说:“丽娟,要不要到你学校看看去,去不去?”

丽娟摇头,她不想去,那是个让她无法面对的地方,她感到自卑。

王荣梅见闺女不吭声,也不问了,直接赶车到了商店,卸了鸡蛋,领了钱,还特意去柜台又买了两瓶炼乳和一盒抹脸油递给了闺女,然后把空箱子绑好,鞭子一甩,就朝着记忆中学校的位置走去。

王荣梅放低车速,让毛驴慢慢地往前走,她寻找着路的两边,问:“是这里吧?”丽娟一直沉浸在回忆里,听到娘的问询,她抬起头就看到了那个魂牵梦绕的地方——安国中学,安国中学分初中部和高中部,秀娟在这里生活了5年的时间,所有的快乐,所有的回忆都和这个地方有关,丽娟忽然就泪目了。

再次回到这个地方,丽娟感觉一种虚幻,一种过往烟云的情绪升腾起来,一切都发生在昨天,已经和今天的自己无关了。

“想不想再去上学?”想起6年后会恢复高考,王荣梅情不自禁的问女儿,6年后,闺女就31岁了,她还可以吗?

丽娟被她娘的问话吓住了,她惊声说:“娘,你说什么呢,我孩子都上小学了。”秀娟不等娘说话,把孩子往她怀里一放,抢过鞭子一甩,小毛驴转了个弯开始往回走。

王荣梅没想到丽娟反应这么大,苦笑了一下,把孩子往怀里紧了紧,开始逗孩子玩。路上,秀娟开始给她娘介绍县里的街道。

丽娟看到了昔日的学校,心中的那个结一下子就解开了,县城还是那个县城,学校还是那个学校,她却已经不是当年的她了,她现在是2个孩子的母亲,她要为了孩子,不在像她当年一样半途而废,而努力的活着,挣来粮食,挣来钱供养他们,总是纠结过去和已经失去的东西还有什么意义。

丽娟想通了,心情也开始变得好起来,她主动给娘介绍每个区域的名字。

这个时候正好到了肉联厂门市部,王荣梅下车又去买了1斤肉,不过这次她要的是瘦肉多的后腿肉,家里人已经连续几天吃肉,油水不是很缺了,多吃点瘦肉比较好。同时还花1毛钱买了好多大骨头,回去炖汤喝。

过了桥,丽娟指着路东边的一条马路说道:“这条路里面有一家酒厂,是咱们安国唯一的一家酒厂,酒厂旁边的街道叫东大街,我二妹的婆家就属于东大街......”

“等等,酒厂在这条街上?”丽娟说的正投入着呢,被王荣梅一下子打断,没回过神来,一脸懵地说:“啊?什么?”

“酒厂,酒厂在这儿?”

“啊,是啊。”

“走,走,过去看看。”王荣梅兴奋起来,她知道酒厂,但不知道在哪里就一时没想起来。酒厂发酵剩下的酒糟可是好东西,喂猪,喂鸡非常有营养,喂猪长膘,喂鸡产蛋量高。

兴奋地王荣梅赶着驴车就拐进了东边的街道,走了大约十几分钟就到了酒厂的门口。

酒厂高大巍峨的大铁门高大阔气,显示着作为国营企业的优越。

王荣梅站在酒厂门口,看到了站在门口的门卫,门卫是一个和王荣梅年龄相仿的大叔,此刻,这位大叔正警惕地看着王荣梅二人。

只见她笑着走了上去,并随手从挎包里拿出了一张介绍信,展开,并说道:“大哥,我是从仕途村村民,这是介绍信。”

门卫谨慎地从她手里接过信,他又不认识字,给他介绍信也不顶个什么鸟事。门卫心里暗骂着,但他还是装模作样地看了一眼,看到了那鲜红的大章,这才问道:“你什么事?找谁?”

王荣梅接过门卫递回来的介绍信,说道:“大哥,我就是过来问下,咱们厂里的酒糟卖吗?您知道多少钱吗?”

门卫一听是来打听事情的,不是来找人,这下就像是逮住了什么理,他平常在厂里可是地位最低的那个,谁都能呲哒他几句,他还得像个孙子是的点头哈腰,这下可让他逞逞威风吧。

门卫马上翻了脸,大声呵斥道:“走走,不管是谁都来问,我成什么人了,快走,开走开!”

见这个老家伙说话这么不顺眼,王荣梅转身就往回走,赶着驴车离开了。

门卫得意洋洋的撇了撇嘴:“切,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人哪,也敢往这里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