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精神科医师手记 > 手记之八:【斗木獬】首席小提琴手(15)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手记之八:【斗木獬】首席小提琴手(15)

中学时代我看过琼瑶女士的《彩霞满天》,殷采芹和乔书培的故事就是真实发生的,琼瑶女士对这一点在书中做了特别的说明。他们的爱情也是在很小时发生的,经历了诸多坎坷最终结合。所以,我改变了对她们的看法,决定全力的帮助她唤醒李柯!

“每个人都是无法掩饰自己的真实状态的,”路老师接着说道,“我还看到你在那两个小孩出场的时候,你闭上了眼睛喽,是不是在祈祷呀?哈哈。”

又被老师看穿了心思,我很难为情的笑了。我设计的方案中,预想的最佳时刻就是那两个“爱心园”的孩子出现时,他们的嬉闹肯定会吸引李柯,随后的“剧情”虽然按照我的设计展开,但是我知道当时的情形,对李柯和卢瑶来说都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所以,我闭上了眼睛,在心里默默的祈祷,虽然作为医生我不相信所有祈祷的都能有实现的时候。但是,此情此景,我却闭上了眼睛,开始为他们两个人祈祷。

“老师,好在一切都在预料之中。”我看着路老师开心的说道。

路老师又喝了一口水,然后说道:“是啊,虽然我并没有你那样担心。但是,我也确实捏了一把汗哦。现在你可以出去抽支烟了,放松一下自己吧。那个李柯是不认识你的,所以不用担心,就在帐篷外抽吧。”

我钻出帐篷,就坐在草地上,点上了一支烟,远远的看着已经坐了下来,紧紧依靠着的李柯和卢瑶。

半个多月来,我通过卢瑶,持续的给李柯进行了他毫无知觉的药物治疗,没有发生任何的不良反应,我对自己精心设计的食疗方案就有了一定的信心。而且,对我们精神科来说,李柯算是“配合治疗”的一个“病人”了。特别是今天也是完全按照我的预想展开的,这最后一次的治疗果然产生了预计的奇效。

一支烟吸完,我很小心的丢在一个放了半瓶水的空瓶子里。想起刚才李柯的身子忽然猛的震颤了一下时,我的心当时也揪紧了!我看到他睁开眼睛,还有点儿茫然的看着卢瑶。然后再次闭上眼睛,我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和手表的“滴答”声第一次如此的一致!

那时,时间在一分钟一分钟的流逝着,我的心也在接受着我自己设计的治疗方案的煎熬!

终于,李柯紧紧的拥抱和亲吻了卢瑶,我的心才算是彻底的放下了。在我的方案中,已经预计了结果,如果李柯能痊愈,他必定会紧紧拥抱卢瑶,而且会亲吻她,虽然隔得很远而听不到他说了什么,我也懂了,这一对分离了十七年的恋人今天是真正的重逢了!卢瑶十九年的相思有了完美的结果。

我的眼睛忽然一酸,模糊的视线中,两个相依的恋人比翼齐飞了!

眼前是一道金丝绒的大幕,正在徐徐的拉开,坚定走出来的李柯,对着全场观众深鞠一躬,然后站到了指挥台上,他的心一直在剧烈地颤动,因为他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卢瑶在首席小提琴手的位置上,专注地投入到了这个交响乐的氛围中,她已经完全沉浸在了对音乐的钟情之中。她甚至没有离开过李柯的指挥棒,仅仅是凭着自己内心对音乐的感觉,在尽情的抒发着自己的感情。她在用心、用全部的感情在演奏,她带领着整个乐队,为现场的所有观众做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

当最后一缕音乐还回荡在会场的时候,顷刻间全场就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为舞台上的所有演员们鼓掌。我也站了起来,为两个正在深情相视的人鼓掌。他们是整场演出中最靓丽的一道风景,是他们从十二岁开始就产生的爱成就了这场演出。

我好像看到李柯和卢瑶的对视,也看到了他们彼此眼里的泪花。我还看到了舞台上整个乐队的演员们也流下了激动和兴奋的泪水。谢幕的时候,李柯再次深情地看着卢瑶,看着整个乐队,也感激地看着全场的所有观众。

在飞往维也纳的班机上,卢瑶幸福地依偎在李柯宽厚的肩头,李柯伸出左手紧紧抱住她。

“我们回到十九年前了!这是真的吗?”两个人几乎是同时问对方。

【后记:每个人的这一生都会有他执迷的事情,执迷可能会成就一些人,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但是,精神科的理论告诉我们,如果没有目的的完全痴迷下去,而没有回转的余地,也许会产生很多的不良后果。而且,有的时候,这个后果很可能是有些悲惨的。

2011年,当我决定开始写有关精神病患者的那些听起来就让人潸然泪下的故事时,我与省内外最有名的精神卫生专家有过不止一次的深谈。当然我是为了让我的小说更加有血有肉,特别是能够真实地反映精神病患者的真实生活。虽然我不是为了写患者的治疗过程,那些过程其实是很枯燥无味的,因为大多数患者治疗都是一样的,精神病的遗传学比较明显,精神病人中精神分裂症居多,精神发育迟滞又是最没有故事的一个群体。

