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农妇翻身记 > 第31章 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章 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

王名启挡在王荣梅面前,有点急切。

“大婶,您说,鸡蛋按多少钱给我们算?”

七零年代的人很朴实,他们还没有经过八零九零年代经济大爆炸时期产生的不良影响,为了挣钱不择手段的坑蒙拐骗,也没有满天乱要价,让人们产生了不还价就吃亏的变态心理,做生意的人也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说多少就多少,在做生意上大家还都是小白。

万荣梅拒绝道,“这些鸡蛋你们只能要5845个,其中2000百货商店已经订好了。”

“啊~~”王名启有些失望和泄气,大老远的跑过来才拉回去5千多个鸡蛋呀。

王荣梅说道:“王同志,你也不用丧气,这样,这鸡蛋我去交给百货商店,你回头再去买回来不就行了,我和人家签了合同,一个都不能差的得缴过去。”

王名启一下子转忧为喜:“哎呀,婶子的脑子转的真快,怪不得让您出来送鸡蛋。那么,婶子,这5845个鸡蛋按多少钱给我们。”

王荣梅也不狮子大开口的瞎要价,她斟酌的问:“同志,你们有票吗?”

“有啊,票有,钱有,您就开个价吧。”多么直爽可爱的话语!

“上次你们在供销社买鸡蛋是4分5还带票,我们肯定要比他们便宜,这样,按3分5带票吧,什么票都行,这个票我们农民不会算,毕竟我们平常很少能用到票。你算好了直接给我就行。”

“好唻,那我就按部队上和地方的对接来算了,您可别说我坑您。”

“小伙子。我信你。”王荣梅心中暗道:“票你给我多少就多少,反正也是白得的,我肯定不嫌少。”

不一会,王名启把带来的所有票计算了一下,先把204元5叫7分的鸡蛋款递给王荣梅,王荣梅转手递给了张老汉,张老汉不动声色的数了一下,对老伴点点头,伸手递还给王荣梅。

王名启又点出了400斤全国粮票和100斤肉票,100尺布票,递给了王荣梅,脸色也紧绷起来,他小心翼翼说道:“鸡蛋按斤来算,5845个鸡蛋差不多有700斤左右,我给您抵了这些票,您看行吗?”

王荣梅一把接过来,数都没数就塞进了身上挎着的花布包里,说道:“王同志,我信你,我也不是斤斤计较的人,毕竟我们都是代表着集体, 你不会骗我的。”

王名启轻轻地舒了口气,感动地说:“还是婶子大气,您不知道和老百姓打交道有多难,一两一寸的和你争,我最怕和这样的老乡打交道,还是和婶子打交道痛快!”

然后王名启又数出来30元钱:“大婶,这个木箱我们得用,车上的两个空箱子我们拉回来了,所以再给你6个木箱的钱,一共是200元,您拿好。”

王荣梅伸手就给推了回去,“木箱你们用着,那两个木箱的10元算是押金,等以后你们那天不要我们鸡蛋了,你们在把箱子退给我们就行。”

一个木箱几乎没有成本,那些破木头就扔在院子里,谁也不敢拿着集体的东西回家盖房,所以那些木头只能在院子里风吹雨打慢慢腐烂、集体的东西,为了生意,王荣梅愿意做个大度的人。

王荣梅本想放长线钓大鱼,不想这几句话差点把小伙子感动地哭了。

“大婶,您真是个好人,竟然没有见钱眼开。就冲您这个人,这次我回去就劝领导和您签合同,以后就固定的从您这里来拉鸡蛋。”

王名启郑重地给王荣梅老两口敬了一个军礼。

然后和小赵一起开始往车上搬木箱,老两口帮忙在旁边扶着,2个箱子安全地搬上了大卡车。

张老汉把两个空箱子绑在车上,然后四个人就坐在驴车上开始闲聊起来。王荣梅这才知道军队里的需求量有多大,一个营有500人左右,每人一个鸡蛋,一个月下来就能达到个鸡蛋,并且这鸡蛋还不是一个营的人吃,一个团有三个营,那一个军呢?

所以王荣梅供给的这点鸡蛋远远不够,王荣梅被这个数字吓到了,不敢想不敢算了。

而且,北京城里鸡蛋价格那么高吗?竟然1毛多一个鸡蛋?

