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姜月看着他们你一小口,我一小口分着吃的模样,嘴角不由弯了弯,这时余光瞥见姜小蜓还在细慢慢吃着她那一碗豆腐脑,不由扶额。

这孩子从自己会端小碗吃饭开始,只要吃到她喜欢的东西,那必然就是最后一个吃完的,很慢很珍惜的慢慢吃。

姜老太太分一些金贵吃食时从不偏心,向来是她和大毛二毛三毛小蝶的一样,星娘小蜓四毛一样。

因为小蜓吃的慢,四毛吃东西都是先挑好吃的吃完,每次都是吃完问小蜓索要。

小蜓必然是不给啊,就会迎来叶氏的斥责,觉得她不让着弟弟,必要从小蜓手里分出一口给四毛吃。

小蜓这丫头性子既不像叶氏,更不像姜大山,只要四毛吃她的吃食,她必然会找机会背着叶氏把四毛痛揍一顿。

她生下来就比四毛壮实,打四毛那是不在话下,打的次数多了,她小孩子手下又没个轻重打的疼了,四毛就再不敢伸手向姜小蜓要吃的了。

家里人都知道她护食,就叶氏不长记性,非觉得四毛是弟弟,生的单弱,回回要求小蜓让着他。

姜月看着四毛把最后一勺豆花让与了星娘,不由一笑,好在这个孩子没有长歪。

院里的汉子们和妇人也早已吃完,看见姜月在灶屋门口,忙都搭话:“月娘啊,方才你分与我们的吃食是什么,滑滑的,嫩嫩的,比我婆娘蒸的鸡蛋糕都好吃。”

“是啊,是啊,这是个甚吃食。”

众人纷纷回味方才的口感。

细嫩爽滑,刚一入口仿佛能顺着喉咙滑进去。

姜月看着叔伯,大娘婶子们脸上真切的笑意,发自内心的赞叹。

眼睛里也闪现细碎的笑意,不急不缓道:“这个呀,甜的叫豆花,咸的叫豆腐脑。”姜月决定按照口味的不同,把它们区分开,希望这时代的人不要千百年后因为咸甜口干嘴仗。

这时一个女声低低响起:“月娘,你家这个,这个豆腐脑卖吗,我想买上一碗回家给家里老房和孩子尝尝。”

众人忙都看向姜月。

姜月看向说话的妇人,是彩娥娘,彩娥娘见姜月看过来,面带窘迫低下头,村里人都知道田家老太太强势霸道,家里银钱都自己一把撰着,没想到彩娥娘竟能从田老太太眼皮子底下弄到银钱,姜月不由挑挑眉,不过毕竟和自家无关,也就没多探究。

至于卖豆腐脑。

姜月从原身的记忆中知道家里今年的黄豆,也就田埂地头的那些,最多再磨个一次就能用完,原本她想着去长沣镇程家粮油店买,她家做馒头用的面粉都是从程家买来,做豆腐买黄豆自然而然首先想到的,便是程家的粮油店。

不过如今村里人询问,姜月也不会放着交好村人不做,舍近求远再去程家。

“都是乡里乡亲的,婶子家里的老人孩子想吃豆花或豆腐脑舀上一碗就是,只是大家知道我家今年也就田埂地头点的那几颗豆子,若是大家想吃,明儿带上一些豆子来我家,一斤豆子换八碗豆花。”说罢回屋取了个粗瓷碗出来:“用这样大的碗装。”

众人一看那碗可不小,八碗豆花分量也不少,纷纷心动起来。

“若是家里也没种豆子的,就一文钱两碗。”

想到这姜月不由叹口气,这会儿身处这个时代也真正明白谷贱伤农的意思,风调雨顺,粮食卖不出高价。

收成不好,粮食的价格倒是能涨那么一丢丢,可是从粮铺里买食粮那价格比卖价,有时候能翻个倍。

不过这时候物产不丰,黎庶也没啥精神上的追求,所求也就是填饱肚子,家里有个买盐钱就成。又要防着来年年景不好,就算卖粮也会留足家人吃用的口粮。

当然,这里的黎庶屋里留足吃用的口粮,和现代人定义的完全天差地别。

而且这时代的黄豆没有经过优化,个头偏小一点,也没那么饱满,出浆率就要稍稍打个折,一斤豆子出浆好的话约摸能出十五六碗豆腐脑,一文钱两碗还是能赚一些的。

果然,在姜月给出两种方案后,众人的脸上都微带兴奋。

黄豆家家户户都会种上一些,有的开一小片荒地种,有的人家就和姜月家差不多,田埂地头的空地总要点几颗豆子。

自家的土地,利用率那是一点都不肯浪费。

黄豆一斤的价格是两文钱,这个价格也是姜月叹气的原因,这时代的作物不会动辄出现亩产千斤的产量,亩产两三百多斤就足以让人欢喜若狂,两文一斤的价格可谓让人唏嘘。

姜月的唏嘘他们不知,就算知道也不甚在意,祖祖辈辈都这样过来的,很快他们算出哪种更划算,家里黄豆多的就决定明儿来时带上个一斤半斤的。

家里黄豆少的,就想着去亲戚家买上一些或者拿别的粮食换一些回来,这样好吃又不贵的豆花豆腐脑,他们还是很愿意换回家的改善伙食的。

黄豆吃多容易胀气,日常他们大多也都少吃,煮个豆饭还汤汤水水不管饱,豆花同样吃个味儿,但豆饭哪有豆花来的好吃。

和姜月商定好明日过来带上豆子,众人都干劲满满又开始干手头的伙计。

午食过后,出摊的众人或赶着牛车,过推着板车回来了,锅里的豆花已经变冷,就给各人调制一碗冷吃的红糖姜汁豆花,和酸辣豆花。

那幼嫩细滑的豆花一入口,众人的眼睛都亮了,二毛三毛更是嚷嚷着太好吃了,太好吃了。

三两下吃完,端着碗眼巴巴看着姜月,姜月不禁莞尔:“锅里没了,晚上的时候大姐给你们做一道新吃食,你俩能跑趟腿去李屠户家买一刀肉吗,再去隔壁问问大金大伯有没有捉到鱼,有的话挑大的买上两条。”

那当然能了,两人点头如捣蒜,一天让他们跑三次去李屠户家他们都愿意呐。

接过姜月递来的一个荷包,二人一溜烟跑了出去。

这两小子腿脚很快,不多会就提着两条胖头鱼回来:“大姐,大金大伯说家里就剩这两条胖头鱼没卖完,这鱼头大身小,很多人不爱买,大金大伯就给我们算便宜些,两只鱼八文钱。”

姜月看向二毛手里草绳穿着的两只胖头鱼,鱼头果然很大,姜月接过来冲二毛笑了笑:“不妨事,这鱼正好。”

可不是正好,姜月看着手中的鱼,脑海里已经把它们替换成一锅汤白鲜香的豆腐鱼头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