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农女姜月的古代田园生活 > 第204章 出售腊肠腊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英娘此时亭亭而立,一身红色棉衣,眉眼之间是不同于一般女孩儿的英气。

看起来颇是爽朗大气,若不是脸颊绯红,真看不出半点新嫁娘的娇羞。

姜老太太把自己的礼物,也从一边含笑坐着的老头子手上拿过来。

打开包裹,赫然是几块上好的尺头,绯红,茜色,橙红,鹅黄,浅石绿,藕色,另还有一个首饰盒子,打开来看,是一对银蝴蝶耳钉,并一直简单大方的云纹钗。

“这也太贵重,随便与英娘一两个尺头也就罢了,该留着给侄女们裁衣裳才是。”姜大萍逡着两个弟媳面上并无不愉之色,方松口气。

“家里恁多料子,给她们留的有,这几块料子就留着给英娘裁春裳吧,外孙女婿是个读书人,好在你也认识字,想必能说到一起去,这过日子讲究的就是互相谦让,万不能针锋对麦芒,他一个男人有些事就爱要个面子,你软和些先把他的心拢住……”姜老太太絮絮叨叨说着夫妻相处之道。

英娘认真听着,面上若有所思,对于姥姥的一些话她是不赞同的,但不妨碍她从中过滤对她有用的信息。

见外孙女受教,又怕她真的全盘照做,又交代:“这是大家和和美美的相处之道,若是他们不做人,你可不能打落牙齿和血吞,那就不是贤惠是愚蠢了。”

噗呲!

英娘忍不住笑道:“姥姥见我是那种一味吃亏的人吗,若大家处的好,自然都好,若是他们想要拿捏我,日子长些呢,那就走着瞧。”

姜老太太这才真正放下心来,她熬了一辈子,这些她熬出的孩子们,月娘和她年轻时面容最像,但月娘性格太稳,吃亏与否也不大放在心上。

要论这股爽利劲也就英娘最像,那种不吃亏不服输的性子尤其像,是以她总是偏疼她俩些。

“这是你月娘姐姐送你的。”老太太掏出一个首饰盒放到英娘手上。

“月娘姐姐怎不来。”英娘一边打开首饰盒,一边问道。

“家里豆腐坊有事呢,临出门又绊住了。”姜老太太毕竟不昏聩,路上的时候就想明白大孙女不来的原由了。

盒子打开,只见是一对细巧精致的银手镯。

“这是你月娘姐姐在府城买的,配你正好,好好收着。”

英娘毕竟是个年轻姑娘,见到这样一副精致的银手镯很是喜欢,听老太太让她收好,忙眼睛晶亮的点头。

待看到屋子里坐着的都是姥家人来添箱,自个亲祖母无有表示不算,话里话外还想把自己屋里的一些镜子之类拿走,给二叔家的堂妹。

对比姥姥家人从小到大给自己的关爱,想到祖母每次来家都会想顺走自己一些东西,虽然最后都没得逞,但英娘难免有些郁郁。

只她面上不显,依旧言笑晏晏,是以大家也都不知。

却说回姜月在家忙着豆腐坊的各种事儿,今天二十六,后天工坊就要放年假,必发的工钱,以及工坊给员工的福利都要有个章程。

大毛今儿也跟着吃席去了,这几天家里看起来最辛苦的就是大毛,常常算账到深夜。

因为对自己的不自信,任何账目大毛非得核算三遍,且结果都一样才能安心。

把给工坊工人的福利列出来,吃过午食,徐掌柜派来学新品豆制品的工人就乘着马车过来了。

来的是两个中年妇人,收拾的干净利落,人也言谈爽利,见过姜月后,便从随身带的包袱里掏出一封信还有一个木匣子。

姜月拆开信,读过一遍。

放下信后见两个妇人都看着自己等安排。

冲两人含笑道:“无事,你们徐掌柜说你们啥时候学会,啥时候回去,我们工坊二十八放年假,这两天怎么也学会了,安心住着就成。”

至于木匣子里,是上次买猪赊欠的余款,另有一张银票是顾青峰购买腊肠腊肉的款项。

信上说腊肠与腊肉称量好后让车夫一并带回,银票的面值是一百两,许是怕不够,特意注明了多退少补。

另还有几串铜板是两个妇人的食宿费。

村里各家住房都很紧张,若说挤挤肯定也能,只是徐掌柜花这四五百文,姜月也不愿太委屈别人。

想了想还是决定让两个妇人住在自家的最西间,那间也砌了地龙与火炕。

原本想着她这几间屋子砌了地龙,冬日暖和些,让家里人搬过来冬日也睡得舒坦些。

奈何老太太坚决拒绝,说是家里炕就很热乎,不用搬来搬去的麻烦,二婶倒是想住过来,被阿奶一顿骂也熄了心思。

从方才的介绍中姜月知道这两个妇人一个姓李,一个姓王,遂笑道:“李婶,王婶,你们这两日就住我家吧,家里被褥有限,委屈二位挤一挤了。”

李王二位妇人倒没觉得有甚委屈的,往日她们在家里,为了省些柴禾,一张炕上除了夫妻还有几个儿女。

在姜月带她们去西间放置包袱,铺排床褥后就更满意,娘哎,这刷的雪白的墙壁,砌的简洁干净的火炕,窗棂上还悬着窗帘,家具摆设一应俱全。

比她们自己家里还宽敞舒适。

这还叫委屈,那她们在家里不得委屈成蛤蟆了,二人忙同姜月道谢。

把东西归置好后,姜月把二人去豆腐坊,把李王二人向东海媳妇介绍一遍。

几人客套过后,姜月说明李王二人此次的来意。

东海媳妇爽朗一笑:“月娘自去忙吧,只管放心把这两个嫂子交给我,保管到后日她们就能熟练上手。”

李王二人忙又谢过东海媳妇,姜月见李王二人脾性不错,几人相处的也平和。

又安排东海媳妇多做一些豆腐冻起来,就起身回了老宅。

老宅里,车夫已经在姜大山的招呼下喝了三盏茶,就在姜大山绞尽脑汁想话头的时候,姜月终于姗姗来迟。

姜月见三叔看见自己,眼睛猛的一亮的表情,便不由暗自好笑。

她这个三叔诚实,踏实,让他干活他从无怨言,且能做的很好,让他待人接客,却好像要了老命。

平安县距离姜家寨路程不近,冬日天短,姜月也不欲耽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