忽然,王荣梅想到了介绍信,她问王名启:“王同志,你们部队的介绍信有吗?我回去要上缴,来证明这批鸡蛋的去处。”

王名启连忙拿出介绍信,不好意思地说:“我也差点忘了这件事,大婶儿,您看下。”

“我不识字。”王荣梅尴尬的笑了笑,把信交给了张老汉。

张老汉咧嘴笑着说:“部队上鲜红的大章盖着呢,还有什么不行的。”说着叠起来放进了上衣口袋。

又等了好久,牛车才慢慢地走了过来。牛车是真慢呀。

把牛车上的四个大木箱搬上了卡车,王荣梅让张庚子先回去,她和老伴要把车上的2000个鸡蛋给百货商店送过去,大卡车在他们后面慢慢地跟着。

路过桥南供销社时,她招呼王名启把供销社的鸡蛋包了圆,然后就直奔百货商店。

前脚王荣梅拿着鸡蛋款刚出来,王名启后脚就进去把鸡蛋包了圆,然后把还没来得及腾空的木箱子直接搬上了卡车。

王名启很高兴,多饶了一圈,想不到还多装了1000多鸡蛋,回去他一定会受到领导表扬。

和王荣梅告别,王名启高高兴兴地走了。

王荣梅也开开心心的往回走。

路上,王荣梅问:“老头子,5845个鸡蛋,1分5一个,一共多少钱?”

张老汉拿出算盘,拨拉了几下,说道:“一共是87元6叫7分,再加上百货商店的30元,一共是117元6角7分。”

王荣梅数出钱来递给老伴,张老汉郑重地接过,又数了数,才把钱和介绍信放在一起,小心的系上扣子,放心地拍了拍,一脸的心满意足。

天将黑不黑时,也是村里人差不多刚吃完的饭的时候,村里的大喇叭开始响了起来,让村里的村干部们吃完饭赶紧到大队部集合开会。

张老汉把手里的烟锅子磕了磕,站起身来慢慢往外走,又回身看了一眼老婆子问道“你不去?支书对我说了,让我喊着你一起去。”

“我不是村干部,我不去,回来你跟我说说不就行了。”王荣梅拒绝。

张老汉就独自往外走去。

可没过一会儿,一队队长张庚子的儿子张大柱就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

没办法,王荣梅和大柱子一起去了大队。

走进会议室,里面已经坐满了人,都是男人,拿着烟杆子的,拿着纸卷烟的,一个个都在吞云吐雾,屋子里烟雾缭绕,让本就不明亮的屋子里更显昏暗。一进去,呛人的空气一股脑的钻进了喉咙。

王荣梅咳嗽着,就看到张老汉就坐在长方形会议桌的末尾,王荣梅也径直地走过去和他坐在一起。坐在桌首的支书向她招手,王荣梅摇摇头。

老支书干脆也坐到了桌尾,和张老汉,王荣梅坐在了一起。明显的捧高王荣梅的态度,让十几双眼睛刷地全都朝着桌尾看过来,目光里的不满很明显,甚至有人瞪了他们几眼。

“她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不就是凑巧出了个点子,碰巧县里需要鸡蛋吗?”

老支书清了清嗓子,把一直拿在手里的烟锅在桌子上敲了敲,说道:“现在会议开始,大家都知道了这一阵子咱们村集体在收鸡蛋,卖鸡蛋,现在上级对我们的这种事情很重视,已经决定在咱村开办试点来大规模养鸡,前提是不能破坏农业大生产。

所以在保证农业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大家对养鸡的问题来谈谈看法,提提建议,看怎样做对咱村集体的利益更好,对咱们村更好,同时还能让咱们的家的生活更好,用不着天天回去让自己老婆骂窝囊。”

屋子里响起了一阵笑声。

“大家肯定对我把集生媳妇叫来参加会议有疑问,有不解,甚至还有人不屑,但是,大家不要忘了,提出来为集体增加收益的,能让咱们手里的鸡蛋变成钱的就是她。

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咱们做为村干部,首先要带头感谢这个平时看起来并不显眼的妇道人家,是她超过了在座的所有老爷们儿,给村里献策出力,并有了很大的成绩和效果。

今天王荣梅就给村里带回来了117元6叫7分,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是我们村自解放以来入账的最大的一笔钱,也是村里五年来所有进项的总和,大家都知道的把,以前咱们村的账目一直是红字,是欠账的啊。”

会议室里响起了倒吸气的声音,敬佩和羡慕的目光集合在了张老汉和王荣梅身上。

”所以我们要把最诚恳的谢意送给她。”

老支书带头鼓起掌,稀稀疏疏的掌声在会议室里响起来。

王荣梅冲着大家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又举起双手手心向下压了压,屋内马上安静了下来。

“下面,大家就开始吧,把建议和想法都说说,大家畅所欲言。”老支书发话了。

会议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他们交头接耳左右互相交流并讨论起来,老支书抽着烟袋静静地等着,等他把一袋烟抽完后,他又用烟锅头敲敲桌面,屋里一下子静了下来。

“下面开始各自发言,一队,你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