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回1985,爱比恨谁更长久 > 第271章 为难陈兴华一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下午两点多周建国从大队部出来,到砖厂想找陈兴华聊聊。

从大队部出来走不远,周建国看到唐小翠挎着一个篮子和陈兴华一起往前走,看样子应该是去陈兴华家。

可惜距离有点远,周建国没有听到两人说什么,不过陈兴华岁数小,与唐小翠这个中年妇女肯定也没有什么交集,唯一又联系的就是那天吵架的事了。

“应该就是这事。”

周建国也记得当时陈兴华劝和了之后,杨小雨、唐小翠两个人就直接回家了,他后来还觉得唐小翠有点不识抬举,虽然说她比陈兴华高一辈,但毕竟是陈兴华帮她解决了和杨小雨的宅基地纠纷,结果当时唐小翠也没有说一句感谢的话。

看样子唐小翠今天应该是带了什么东西,对陈兴华表示感谢了。

周建国觉得自己肯定没有猜错,只是心里略微有点不舒服,她这个村长当时也在劝和,也没有捞到唐小翠什么好,后来怕两家继续闹,还特意到砖厂找陈治平、周有堂有当面说和了一些。

不过很快周建国就释然了,“谁让自己是村长呢?”

既然唐小翠在和陈兴华说事情,周建国就就决定先回家歇会,晚一点再去找陈兴华。

快走到院子门口,周建国看到楼门道里有两个人。一个穿灰色长衫的年轻人,还有一个中年妇女。走近了才看到中年妇女是他亲姐姐周小莲,那个年轻人就是他的亲外甥罗安宁。

“姐,你和安宁怎么来了?”

周建国就这一个亲姐姐,见到自然喜出望外,快步上前进了楼门。

“我来找你谈点事,结果楼门上锁了,就只好在这儿等你。”

周小莲说完,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胳膊。

“舅舅回来了。”

罗安宁听到妈妈和周建国说话,转向周建国来路的方向。

周小莲婆家到陈家庄又30来里,不用说姐姐和外甥又是走着来的,周建国有些心疼,赶紧打开楼门让两人进去来到堂屋坐下,又为两人倒了两碗糖水喝。

“姐,安宁不是外面说书嘛,今天怎么有时间过来?”

刚才姐姐说有事,周建国一时也想不到是什么。

“出去了一个多月,搭伙说书的邻居,有事回家了,我让安宁也回家歇歇。”

周小莲看着儿子,在外时间长,长衫已经有些脏了,脸型看起来也瘦了一些。儿子本来和邻居一个拉三弦的搭伙出去说书,因为儿子看不见就指望人家带着四处走动,只是现在人家回家修缮房子准备讨媳妇,剩儿子一个人肯定跑不成了,周小莲就想来问问弟弟有什么办法。

“在家歇几天也行。”

周建国自己点了一根纸烟,吸了一口。外甥眼睛看不见,姐夫也因病去世的早,他心里很为姐姐不平,老天爷不公啊。

“怎么没有看见弟媳和亚丽?”

周小莲喝了一口糖水,又拉着儿子的手端起另一碗糖水,给儿子喝。

“她俩都在村里的砖厂上班,红英在食堂做饭,亚丽在苹果基地。”

想起媳妇和闺女的工作,周建国因为姐姐不幸而郁闷的心情,才好了一点,他家现在又不用种地,和城里人差不了多少。

“我也听说咱们陈家庄砖厂办的很大,十里八乡都来买砖。”

周小莲在家里也经常听人们说起陈家庄,因为她娘家是陈家庄,村里人对她无形中也敬重了几分。

“是很大,论规模来说已经是咱们省最大的砖厂了。”

周建国说起来也相当自豪,他可是当初的筹建人之一。

“你看砖厂这么大,有没有你外甥能干的?”

周小莲看了看弟弟,要是儿子能在陈家庄有工作就好了,俗话说外甥是舅家的狗,这里里外外也算有个靠山。

“这个......”

周建国还没有想过这个,姐姐突然提出来,他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停了一会才有继续说道,“你让我先想想,看看有没有机会给安宁找个事干干?”

“建国,你外甥今年虚岁已经22了,再挣不下钱,修不起房子,还有谁家姑娘肯嫁给他,我这将来谁来养活啊?”

周小莲有些伤心,家里的一摊子农活她勉强能撑着,一年到头能挣个千把块钱,就是儿子眼睛看不见,这辈子看来是难以讨一个媳妇了。

“姐,你先别急,陈家庄砖厂这么大,我总能想到办法的。”

周建国连忙安慰姐姐,看来少不得在为难陈兴华一下了,自己虽然一时想不出,但陈兴华也许会有办法。

“妈,你也别催舅舅了,我这样又不是一天两天了,我现在说书不是挺好嘛。”

罗安宁听妈妈有些着急,也拉着周小莲的手,出声安慰。

本来周建国还想安顿好姐姐之后再去找陈兴华聊聊,现在看姐姐和外甥情绪都不好,就决定在家陪陪她们,做点好吃的,打算明天再去找陈兴华。

......

陈兴华回到家,停好摩托车。

经过二道门就闻到了厨房飘过来的清香味。

“妈,你做什么饭?这么香!”

陈兴华来到厨房,四处看了一眼,视线最后落在煤炉子上放着一个瓦罐,香味就是从这里飘出来的。

“乌米炖小鸡。”

看儿子馋的样子,高玉秀笑了,他就是喜欢儿子胃口大开的样子。

下午唐小翠送来的乌米太多,高玉秀留了一点这几天吃。大部分都拿到房顶晒去了,乌米是一种菌类,晒干了以后随时就可以拿来吃。

“小鸡哪里来的?”

陈兴华知道乌米是唐小翠送来的,但家里没有鸡,今天又没有上街买。

“你大婶送来的。”

下午陈兴华出去不久,高玉秀就找到赵大花,把陈兴华的的想法和她说了一下,结果赵大花听了,马上就让陈治勇杀了两只小鸡,送给了高玉秀。

“啊——,突然一下对我这么好!”

陈兴华也有点吃不消,和以前的大婶相比反差太大了,又是吃惊又是得意。

“你也不要太得意,还不是因为你在为兴安兴平的婚事出力。”

高玉秀看了看儿子,赵大花现在对自己家这么好,很大的原因是儿子太优秀,能帮到赵大花一家。

“妈,你说的我知道,富在深山有远亲嘛!咱们陈家庄的人都很现实,只要对大家有用,大家都会对你好。”

陈兴华理解村里人的做法,也能理解大婶,你说谁不是趋利避害呢?只要没有害人之心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