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郭津来回踱步,“我想,以先皇选择继位之人时的情形,现皇帝并不是他最满意的人选。如此情况之下,前一日长公主所言之‘安民诏书’应为实有?”

于道恩点头,“我手上确实有这样一份诏书。”

“长公主大可持这份密诏选定新的皇上。”郭津站定,眼睛直视于道恩,“国不可一日无主,况在此时。”

“姑姑,郭津说的对。”于清任站到于道恩身边,握住了她的手。

于道恩有些无措,此事太大,她从没有想过有朝一日需要真的持着份密诏,亲自去换掉皇帝。她的双手冰凉,微微还有些颤抖。

“先皇帝临终前可有想过其他人选?”郭津问道。

“皇兄…….皇兄当年曾经考虑过清任,只是当时清任年纪太小……”于道恩说着,看向于清任,眼神越来越坚定。

岂料于清任干脆站离于道恩,“姑姑不要说是我。我现在浪迹江湖,颇为自得,我可不要牺牲这样的好日子。”

张翕略略观想,笑道:“莲心可好?”

“莲心?”于道恩和于清任一起惊呼。

如不是张翕提起,大家都几乎忘了莲心还是于清心的儿子。

“废太子虽是这假皇帝所废,但也是他本人咎由自取。他虽为皇后所出,却心胸狭小,睚眦必报,甚至因个人感情而罔顾朝堂,难当国君之任。”于道恩说道,“而皇帝的其他几个儿子,要么软弱,要么愚钝,没有合适的人选,不然东宫空悬,我也不会不管不问了。只是这莲心,毕竟是皇帝的没有入册的儿子…….”

“侄儿带莲心一路自荆江到山陕再到京城,沿途对他有些了解。这莲心虽善良宽厚,可是他却不见得能治理好国家,因为他太优柔寡断。”于清任对着张翕拱手道。

“那是因为他以弃儿之身久居下位。贫道算着,这莲心确有此番造化。”

张翕说完,对于道恩和于清任一笑,“贫道再怎么说也是出家之人,此事还需长公主做主谨慎思量。”

“此事不急于一朝一夕,当务之急,是要有人出面稳住朝堂,避免国政乱象。”郭津对张翕和于道恩一拜。

“如果实在无法,我也只好屈从心意,自明日与清任临时共持朝政。”于道恩道。

章无象道:“那咱们就分头做好三件事。其一,称皇帝突然暴病,卧床不起,安排好人手严格控制正和殿,务必不出不进,不走露风声。”

“我来安排。”于道恩道。

“其二,新相贾晋是这连成意的人,把持兵部和户部等朝政核心,需要尽快找个由头收回他的权力并且肃清其余党,废除此前一应弊政,拨乱反正,安固国本。”

于道恩与于清任对望几眼,于清任道,“我去办。”

“其三,速拿连素,惩治恶贼,还本正元,将这欺世盗国的惊天阴谋消弭无形。”

龙晏一听,马上喊道,“这事师兄和我领了,是吧,师兄?”

张翕微笑颔首,“不算此事的话,我们师兄弟二人也要去拿连素,正好一并办了。”

于清任对章无象致意道,“呈祯这般将相之才,却无意功名,真是可惜了!”

“彼此。”章无象看他一眼,并没有太大的波澜。

这时,明月闪身进来,“暗伏在倪府观察动静的贝二爷来报,于光本亲自穿着夜行衣持剑到倪府巡查了一遍,一无所获,便又去了长宁观。”

章无象问道,“在长宁观可有打斗伤亡?”

“并无。只是这于光本悄来悄往,在长宁观去而复返,被观中两个坤道看到,引起了一番骚动。于光本似乎困惑不已,在长宁观周边徘徊不去。”

“暗自埋伏控制皇城司和他一应家眷,不能让他们有机会逃跑。击杀之罪还要找他清算。”

章无象说完,于道恩就将自己手上一个玉镯交给明月,“拿着此镯去公主府找光璐公主,她自会调集兵马安排人手。”

明月应声而去。

深夜,公主府的一角小门打开,公主的贴身侍女带着光璐公主的一份密诏坐上了一辆不起眼的马车。

马车在黑夜中疾行,不消半个时辰就来到了京外驻扎的大营。兵马都指挥使马伯臻见信迅速调集兵马,亲自领兵趁着夜色潜入京城。

次日,众朝臣等到日上三竿,仍没有等到皇帝上朝。一打听,才知道皇帝夜中暴病摔倒,现已人事不省。

太医局诸人在正和殿穿梭往来,安昭坐镇一筹莫展。

又一日后,各方势力蠢蠢欲动,不断传出动向,意图伺机取利。来自各地的折子在御书房里叠成了山。

太傅焦润不顾耄耋之年,颤颤巍巍集结当世大儒,力排丞相贾晋等人阻挠,共同拜访长宁长公主于道恩,力陈利害,务请长公主出山,带领朝野稳定时局。各大儒朝中门生纷纷参与其中。

长宁长公主于道恩在众人热望之下,请出先帝的《安民诏书》,宣布由皇弟于清任任摄政王暂领朝政,使皇帝能够暂离繁务安身静养。

于清任主政第二日,户部侍郎阮坚裔在早朝上呈上了《备陈北伐时弊疏》,并与户部尚书毛永顺和兵部尚书袁普惠就出兵北伐一事爆发激烈争执,鉴于国库已出现巨大亏空,在长宁长公主于道恩的同意下,于清任准了阮坚裔所奏,停止筹备北伐。

第三日,丞相贾晋被御史举证私通西域、卖国求财。于清任以迅雷之势将贾晋及其从党革职查办。户部尚书毛永顺、兵部尚书袁普惠、皇城司公事于光本、太医局院使安昭等人都牵涉其中,全数投入刑部大牢,革职候审。

第五日,小和尚莲心被带出了皇家寺院万寿寺,由长宁长公主做主记在皇后名下,成了皇帝入册的正经儿子。

第十日,户部侍郎阮坚裔在摄政王于清任的首肯下,拿出了“治黄河修漕运,轻徭薄赋修明政治”的奏折,当日便得到准允实施。

一时百姓遍得实惠、额掌相庆,摄政王于清任美名远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