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陛下召见豫王的消息不出片刻功夫,便已经传到了荣安侯的耳朵里。

这事儿说来也巧。

十日之期已到,荣安侯本是派小厮去王府打听打听,豫王是否在府中。

若是在,那么就友情提醒提醒,让他赶紧看着办。

巧的是,小厮前脚刚到,宫中传信的内侍后脚就到了。

不出半刻钟,豫王便急匆匆跟着内侍朝宫中赶去。

小厮也赶紧回来报信儿。

官家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特别是这次,反常的厉害。

在他生病的前两日,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派人寻豫王,令其直接进宫。

豫王回了都城,进了宫之后便再也没有出来过。

而朝中大臣或多或少都知道官家这次病的不轻,却无人知晓究竟如何。

只有内侍公公每日以陛下身体不适为由,罢了早朝。

包括三公在内的朝中重臣心中早已忐忑不安。

屡次求见陛下,均被豫王以父皇尚需静养为理由给挡了回来。

另外陛下口谕,在他静养期间,暂且由豫王盛逸尘暂代国事,大小事宜均可与之商议。

盛逸尘在朝中的威望不算低,既有军功也有品行。

不少大臣私下里将两位皇子放在一起对比过。

结果不言而喻。

未来的陛下,非豫王莫属。

因此,除了秋贵妃一脉的党羽不爽之外,其他大臣均坦然接受。

虽然国君情况不明,但一半在盛逸尘的领导下,另一半在秋贵妃的统治中,倒也奇迹般的让朝堂井井有条。

最后变成了所有人心照不宣,只在暗处悄悄的盯着宫中的一举一动。

前几日,在得知陛下清醒时,各位老大臣们均松了口气。

可没过多久又将气提了起来。

传回来的消息竟然是官家虽然清醒,但现在却无法开口说话。

静观其变的大臣们心里发慌,有些甚至已经在私下里讨论储君事宜。

不过秦义文没有参与。

他知道此时说什么都无济于事。

如果豫王连如何做储君在心中都没有算计,那便是自己看走了眼。

现下官家又能开口说话,那么储君的事便要再拖上一拖了。

为什么拖,恐怕除了陛下之外,在朝为官的老臣们大多数皆心知肚明。

秦义文冷静的如同寒窖中的冰,坐在太师椅上慢条斯理的喝着茶。

侯夫人坐在一旁倒显得有些焦躁不安。

两人与往日状态截然相反。

不知是为了安抚夫人,还是自己,秦义文放下茶盏说道:“夫人,该来的总会来的。”

侯夫人攥了攥手,说道:“夫君说的这是什么话,我是怕它来嘛,我是怕它不来!”

秦义文一噎。

他以为夫人是因为担心而不安,结果人家是因为期待而兴奋到不安。

忽然想到了什么,侯夫人突然看向秦义文,眼中有了兴奋之意,挑眉问道:”夫君,真若如此,你打算真么办?“

“做一回小人。”秦义文老神在在。

侯夫人刚要细问,管事急匆匆小跑进来。

陛下有旨,宣荣安侯进宫。

侯夫人“唰”的一下站了起来,抚掌笑道:“呦,还真被夫君给猜中了!看来这次陛下病的果然蹊跷。”

秦义文有些无奈又有些宠溺的看着侯夫人:“大娘子,你高兴的有点儿过了。虽然你夫君猜中了,但这也意味着你夫君要去战场了,不是去秦楼楚馆喝花酒。”

侯夫人立刻瞪眼:“你敢!”

秦义文连连摆手。

堂堂侯爷,敢上阵杀敌甚至送死,都不敢去喝花酒。

夫妻二人贫了两句嘴,立刻恢复正经之色。

秦义文扭头对管家说道:“你去告诉宫里来送信的人,就说今日下午,我与大娘子切磋武艺,一不小心被大娘子打破了头,人现在还躺在家中不能起身。等伤养好了,立刻进宫拜见陛下,向陛下请罪。”

管家忍着笑应下,转身出去回禀。

侯夫人狠狠剜了自家官人一眼,又呸了一声:“好哇你,小人都做到自己家了!你惯会拿人家做靶子,日后都城的人都该知道我是母夜叉了。”

“嗯,娘子,你官人觉得你说的不对,你在都城那些命妇眼中早就不是善类了,也不怕多这一项。诶呀!娘子你莫打我啊,我说的是实话!”

“实话也不许说!”

侯夫人捶打的更甚。

被夫人捶了几拳的秦义文终于舒坦了,说笑了两句便攥住了夫人的手。

“这次陛下的病来的蹊跷,他却选择隐而不发。我派人暗中探查,得知了陛下根本就不是病了,而是中毒,巧合的是,那种毒只有大夏国才有。所以我猜想,陛下清醒后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大肆寻找下毒的人,而后对大夏国发兵。”

侯夫人突然明白过来:“难怪,我就说这次为何如此蹊跷,看来陛下这毒中的也是时候。”

秦义文叹了口气:“不过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出兵打仗的理由,竟然敢用自己做筹码。”想了想,又忽然失笑:“这倒是很像他做出的事,之前也不是没做过。”

十几年前的事情,侯夫人不是没听说过。

大盛国先帝在位时,金川一战,彻底击散了大夏的战斗力量,再想抗衡,难之又难。

故而才有了十几年的和平相处。

彼时大夏国虽然依旧对大盛虎视眈眈,但鉴于无力抗衡,每年除了进贡之外,大夏帝为了表示自己的诚心,还将自己的小儿子送到了大盛国都。

稚子年幼无知,好相处的很。

很快,大夏质子拓跋城与大盛皇子,也就是当今的陛下盛无极以及二皇子盛无行成了很好的兄弟。

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对于孩子来说,缥缈的如过眼云烟。

三人虽然身份不同,但因为一起长大,竟也情同手足。

尤其是赵书城与二皇子盛无行,俩人品性相似,爱好相同,常常纵马放歌于广阔天地间。

世人常道,盛国出了两位能干的皇子,是盛国之幸,百姓之幸。

大皇子盛无极生来敦厚稳重,心系百姓。

二皇子盛无行侠肝义胆,体察民情。

可万万没想到,平日相待如亲兄弟的大夏国质子竟然杀了老陛下叛逃。

在追回的路上,二皇子明明已经抓住了拓跋城,却又眼睁睁将人放走。

回都城后,无颜面见兄长,自刎而死。

父皇离世,兄弟背叛,盛无极疯了。

他登基为帝的第一道圣旨便是与大夏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