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农女姜月的古代田园生活 > 第121章 念书辛苦,我要干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1章 念书辛苦,我要干活

二日一早,吃过早食姜月就与姜来福赶着牛车去往镇上,同去的还有姜小蝶和二毛三毛,三个孩子少有坐牛车的时候,一路上你挤我,我挤你,嘻嘻哈哈的乐的不停。

“大姐,我们只去买纸笔吗。”姜小蝶歪着脑袋问道,丸子头上一朵粉色的绢花衬的她分外可爱。

“怎么,你这个小丫头想去哪里,长沣镇我可不熟悉。”他们这次出来除了买纸笔,还要买面粉,家里的面粉用的很快,隔个两三日就得拉上一批回家。

“我们去码头看看吧,听家来干活的叔伯们说,码头可好玩了,如果碰到运货的商船,还能买些咱们这边没有的物件儿。”二毛兴致勃勃,极力游说姜月和姜来福。

“长沣镇的码头可没啥稀罕物,你们想去看看也成,不过不能耽搁,家里一堆事儿,回去晚了下次想再出来就没那么容易了。”姜来福笑呵呵,握紧缰绳,尽量让牛车行的平稳些。

见孙子孙女几双眼睛俱都疑惑的看过来,姜来福哈哈一笑,开始给姜月他们慢悠悠解释。

原来不管是长沣镇还是凌河镇的码头,一般货船经过只做补给,很少停靠甩货,两处码头脚夫的主要收入,靠的还是镇上的商户进货补货的商船,帮着卸货上货挣些辛苦钱。

“你们想看稀罕哪天去县城那处码头看,那里才热闹。”姜来福现在虽也少出门,但年轻时候也去县城的码头见识过。

牛车行到长沣镇,几人先去书局买纸笔,书局里的小二见有客人上门,忙迎上来。

“我想买几刀用作绘画的纸,不知小二哥可有推荐。”姜月还是第一次来这古时的书局,一时有些好奇,四处打量几眼,这家书局不算大,里面的几个架子摆满笔墨纸砚,另外几个立着的货架也分门别类的摆满各种书籍。

“姑娘请看,这几种都可以用来绘图。”小二从货架上拿下四刀纸,放到柜台上,招呼姜月挑选。

姜月也不太懂纸,她伸手摸摸薄厚,又看下透光度,指向其中一刀道:“这刀不知多少银钱。”

“姑娘真是好眼力,这刀纸薄厚适中,又托墨,又不易晕染,是这几刀纸中最好的了,一刀只需三百文。”小二哥殷切数着这刀纸的优点,极力推销。

姜月听见好眼力三个字就开始嘴角抽搐,尼玛,原来不管啥时候店员恭维顾客下单的套路都一样。

“月娘,这也太贵,前边还有个书局,我们去那看看。”姜来福听到一刀纸要价三百文就忍不住心疼,这也太贵。

姜月闻言就把手中的纸放下,说声打扰,转身就走。

小二哥见他们说走就走,忙道:“几位慢走,价钱好商量,这样吧,今儿你们是来的第一位客人,帮小店开个张每刀给你们便宜十文怎么样。”

这么会儿就便宜十文,姜月更坚定不能做冤大头:“小二哥,我们诚心买,你给个实在价,我要买四刀这样的纸,如果价格合适,我们也不去别家书局看了。”

小二故作为难,踌躇不已,话语中颇是磨叽。

都是千年的狐狸,你搁这儿玩聊斋呢,姜月也不同他废话,转身就走。

一…二…三……

“姑娘,咱家每刀再给姑娘便宜十文钱,每刀二百八十文,不瞒姑娘这已是最低价,姑娘若不信只管出去打听。”说着小二哥又从柜台带的抽屉里取出一根细长石墨条,递给姜月:“这是我们东家前儿在码头买的石墨条,长沣镇只有我们家书局有卖,姑娘若是买上那四刀纸,这石墨条就做个添头送与姑娘。”

姜月接过石墨条,只见这石墨条比现代的铅笔略粗,当然,它的外面没有包裹圆木,这算是古代版的粗制铅笔吧。

等到几人从书局出来,就多了四刀纸,五根石墨条,外加一本合并版的三百千的启蒙书。

“大姐,你做什么买这本书。”二毛一脸的欲言又止。

“你们成日不着家,以前家里没有条件也就罢了,如今家里也有余钱,是时候念书认些字了。”姜月拍拍手里的书,一本正经道。

“我不要,念书太辛苦了,天不亮就要起身去私塾,半夜不睡还得点灯熬油的背书,我要下地干活,我能干活了。”二毛忙摇头拒绝,一副打死都不读书的模样。

“你听谁说的念书辛苦。”姜月十分诧异,她还以为家里的孩子都巴望着进学堂读书呢。

“长玉说的,说她哥不管刮风还是下雨,哪怕下冰雹都要早早起来去镇上读书,每天回来背书到半夜,他们家每月在灯油上抛费的银钱都够她吃好几回肉的了。”

二毛口中的长玉是姜长晟的妹妹,一个八岁的小姑娘,姜月对她有些印象,笑起来甜蜜又温暖的一个小女孩。

“可见她是瞎说,拿猪板油炼制出的猪油照样做灯油,哪里又会另外抛费银钱去买灯油……”

“咳…咳…月娘啊,猪板油做灯油不好,猪板油容易凝固,灯油一般都是用的菜籽油。”姜来福打断道。

姜月忍不住扶额,老爷子也蛮会抓重点的,摊开手里的书,姜月看着二毛三毛姜小蝶道:“这本书花费了七百文,知道七百文有多少铜板吗,你们把里面的字都认全咱家才不会赔本。”

二毛眉头顿时皱的更紧,正是因为知道七百文是好大一堆铜板,他才难受啊。

一旁的姜小蝶和三毛倒没有厌学的表现,只有些好奇,往常他们在村子里玩的时候,也曾听大人们闲聊时提及过村长家的大孙子,言语之中甚是羡慕。

在他们模糊的认知里读书认字是好事,是能光宗耀祖的事儿。

“大姐,我想学,你会的这些东西都是从书里学来的,我也想变得和你一样厉害。”姜小蝶的眼睛熠熠发亮。

三毛则纠结的看着姜月和二毛,不知道该信谁的。

姜月笑着夸姜小蝶几句,至于死不读书的二毛和纠结不已的三毛,也不再管他们,这些皮小子就是赶着不走,打着倒退,等她回家说上两句,她就不信依陈氏那占不成便宜就是吃亏的性格能让这俩小子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