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今襄传 > 第59章 土豆出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两人站在田埂边上,望着满目绿色,小六子被指挥着,翻土挖出不少。

“每株平均下来有三到五个,也存在不少坏果。”她拣看了几颗。

“个头亦参差不齐。”沈故在一旁补充。

“泥土的肥力不够,除虫不到位,若是有专业的农工进行种植,应该能培养出优品。”今襄说道,“这里有三亩田地,每亩种植了三百斤左右。”

“按照现在的结果率,每亩大约有... ...”沈故顿了顿,“千斤。”

红薯乃大历朝主要农物之一,富庶人家主食稻麦,贫苦人家只能食粗面杂粟,红薯也是主要饱腹之一。

沈故读书杂,知道红薯的出现不过短短十几年,最早年间的亩产量不过千斤,经过几年的培育,已高达三千至五千斤,红薯的普及种植,大幅度降低了因饥饿而死百姓的死亡率。而马铃薯赶得上红薯的三分之一,若是将其培育后广泛种植... ...

他不是不谙世事,不懂天下疾苦的皇孙贵族,他想到的不仅仅是百姓,还有边疆的战士。

跟在身后的小桃和小六子,听到对话,也暗自咋舌。

“日头渐盛,我们回去吧。”今襄先上了马车。

沈故越细想越激动,红着眼睛,直直盯着她。

她被看着不自在:“你要一直如此看着我吗?”

他敛下眼眸,闭眼缓了缓神色:“阿姐,信得过我?”

“怎么?你想反悔了?”

“不,不是。”沈故不晓得如何开口,犹豫要不要向她坦白自己的真实身份。

“那不就行了,再过几日,也该到了成熟的日子。你若是要收购,便自己找人收割了吧。”今襄语气平淡,“至于价钱,当初我是按两文一斤的价格买来的,再加上三个月来的种植,总不能做赔本买卖,价钱你看着给,如何?”

“好,一定给阿姐一个好价钱。”

“那咱们说好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讫两清,可不能反悔。”

“嗯,都听阿姐的。”沈故应承。

今襄从包裹内拿出两卷书,递给他:“一份是你做的生长观察记录,另外一份是我做的。马铃薯虽能食用,但食用不当,也有中毒的可能,你卖于旁人时,一定要仔细叮嘱。”

沈故接过两卷书册,翻看着被整齐罗列的记录报告,详细的图文解说和注意纪要。

“阿姐,我不是为了... ...”沈故难以言明心中情绪,这不是他的目的。

“不是为了什么?”今襄打断了他的话,知道他有些话说不出口,她也没有兴趣听。

“到了。”见马车停了,率先下了马车,“今日坐了一路的马车,我累了,也不留你吃饭了,回去休息吧。”

说完,径直带着小桃进了大门。

“我接近你,没有目的的。”沈故望着她的背影,低声喃喃道,“就只是想见见你,想知道你过得好不好。”

“世子,咱也回去吧。”小六子见世子盯着今宅大门发呆,小声提醒道。

“今天不许你用午膳。”沈故甩下一句,转身进了大门。

“啊???”小六子也郁闷了。

【为什么又不让我吃饭啊,我又说错什么了?我出了半天的力,还吃不上一口饭。】

“世子,世子,奴才错了,您告诉奴才哪里错了,奴才一定改。”

“晚膳也不许吃。”

“... ...”小六子彻底蔫儿了。

————

漫天的废墟残骸,血气弥漫,受伤的士兵随处可见。

副将甲:“将军,我们已经断粮十日了,药物也短缺,再这样下去,将士们都支撑不下去了。”

沈故穿着铠甲,纱布绑臂:“还有多少余粮?”

副将乙:“将士们,即便每日只一张干馍,也撑不过三日了。”

副将丙:“哼,奸相当国,送去的战报,迟迟得不到回应。没有粮草,没有援军,这是要舍了我们吗?”

沈故厉声呵斥:“慎言,现在无法与外面取得联系,朝廷里的情况我们一无所知,不可妄下论断。”

副将乙:“玉关被围困了十日有余,军报断了两次,消息再滞后,也该有所察觉。将军,我们得自救,向百姓征粮吧。”

副将丁:“不可,若是强行征粮,会容易激起民愤的,更何况他们哪里有多余的粮食?”

副将丙:“城内有不少商户,定有储粮。”

副将甲:“商户强势,有不少私护,谁会心甘情愿捐粮?”

副将丙:“哼,没了命,有再多粮也吃不进。将士们吃饱了,才能给他们安稳的生活。将军,您下命令吧。”

沈故迟迟下不了决定。

门外有小兵匆匆来报:“将军,吴中郎回来了。”

沈故诧异:“吴中郎?”起身出帐,身后副将也跟着出去。

“吴松?你怎么在这里?”

吴松狼狈不堪,风尘仆仆,上前道:“将军,我把粮食运来了,可解燃眉之急。”

“运来了多少?”

“勉强可撑半月。”

“好,太好了。”身后副将拍手称快。

“将军,此番属下还有带来一人,请随属下去营帐。”吴松道。

沈故进了吴松营帐,里面有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男子,背影异常熟悉。

“你是... ...”沈故的印象中并未见过此人。

年轻男子笑眯眯,拱手作揖:“在下金方,见过将军。”

“你是...大方!”沈故惊讶。

“多年不见,将军别来无恙。”大方笑着应下。

“你怎在疆北?”

“我不过是一介商人,走南闯北到处做生意,正好半路遇到了吴将军,便跟着一起来了。”金方说着。

“那粮食都是你供的?”沈故咋舌,那可是十万将士半月的口粮。

“吴将军要的急,来不及凑多少,有多少便先都运过来了。所运之物,也并非都是米粮,其中有不少是甘薯,马铃薯类农物,还有一些医疗药物和用具。听吴将军所言,除却粮草和医药,还少冬衣,我已经去信附近城镇的方源记,收购棉花,雇佣农妇做棉衣,必会赶在寒流前,为将士们送来。”

“好,甚好。”沈故心下大喜,“若此次玉关能顺利退敌,必为你请功。”

“谢将军,姑娘曾说‘若无国,何言家。’能为国家尽份力,是某作为大历人应该做的。”金方励志做一名爱国商人。

“若无国,何言家。”沈故情绪低落,喃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