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农女姜月的古代田园生活 > 第117章 意想不到的客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怀着有些忧愁的心情姜月携着姜小蝶去采捡洗衣珠。

“月娘,小蝶,你们这是作甚。”

突如其来的声音惊的姜月一跳,定睛看去,只见姜大山拿着柴刀,略有些不好意思的看着被自己的大嗓门惊到的两人。

“三叔,我们去捡一些洗衣珠。”

“哦,这样啊,那我给你俩一人寻根棍子带上,走路的时候敲敲脚边的草丛,别有蛇和毒虫啥的。”姜大山说完就去寻挺直的枝条,砰砰砰开始砍起来。

半刻钟后,姜月和姜小蝶一人拿着一根新鲜出炉的惊蛇棍开始四处敲敲打打起来,山路难行,走的人多了就有了山路。

小道两侧枯黄的草十分茂盛,原本还不当回事的姜月也生怕猛的从哪窜出一条毒蛇,或从哪掉落一条毒虫,是以和姜小蝶两人走的格外缓慢。

终于走到平常捡洗衣珠的树下,两人已经累的气喘吁吁,稍微坐在大石头上歇歇,便开始拾捡起来。

“大姐,这几棵树掉落的洗衣珠被捡的不多了,树上的也被别人采的差不多,捡到的这些根本用不了多久。”姜小蝶不由叹气,若是早几天来就好了。

姜月闻言不由抬头往上看去,只见金黄枝叶间,洗衣珠稀稀拉拉的挂在枝头,确实不多。

“大姐先把树上的打下来,我们先把地上掉落的捡完,若是不够再看看附近可有别的洗衣珠树没。”姜月寻了根趁手的棍子就开始敲打枝头。

一颗颗类似龙眼的洗衣珠从枝头掉落,仿佛下了一场洗衣珠雨,姜小蝶被砸的咯咯直笑。

顶着被砸的风险,小姑娘兴奋的在树下捡着洗衣珠,乐的还哼起自个编的小曲。

待把树下的全部捡完,姜月提议分开寻找,看看附近可有洗衣珠,仔细交代道:“莫要走太远,走个一段路就要叫声大姐,听不到回应就赶紧往回走,就在这附近寻,找不找得到半个时辰后都要回来。”

这处地方村里人经常过来捡采洗衣珠,路径也清晰,大青山延绵起伏,山峰比起后面的绵山却要矮的多,也没甚大型野兽,倒还算安全。

约定好后,姐俩分开行动,姜月拿着个木棍四处扒拉草丛,希望能找到一些稀罕的东西。

她也不走太远,听到姜小蝶的唤声就扬声应和,秋日万物萧瑟,枯黄落叶铺了一地,偶有几棵长青树木在一片枯黄中格外显眼。

姜月转过几棵大树,往背阴一些的地方走去,她想看看稍微潮湿的地方有没有蘑菇啥的,寻了几处地方才发现几朵不甚肥美的菇子。

把意识沉入系统空间,点击发帖,又点开刻录功能,再睁开眼睛,姜月发觉自己的眼睛仿佛一个照相机或者摄像机的镜头。

心念转动之下能随意调整距离的远近,某处特别的地方也能来个特写。

对着这几棵品相不佳的菇子拍了几张静态的照片,秋日斑驳的阳光打在几朵小小的菇子上,竟也有几分唯美,落叶掩盖的蘑菇根部也来了个特写,附近的风景图也附上一张。

姜小蝶的声音再次传来,这次有些遥远,姜月忙让她不要再往里走,这几朵菇子不够一筷子的,姜月就没有动它们。

许是见到第一朵蘑菇开了个好头,寻着声音去汇合姜小蝶的时候,姜月又碰到几处,皆是不同的品种,其中还有色彩艳丽的蘑菇,这种满身都是大写着我是毒蘑菇的菇子,姜月也不敢触摸,只远远的拍几张图片,路上遇见好看的树木,一些中药材,也都刻录下影像,留待回家后编辑上传发帖。

姜月寻着姜小蝶的声音赶过去,就见在距离原本的洗衣珠树挺远的地方,竟还生长几棵挺大的洗衣珠树,许是没什么人发现,地上落满一层的龙眼大小的洗衣珠。

这下好了,地下的就足够她们拾捡,也不用费劲的再从树上采,姐妹俩手脚很快,不一会儿放置地上的背篓里就捡了满满一筐。

“姐,这儿的洗衣珠比那几棵要大的多,我们明儿再过来捡的时候叫上李如意。”姜小蝶很是开心。

“这么多够用许久的了,过一段时间再来吧。”

“那怎么够,过上些日子雪一落,洗衣珠都没埋了,那多可惜,还不如我们捡回去熬成浆液好好存起来。”姜小蝶精打细算不肯浪费一颗洗衣珠。

姜月扒拉下脑海中的记忆,发现她们村的人确实是这样,秋日时节捡上好些洗衣珠熬成浆液,以便冬日和来年春日取用。

背篓装的满满当当,见实在装不下了,姜小蝶终于遗憾收手,姜月有些好笑:“铺子里卖的也有洗衣用的粉膏,不会让你穿脏衣裳的。”

“那怎么一样,铺子里卖的要花银钱,这个可是白得的,白得的东西自然越多越好。”小姑娘振振有词。

说的很对,姜月无法反驳。

两人背着一背篓洗衣珠也不敢走的太快,山路崎岖不平,动作稍大都会晃的背篓里的洗衣珠掉出来。

姜月前面走,姜小蝶轻轻扶着背篓,一路上都能听见她不停说慢点,慢点……

终于到家,院里还是一派忙碌的光景,姜大江又磨几桶豆浆着人送回来,现在点豆腐的活计交给了赵翠英,姜月前几天不在家的时候,她从点废两桶豆浆,到现在已经能平稳发挥,点的豆腐并不比姜月点的差,偶有超常发挥的甚至更加滑嫩。

村里人买豆腐脑和豆花则不限量,压出豆腐却是只供给鹤来酒楼使用。

姜月放下背篓,揉了揉压的酸痛的肩膀,冲姜老太太道:“阿爷呢,打井队还没勘察好地儿打井吗。”

“找好了,本来想打在后院,你不是说要盖个馒头工坊吗,我和你阿爷合计过了,如果真要盖的话,那井就晚上几天再打,到时候直接打在工坊那处,取水用水都便宜。”姜老太太笑眯眯道。

家里的日子过的蒸蒸日上,她现在觉着自己还能再替儿子儿媳们再操上二十年心。

“找你阿爷干啥,你阿爷在后院给母猪还有猪崽喂食呢。”家里的猪崽子们也争气,这才喂养多久,那肥嘟嘟的小身板现在都大上一圈,肉肉的看着十分喜人,家里的老头子一天能去看个八百遍。

姜月正欲说话,院门外传来一阵马儿的嘶鸣,还夹杂着陈氏大嗓门的笑声,转眼间陈氏和姜大河就走进院中,只是两人身后还跟着一个让姜月意想不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