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回到1981,拎着麻袋去捡钱! > 第653章 匠人精神,让人震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53章 匠人精神,让人震撼。

自从和殷正泰吃过这顿饭以后,心中彻底有底的佟海山,在丛奎全力以赴的推动下,迅速的对奉天印刷厂进行破产并购。

在并购仪式上,这次赵山河倒是坦然地走在台前,以港岛山河国际集团的名义,在和国资局充分磋商基础上,最终针对职工安顿等达成协议。

在签约仪式现场上,面对殷正泰亲自莅临站台,赵山河和国资局、奉天印刷厂签署并购协议。

原来的奉天印刷厂注销后,重新注册奉天山河彩印有限责任公司,接着任命丛奎为公司总经理。

对于厂里的职工,赵山河学着鞍城机械厂的方式,首先就是全部买断后竞聘上岗。

采取优胜劣汰不养闲人的原则,对新上岗的员工采取系统性培训后,经过考核合格后才允许上岗,丛奎每天自然也忙活的不亦乐乎。

只是现在不像原来庸庸碌碌,而是方向目标明确,想到最新款海德堡的七色印刷机到位后,在国内市场竞争中绝对不会输给任何的厂家。

本来就从销售员做起的丛奎,现在知道这是私人企业,为了不辜负赵山河对他的重托。

在赵山河安排总部派人过来,对销售员进行魔鬼式培训后,拿着营销手册对号入座执行到位。

等到赵山河回到鞍城机械厂,看到修缮一新的厂区还有大门处气势磅礴,已经重新注册的山河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和山河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这两块招牌挂在大门的两侧,完全是旧貌换新颜。

被赵山河重新聘请担任总经理的宋援朝,在这段时间已经完成了对全厂职工从买断到竞聘上岗。

按照赵山河设定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新一代的领导班子普遍年轻化、知识化让赵山河很满意。

宋援朝本来已经打了退堂鼓,以为赵山河肯定要用自己的岳父夏远志负责,毕竟这是一家人。

只是赵山河在和宋援朝进行彻夜长谈后,让宋援朝明白赵山河并不想搞家族企业,在赵山河的诚意感召下再次出山担任总经理。

知道这个消息的夏远志感觉有些失落,不过在和赵山河倾心交流后,也认识到自己和宋援朝的差距,毕竟自己没有宋援朝多年全盘操作经验。

这样的巨无霸企业,一旦自己要是影响了赵山河的发展战略,夏远志觉得只能悬梁自尽的份。

干脆就承诺赵山河说,自己在厂里全力配合宋援朝,甘做绿叶把老本行后勤保障工作全力做好。

最多再干三年,就退休回家颐养天年。

赵山河对夏远志的想法非常赞同,就这样翁婿之间很快就达成默契。

同时赵山河也通过媒体发出招聘,积极从国内外挖掘优秀人才,许以高薪加盟到管理团队中来。

接着赵山河就亲自出马,带领宋援朝、褚健、丛奎等人组团到德国进行考察,采购需要的流水线和生产设备。

尽管夏若雪已经对英语有所成就,可是考虑在德语还是无法达到谈判的要求,于是就和丈夫提出还是要请专业的德语翻译,赵山河欣然允诺。

就这样就在韩婉妤的介绍和考察下,去京城外国语学院高薪聘请优秀毕业生,然后随团去德国。

怀着难以言表的喜悦,夏若雪跟着赵山河终于来到柏林,除了随团参观德国那些制造企业以外,只要抽出时间赵山河就领着媳妇游览德国。

从柏林墙到科隆大教堂、莱茵河谷、无忧宫包括宝马博物馆,这次的考察时间为期一个月。

从赵山河第一次去购买生产线,到现在已过去多年,不过这些年赵山河与克隆利勃公司,始终保持紧密战略合作关系,双方的合作愈加紧密。

从踏入柏林那天起,利勃公司就派人全程陪同,所以说就连首次过来的夏若雪和宋援朝等人,也能够感受到那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只是在看到九十年代德国制造后,所有人都被震撼了,知道当初的井底之蛙让自己鼠目寸光。

尤其是宋援朝和褚健等人,在参观奔驰、宝马、大众、还有利勃等等这些公司以后,才知道差距有多大,尤其是德国工人的严谨工作态度。

还有如同匠人般打磨着精工细作,力求完美。

这种一丝不苟,才铸就了德国过硬的工业品质,这种精神给一行人带来巨大的震撼。

尤其是宋援朝到重型机械生产企业参观时,看到巴斯夫、克虏伯、纽伦堡、威格曼的产品时,终于明白当初赵山河良苦用心。

对自己的提示,有多么高瞻远瞩。

如果能够早点走出国门去看看,相信当初的鞍城机械厂也不至于落得破产改制的命运,就算暂时无法在国外崭露头角,在国内肯定会异军突起。

看到宋援朝不好意思的神情,赵山河哈哈大笑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否则机械厂也轮不到自己来收购了,也就无法实现自己的造车梦。

赵山河得意忘形说出的话,终于让宋援朝等人明白,原来赵山河才是真正的幕后老板,至于签约仪式上的郭炳昌,不过是赵山河的替身而已。

没想到赵山河竟然隐藏的如此之深。

看到众人怪怪的眼神看向自己,赵山河只能讪讪的笑着说,当初自己考虑的是职工的抵触情绪,毕竟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嘛。

如果当时自己直接闪亮登场,大言不惭的说我胡汉三又回来了,估计晚上自家窗玻璃会被多少人砸碎了,还涉及到对职工的遣散工作麻烦多多。

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善意谎言。

还对众人说必须要保守这个秘密才行,至于那些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赵山河早就有所考虑。

想到后世的一汽汽车集团,员工最多时有12万多人,机械厂鼎盛时期也没超过10万人呢。

现在只是让下岗职工调整心态,只要我们努力拼搏,为了这些下岗职工再就业也必须全力以赴。

赵山河这个大忽悠,一番话说的宋援朝等人觉得颇有道理,想到和德国制造的巨大差距。

每个人的心里都暗自发誓,先不说产业报国这些高大上的话语。

就算是为了下岗职工再就业,也必须要努力拼搏,把未来的战略执行到底。

尤其是作为军人出身的宋援朝和褚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后,更是豪情万丈的发誓。

必须要赶超上去。

看到自己的核心团队,再次被自己给忽悠的斗志昂扬,赵山河成就满满,对未来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