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待把所有的猪崽都放到母猪肚腹处,姜月就催着二老快些去睡觉。

剩下的就是等猪崽们都吃饱肚子,实在没必要都在这里熬夜耗着。

姜老太太并不肯走,只催促姜来福快回去睡觉,家里人忙的撕扯不开,明儿姜月和姜来福肯定得留一个在家里照顾小猪崽,姜月又不会赶牛车,那么去姚家村逮猪崽的活计肯定落在姜来福头上。

这老东西牛车赶的也不娴熟,若是明儿赶车打个盹儿,牛车赶进沟里,伤着牛可怎么好。

姜来福拗不过两人,看着那群呼呼吃奶的猪崽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姜老太太并不管他,只看着猪崽道:“哎吆,看这只劲儿大的,嫌这只挤着它,一脚就把它兄弟踹开了。”

姜月看着那只被踹到外围的猪崽,忍不住抚了扶额,把最前头那只已经吃饱正在呼呼大睡的猪崽拿开,抱起这只可怜的倒霉蛋放过去。

待所有猪崽都吃饱后,姜月把它们又都抱回藤筐里排排放好。

看着这两筐呼呼大睡的猪崽姜月陷入为难,不知道该把它们放哪儿睡,放猪圈里并不能完全放心,怕母猪起身碰翻藤筐,伤着它们,带回屋吧,又不知道老母猪是个啥习性,怕影响亲子关系后续不肯喂奶。

姜月把自己的愁苦说给老太太听,老太太还是多年前照顾过猪崽,当时没想那么多,寒冬腊月的母猪生了,那当然是抱回屋里生上炭火,免得它们在猪圈里冻死。

这会儿听姜月说起她的苦恼,也不知道是自己当年心大,还是孙女心太细。

还是把自己的经验说给姜月听:“无妨的,猪崽子刚生下来过不多久就要吃一次,母猪不会这么快忘记它的崽子的,就抱回屋里养吧,不说母猪会不小心伤到,这要来个黄鼠狼猪崽也是吃亏的份。

姜月一想也是,就让老太太举着油灯,自己跑了两趟把猪崽都搬回屋里。

时间差不多已经四点钟,再过个把时辰勤快的吴根生和鹤来酒楼的伙计就会来拉馒头,姜月此时躺在床上一时半会却也睡不着。

就又让意识沉入系统空间,搜寻关于养猪崽的帖子,不得不说还挺多的,但大多都是没有意义的诉苦吐槽,这就得仔细筛选自己能够用的上的。

小猪仔一觉睡到天光微明,吴根生和鹤来酒楼的伙计早已离开,姜月逛了半天的帖子也觉得有些困乏,正准备睡的时候猪崽们一只接一只的哼唧起来。

姜月认命的起来,一趟趟把它们抱到猪圈,待得它们吃好奶天光已经大亮,陈氏做好早食就忙来后院看热闹。

这些个猪崽他们虽然不能分钱,但养成杀猪的时候他们也能吃口肉不是,是以看向猪崽的眼神充满慈爱。

“这些小猪崽一个个可真硬实,一点也不像刚出生几个时辰的,刚才那只猪崽都能站起来晃悠悠走上几步。”

陈氏看着这一只只壮实能吃的猪崽,控制不住的就从羡慕发酵成酸柠檬。

“月娘啊,你这猪崽杀来吃的时候可别忘了给二婶一口肉吃。”

姜月就有些一言难尽,这些猪崽才刚出生呐,就有人开始想着吃它们的肉,姜月看着小猪崽心里满是同情。

微笑着对陈氏道:“二婶,我这些猪一头也不杀,公的留着当种猪,母的留着生崽。”

陈氏就有些不敢置信,养这么多种猪母猪,它们也不能喝空气长大呀!

“那你可得多备些草料,这些猪可能吃。”吃不上肉陈氏也没了看猪崽的兴致,悻悻走了。

姜月看着陈氏的背影轻笑出声。

吃罢早饭,姜家院里开始忙碌起来,姜老爷子架着牛车去往姚家村,赵翠英依旧带着大毛去运河摆摊,姜大山和叶氏照旧去长沣镇挖水渠那处。

二毛三毛被压在家里哪里都不许去,留着有事叫着使唤。

众人忙的团团转的时候,昨儿村口说要来姜家干活的几人也结伴过来,姜老太太对他们也很和气,忙请这男男女女七八人坐下。

小蝶捧出一摞碗,一人倒上一碗粗茶。

为首的一个年长些的男子捧过碗憨实开口:”婶子,我和家里人商量过了,我选第一种,干满一个月换馒头方子。”

说话的汉子叫姜铁牛,也是姜家的族人,论血缘却是和村长姜正新更亲,乃是姜正新的堂侄儿。

昨儿他在村口得到可以到姜家做活的消息后,就去村长家里询问意见。

村长是这么跟他说的:“你傻啊,那肯定是选馒头方子啊,没看见姜来福家现在牛车都买了,你都说他家生意好的都忙不过来,若你以后拿着馒头方子也没干成,到时候再舍下脸面去找你来福大爷,那时在他家干工拿工钱不也一样。”

一席话点的姜铁牛茅塞顿开,是啊,这么个进可攻退可守的路子他怎么就没想到。

姜老太太点点头,看向其余人:“你们呢,可想好了。”

他们一起过来的路上也听到过姜铁牛的这番话,都知道这是村长给的意见,在他们眼里村长算是村里最聪明的那批人之一,毕竟人家家里可是出个读书郎呐。

这时候听到姜老太太询问,忙都点头:“我们也一样,要馒头方子。

姜老太太点头示意知道了,又把之前在村口说的那番话说了一遍,待众人保证肯定会好好干活,不会偷奸耍滑磨洋工后,就开始给他们安排活计。

男的都拉去搭棚子,按照姜月的建议垒上几个灶台扩大规模,女的都拉去和面。

拌面絮的依旧是胳膊粗上一圈的陈氏,姜月昨儿通过系统空间看到一个快速拌面絮的小妙招。

就是拿筷子代替手指搅拌面絮,省却用手的费时费力。

不过他们家动辄一盆面十来斤,搅面絮用筷子显然不合适,把这个妙招结合实际情况揉巴揉巴,最后就是让陈氏拿着擀面杖搅。

还别说一顿饭的功夫,陈氏就搅出五盆面絮。

再轻省的妙招也挡不住干的多呀,陈氏揉着越发酸痛的胳膊,在心里对着姜老太太骂骂咧咧。

至于深藏功与名的姜月,和不知道二儿媳正在问候自己祖宗的姜老太太,此时正在猪圈费劲的给小猪崽剪犬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