所以,我选择的一些病例其实是为了我的这个手记专门挑选的,我不需要给读者朋友们大篇幅的介绍我们是如何为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康复等各项服务的,大家通过一些简单的查询就可以完全了解。我需要的是在我的手记中向所有阅读这些患者的发病或者病情下的故事,更进一步的深入探索精神病人的事情。

也许这些事情不如其它的小说有趣,但是这些事情是每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应该知道的。

这就是我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写下来的手记,也是我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翻阅了上千份的病历积累下来的。这些都是精神病人的故事,你就把这些当做故事看吧。因为从我的内心来说,你把他们当做故事来看,比当做报告文学来看让我的内心更加安慰一些。

我但愿这些已经发表,并且也得到了一些好心读者的故事,触动了社会上不少失去同情心的人。我们既然还在很好地生活着,就应该知道还有人生活的不如我们,所以我们不是为了苟且!

这个社会不缺少爱,但是缺少真正的发现。所有奉献在精神卫生工作战线的那些白衣天使们,他们是很值得我们敬仰的。他们为了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付出的太多,但是有谁能知道他们的付出呢?

社会关注度其实是很不够的,所以有人劝我不要把能够透露故事发生的真实地的情节完全的暴露给读者。我接受了这个良好的建议,因此我在最近又仔仔细细的审查了所有的手记全文,把很多涉及的人和事情,特别是故事发生地做了修改。

很遗憾,我这样做了。

多少年来他们的待遇很低,却又在无私的奉献着,无怨无悔对他们的形容应当是非常确切的。如果有时间,也有一份爱心,读者们可以去这样的精神病院看看,就知道我所言不虚,我的真实想法就是想让读者去看看,去看就能看到他们所表现的无私,也看到了他们眼里的无奈。

曾经,我们医院派出的演讲人员,在各大场合讲述他们自己的亲身经历的时候,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不少同情的泪水。但是,我最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能想象到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十八岁少女,在单位得到的第一个工作经验,就是为那些懵懂无知的精神病患者洗澡吗?如果你看着大澡堂池子里的这些傻笑着、赤身露体的男性精神病人,你的感觉又是什么?你能坚持下来吗?

是的,很多人难以想象,也不敢去想。

社会福利院六十多年的风雨历程,成千上万的精神病患者在这里或康复后回到了亲人身边,或者最终在这里结束他凄惨的一生。国际知名的精神卫生专家说过:每一个精神病人的发病史都是一部血泪史!

为了这些有血有泪的对社会毫无贡献的人,多少精神卫生工作者奉献的不仅仅是他们的青春!我们奉献的也是我们自己的血和泪!

每当回想起这些,我自己也难以控制我的眼泪。三十多年,我看过很多,感慨颇深。如果没有这些人,社会上要有多少流浪乞讨的人员,也会有多少的家庭天天沉浸在无边的痛苦之中!

在与精神卫生专家的谈话中,我得以接触了更多的让我震惊的真实的故事。这个《精神科医师手记》中我真的希望自己能是一个白衣天使,用我的爱心为精神病患者服务。但是我真的不是,所以只能用自己尚不成熟的笔,尽量能写出真实的故事。所以也非常感激我一直喊他老师的着名精神卫生界的教授,是他为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这个故事来自于一对现实的媒体工作者,当然他们不可能是如文章中所写的那样,是国际知名的指挥家和首席小提琴手。他们很普通,事实是他们最后在家里双双自杀了。但是从我的内心来说是希望他们在发病之前,能够有一点不错的名声的,因为这样或许会好得多。

做人真的不能太执迷了,不管是什么,该有的应该相信总是会有的,而那些不该有的总是难以得到的。

心情多放松一些、多想一些美好的事情,再想一下还有这么多的精神病患者和为这些患者们常年不辞辛苦在努力工作着的人,希望你的心境能够得到片刻的平和。

如果真的能够达到这个小小的目的,我也欣慰了。

我其实不想把这个故事写的这么完美,但是我的笔在不知不觉中就这样顺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写下来了,我也真的很无奈。可是说句心里话,落笔的这一瞬间,我还是得到了不少心里的安慰的,毕竟我也希望每个精神病患者都有他应该得到的幸福。

故事的原型其实经过鉴定是有精神病症状的,然而,不知怎么的,我忽然改变了想法,把男主人公写成了一个失忆患者。也许这与这个《精神科手记》的本意大相径庭了,但是我自己依然很喜欢这篇小说。因为小说的酝酿大概有半年多的时间了,其间几次起了头又无法写下去,只好搁置以后藏在我的脑海里。这次,终于写好了。

有点感慨,可能与正文无关。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每个正常的人,至少生活的是很幸福的,不要有什么抱怨,用良好的心态去对待一切。只要你自己觉得是正确的,就按照自己想的去做。

只是不要太苛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