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农女姜月的古代田园生活 > 第102章 请个人总览全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姜月二人回到家正好赶上午饭,午饭照旧是大白馒头配着小菜,匆匆吃过午饭,姜月就开始和赵翠英一起煮豆浆。

这两天的豆腐做下来,姜月可谓驾轻就熟。

赵翠英看着桶里的豆浆凝成豆花,不由惊奇:“这个石膏水可真是神奇。”

姜月可不想面对十万个为什么,只笑着颔首,并不接腔,待到下一锅豆浆煮开后,姜月把碗递给赵翠英:“娘,你要不要试试,很简单的。”

赵翠英忙摆手:“还是不了,万一我点坏了,这么一锅豆浆就可惜了。”

“没事的,娘,有我看着,出不了差错,就算点错也不过不成型,就是口感上差些,也不是不能吃。”说着就把碗塞进赵翠英手里。

赵翠英只得接过碗,小心翼翼把石膏水搅进去,完了吐出一口气:“这事儿还得你三婶来,她灶上功夫好,手上也有准头。”

姜月不置可否,说起来再有两天长沣镇的沟渠也要完工,到时姜大河也回家,沟渠上就不好摆摊,叶氏和姜大江也没法出去摆摊,家里的一些事就能从她手上交出去了。

下午的时候鹤来酒楼来人拉了满满几板豆腐,乐呵呵的走了,这几日托后厨大师傅试菜的福,他们可是没少吃这个叫豆腐的吃食,今日说起去姜家寨拉豆腐,往日嫌路程远马车颠簸的同行,今日都抢着来。

原因无它,姜家大姑娘会给赶车的车夫盛上满满一大碗的豆腐脑,这可比豆腐滑嫩的多,不管是浇的辣醋汁,还是淋的姜糖水吃起来都甚是美味。

这会儿车上还有一大背篓叫做辣椒的调味品,车夫知道辣醋汁就是用这个调制的,吃起来虽然辣的吸溜嘴,却甚是过瘾。

半下午的时候姜月就与摆摊回家的叶氏开始处理食材。

姜来福买的菜可真不少,十来斤五花肉,半扇排骨,一只老母鸡,还有几尾因缺水而死的大鱼。

看着这么多肉菜,姜月迅速在心里拟定菜单,五花肉一分三份,一份红烧肉,一份回锅肉,再来一份粉蒸肉,排骨分两份,一份粉蒸排骨,一份红烧排骨,老母鸡做成面煎鸡,鱼就来份酸菜鱼,再来份炸鱼块,豆腐她留了几块,再来份滋鲜味美的鱼头豆腐汤。

后院的菜蔬挑着大的再来两份清炒时蔬,凉菜就凉拌木耳和小葱拌豆腐。

这么八荤两素两凉盘再加一道汤,就很拿的出手了。

姜月满意点点头,处理食材的时候姜月就央姜大江往族长家走一趟,亲去请人,他们这里的规矩请人吃饭越早通知越显得恭敬。

因着过几日建房要找个人总览,扒拉扒拉村里建房建的好的,好似只有谢东海老爹能担任。

虽然姜月不知道谢东海老爹建房的水平究竟怎么样,但听说谢东海学承自谢老爹,谢东海盖的猪圈姜月还是挺满意的。

虽然她自己住的小院和猪圈肯定要拉开差距,不能作为考量的标准,但谢东海能压住人,到时候她的房子和豆腐坊由谢老爹坐镇统筹,很多琐碎的事儿就有人操心。

由于肉菜太多,烧起来颇费时间,就不能全部做出来再端上桌,粉蒸肉与粉蒸排骨姜月取了个巧,就把家里的大米炒焦捣碎用。

时间很快到了晚上,人都到齐,红烧肉与回锅肉还有粉蒸肉,粉蒸排骨一起上,热腾腾的四道菜上桌,个个油亮鲜香,色泽浓郁。

菜一道道烧出来,又一道道端上餐桌,待最后一道滋着热油的酸菜鱼上桌后,负责端菜的姜大毛也被拉着坐下。

姜大毛看着一身长衫书生打扮的姜长晟略有些拘谨。

姜长晟属于大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儿就不淘气,一个人也能安安静静的待着,既不下河摸鱼,也不上树掏鸟,他这份乖巧在小时村里还有人闲话觉得呆滞。

待上了私塾,别的孩子都坐不住,唯有姜长晟小身板永远都坐的板板正正,别的孩子读个月把一季就死活不去,姜长晟这一念就是快十年。

见大毛好奇的看着自己,姜长晟冲他轻轻笑笑,算是招呼。

姜来福对比一下自家孙子与姜正新家的孙子,心里不由发酸,虽说大毛比长晟小上两岁,但这差距也太大,长晟坐在那里眉眼沉稳,已有大人的模样,而大毛还是一副没长大的半大少年。

这么两厢一对比可不就心里泛酸。

若是姜月在这儿,知道老爷子的心声,恐怕要告诉他,这就是所谓的风姿,腹有诗书气自华,不外如是。

晚餐的饭食受到一致好评,就连一向克制的姜长晟都吃撑了。

吃过饭,众人移步院中闲聊,原本宽阔的院落,此刻满满当当,简易的木桌上,摞的一摞摞洗刷干净的蒸笼,压制豆腐的豆腐板,墙边搭的高挑坚实的茅草棚子,里面是几口收拾干净的灶台,墙根堆放的木柴长长一溜有半人高。

院里的一切无不显示主人家的红火日子。

谢老爹回味着方才的饭食,心里不由感叹,一样的庄户人家,姜来福家里说起来就起来了,自己年轻时仗着有手出众的大工手艺,近些年腿脚不好,不能吃力,转念一想好在儿子东海继承他的泥瓦匠手艺,也不算后继无人。

“树林老弟,我家月娘这两日就要起新房建工坊,不知你可有空闲替她操心这事儿。”姜来福首先开口,原本他觉得自己也能上的。

但孙女问他起一座屋子需多少青砖,铺三间屋顶需多少瓦片,盖工坊需什么样的房型。

前两个他还知道,毕竟这么些年他做梦都想建一座青砖大瓦房,自然对这方面的事情关注过。

但建造工坊他是真不知道,老实说他连工坊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最终还是决定听大孙女的,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一旁的谢树林刚听到欣喜若狂,激动的就要站起来问个清楚,这猛的一起身,腿就一阵刺痛。

无奈坐下锤腿,露出一丝苦笑:“不是兄弟我推拒,老哥也看到我这腿不争气,怕是帮不上什么。”

“谢阿爷不用担心,我这宅院和工坊,不需要您老亲自上,只需总览个全局,告诉来干活的工人做些什么,怎么做就成,一些琐碎的事,比如买青砖,瓦片,石灰什么的您老可以指使东海叔,您老就坐镇看着他们别出错就成。”姜月从厨房走出来笑意盈盈。

她看看谢树林的腿,这症状有些像骨刺,但这个时代没有检测设备,也无法确定。

不过她前世的姑奶就是腿生骨刺,最后热敷草药消下去的,因觉得中医神奇,那副药方她给过几个家里老人同样症状的同事,以致那副药方现在仍记得清清楚楚。

若真是骨刺,用那药方连敷上三个月就能看见效果。

不过怎么解释她知道药方的来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