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太太站在屋檐下,看着纷落下来的雨叹气道。

姜月抬头看看天雨,不禁觉得好笑。

雨整整下了三天,原本因为连日晴好,晒的干梆的土地都浸润透了。

又晾了两三日土地,村里人拿把铁锹往地里一挖,泥土湿的松散,并不粘铁锹,村里人便开始拉犁翻地。

夏初这一季是秋天收,所以也称种秋季。

村里人因着豆腐坊的缘故,大多种的是豆子,也有少少种一些芝麻的。

姜月这几日就通知村民们可以到她家取棉苗了,因着赋法规定,耕地只能种农作物,在棉花妾身未明之前,姜月也不敢以一己之力挑战律法。

故只提醒村民们莫要占用耕地,种在自家的田埂地头,菜地,或者另外开点荒地种。

姜月问过村长,开的荒地加一起不满一亩的可做菜地处理,不用上报,这也算钻了律法的空子。

于是村民们便在种下农作物后,纷纷找地开荒。

姜月见有些人找不到合适的地方,直接去林子里开荒,不由制止,林子下光照不足,大树遮蔽,种在那儿别想着收什么了。

姜月把自个的意思说给老太太。

“成,我等会儿去大槐树那儿把你的意思告诉村民们。”

老太太说完就起身离开。

此时正值正午,村口有两排大槐树,风从河面吹过,大槐树枝丫摇晃,人在树荫下颇是凉爽。

老太太到的时候就见大槐树下聚集许多村民,男男女女各聚成堆,不知说着什么,脸上的笑容倒颇是喜悦。

“白马娘,听说你家的荒地快开好了,这明儿就能种下棉苗了吧。”一个妇人纳着鞋底,把针往头发上蓖了蓖,羡慕问道。

“是呐!这两日家里老头子和白马姜羊总算把荒地开出来了,不用等明日,傍晚就能种上。”白马娘笑呵呵道。

“那挺好,趁着这土湿润,定根也容易,不像我家,找的那处荒地尽是小石子,这两日光捡石子了,等地开完,怕是地都干了。”

白马娘还要说些什么,便见大江娘走了过来。

白马娘忙招呼这个老姐妹身边坐下,便把自家将要去挖棉苗的事儿说了。

老太太让她只管去移苗便是,接着故作忧愁道:“月娘想把她屋后的那片荒地都开出来种棉花呐!把我和家里老头子都唬了一跳,她小小年纪不知轻重,这开的荒地超过一亩就要去报备,偏她种的又是不能下口的,连个遮掩的借口都没有,不是凭白惹祸吗。”

白马娘便安慰道:“她年纪轻,只看到荒地闲在那处可惜,没想这么多也是有的,你多提点些就是了。”

老太太和白马娘这么一说一回,老太太有意引导,白马娘无意回复,倒是一旁的几个妇人,听得眼睛越来越亮。

“婶子,可否容我们说两句话。”妇人们对视一眼,便把纳鞋底的妇人推了出来。

”侄媳妇何事,只管说来听听。”

“婶子,月娘妹妹屋后的那片荒地可是不少,不如租给我们种,您老看如何。”纳鞋底的妇人试探道。

“这个不错,如此你家多些进益,地也不用荒在那里可惜。”白马娘眼睛一亮,她家老头子已经明确决定,待老二一回家就商量分家事宜,若能多种些东西,总会家里也多些家当。

老太太见连隔路凉风的汉子也来相问,不由便有几分迟疑:“你们是知道的,那处地儿和一般的荒地不一样,它不咋长庄稼,虽说日常也用家里的猪粪养过地,这地究竟如何谁也不知,若是庄稼长的不好,岂不是让你们白辛苦一场。”

“白辛苦一场也是我们白辛苦,必不会牵扯你家,看月娘种的各种秧苗长的多壮实,那些荒地必也差不了。”白马娘快言快语。

众人回想月娘种下的辣椒苗,番茄秧以及别的秧苗,确实长的不错。

而且那处荒地更妙的是月娘修房子的时候就着人收拾过,大石头,小石子啥的都没有,只一些长在上面的野菜野菜,把地一翻,直接就能种。

众人想明白后,便都眼神热切的看着老太太,希望她能应允。

老太太迟疑点头:“那就按你们说的来,大家乡里乡亲的也不用啥租金了,月娘也预备在那种上九分地的棉花,大家闲着时帮着拔拔草,伺候伺候旁边的辣椒地和番茄地就成。”

众人听罢无不大喜,他们这许多人,月娘屋后开出的地连上辣椒番茄地,也不过五六亩,他们在这许多人,每隔十天半个月去除一次草,也不过半日功夫。

用半日功夫换取将近一亩地的使用权,实在划算。

老太太心里也欢喜,那处荒地荒着也可以,借给村里人种,还能帮着养地,不至于地越来越薄。

“我话说在前面,咱们家什么时候用地,你们可得归还,莫要拖三拖四,放心,必让你们把地里的庄稼收回我们再收地。”老太太神色认真。

众人听老太太如此说,忙保证大家伙都不是那样人。

事儿说定,有那心急的一刻都等不了,忙忙就要去先挑块好的。

老太太忙叫住众人,又让白马娘回家叫村长,由村长去主持如何分荒地。

村长听婆娘回家如此这般说完,心里也就有了数,忙赶到姜月家,和姜月商量一通,把姜月自个要种的九分地留下,把剩余能种庄稼的荒地分成若干块。

再编好号,写在纸上,先让村里没找到地开荒的人家来抓,剩余的地块,再混上空纸条,让有意愿开荒的人抓。

这么做确实公平,村里人都说不出什么,一阵忙乱后,大家都得到一块大约九分的荒地。

因为赶着种下棉花,所有人也不耽搁,回家拿上家伙事就开始犁地翻土。

姜月看到原本空荡的荒地瞬间变得热闹喧嚣,心情也变得不错。

原本姜月是想把这些荒地都开垦一部分用来种棉花,奈何刚一提出来,就被老爷子和老太太否了。

原来大虞朝的开国皇帝吸取前朝覆灭原因,大力鼓励农耕,禁止在农用耕地上种植无用之物。

当然,若是富贵人家毁坏青苗进行圈地,也是重罪。

按照姜来福的理解,那就是不能入口的都是无用之物,种植面积超过一亩,若被哪个红眼病或有心人捅到衙门,轻则罚银,重则服劳役。

这项措施很好的保护田舍人家的权益,使得如他们这般的升斗小民不会因此失地,姜月心里对大虞朝的开国皇帝也很是敬服。

村民们热情高涨,干活十分极力,在第二日傍晚,所有的翻地,碎土都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