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凡人修仙一家:开局被仙帝通缉 > 第155章 雨灾来临,李家村遭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5章 雨灾来临,李家村遭难

张大秋把庄子里的徒弟们都叫了过来,给他们安排任务。

村子周边没什么可用的东西,于是张大秋叫他们去附近的山里,砍伐竹子、藤条、茅草。

东西很快准备齐了,在张大秋指挥下,徒弟们开始在虚灵花田上面,搭建遮雨草棚。

这二十几个徒弟,最少也是炼气二层的仙人境。

师傅交代的这个搭建草棚的活儿对于他们来说,干起来十分的轻松。

只需要半亩多大小,半天的功夫,草棚子就建了起来。四周再挖上排水沟。

即便这雨再下一个月,虚灵花田也不怕,地下又有灵石滋润,虚灵花的根茎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就是地下的涅空蚁受地下雨水暴涨影响,生长缓慢。

这一茬庄稼种下了两个多月,谷苗都长了一尺高了。

刚开始那几天,李家村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齐上阵,挖水沟排涝。

可这连天的雨下个不停,河水上涨严重,有排水渠也没用,田里的水流不出去,谷苗都泡烂了。

李家村的这一季夏收,彻底没希望了。

张大秋雇的几个人还行,他们可以从张大秋这里月月领工钱,或者不要工钱要粮食也行。

可其他的李家村村民,就没这份保障了,家里的剩下存粮,省吃俭用本来,勉强支撑到夏收。

夏收一毁,两个月后妥妥的就没有饭吃了。

但那也是两个月后的事,眼前的危机是,住的房子出现了大问题。

李家村几辈子人都住在此地,虽说是给华阳门当佃户,日子过得并不太富裕。

家家户户的屋子,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原先的土坯房,逐渐形成了现在的石屋。

说是石屋,也只是地基和主墙是石头堆砌的,缝隙里抹了土泥,屋顶还是木头梁和茅草顶,最多抹上几层泥。

没有一家屋顶是铺了瓦的。

这么多的雨水,连日的冲刷浸泡,再好的茅草屋顶也扛不住,家家户户漏雨了。

家里能动的大人们,天天冒雨上房修补屋顶,但是雨水太大,修补速度赶不上坏的。

六七日后,家中都没有了干柴,生火吃饭都成了问题。

又是几天,连天的大雨依旧不停,不但将部分屋顶的摧毁严重,山上雨水汇聚成的河流,也将整个村子不停的冲刷。

有不少房子年数久一点的,石头缝里的土坯泥都被冲的干干净净。

更有房梁断裂,屋顶坍塌,只剩下了石头墙任由风吹雨淋,屋子算是彻底毁了。

雨下了十几天了,好一点的人家,也就是全家老小躲在一间漏雨少的房间里,煎熬着等雨停。

有那惨的,是左邻右舍几家人挤在一起避雨。

修缮房屋的主要材料,基本上都在山林里。

此时大雨漫天,水流不停的从山上哗哗下来。

村子的青壮汉子试了几次,也没有一个人能成功上得了山。

给张大秋打工的那几个老农,实在没了办法,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家人,整日住在漏雨屋子里等死,只得向张先师来求救。

张大秋没想到李家村的百姓这么苦,他飞到村子上空查看,很快就将情况了解清楚。

他没有见死不救,通知夫人江明悦,将庄子腾空一些房间出来。

另一边,他又吩咐那些弟子们出动,将李家村百姓,全部转移到秋月庄园里来。

这些弟子们领命,各个踏空飞行到李家村救人。

张大秋两只手,各自拎着两个李家村百姓,直接送回庄园。

其他弟子们也有样学样,效仿师父。

两百来口子的李家村,被二十几个小仙师们,冒雨拎着送到了秋月庄园。

庄园里有江明悦,她带领几个女弟子负责接应,还有烧好的肉汤给李家村百姓。

得救的李家村百姓被安置在庄子里的第三进院子里。

还好现在是春夏之际。气温较高。百姓们靠着一些抢救下来的薄被褥。就能御寒。

虽然每个屋子都住了十几口人,有些拥挤,可不用忍饥挨饿,也有遮风挡雨的地方了。

每个村民都对秋月庄园的仙师们,感恩戴德,千恩万谢。

雨一直不停,河水漫过两岸,原本的纤细小河已经消失不见,与山谷里的积水连成一片汪洋。

洪水越来越多,田里的积水已经有小腿那么深了。

还好秋月庄园地势最高,张大秋又带着徒弟将庄子四周挖了排水沟,筑了堤坝,影响不大。

山谷里的水排不出去,必须得想办法解决。

张大秋查看了整个山谷的地势,小河地势平缓,流往谷外的峡口又太窄了。

河水一时倒灌严重,看来需要把这里解决下。

张大秋动用了银钉剑,一剑将峡谷口外劈开一道大沟,将来这里或许会形成一个小的堰塞湖。

河水很快得到宣泄,疯狂涌出谷外,一条汹涌的大河奔腾向南而去。

张大秋的这一剑动静太大,此时正在闭关中的玉阳子,也被惊动了。

山上的老道们,不知道山下山谷中发生了什么,以为是下雨天雷轰了下来。

玉阳子得知遭了雨灾,赶紧跑到张大秋夫妇这里慰问。

在秋月家园后院里,他看到被救的李家村民,对张大秋夫妇又是毫不吝啬的恭维。

张大秋夫妇表示,雨灾没对他们的灵草种植造成影响。自认为这次对李家村百姓救助,也算是积德行善了。

叮嘱玉阳子,这次雨灾结束,希望华阳门对李家村百姓赈灾。

这些百姓十来个人挤在一个屋子里,时间长了也不是个事儿。

玉阳子承诺说,不会坐视不管。玉阳子这话说了没一天就打脸了。

第二天他又跑到张大秋夫妇这里解释,“实在是对不住道友。平日里我也不管这些,现在才知道。山上的存粮也不多了,勉强维持一个月。”

“不对吧,你们那么大的一个宗门,山下的佃户应该不止李家村这一个村子吧,怎么这么每只攒下这么点存粮?”

“哎,道友有所不知啊,山下另外两个村子也遭灾严重,地里的庄稼都毁了。山门也没多少存粮了。”

张大秋想想那些百姓,低头思索一会儿,“那我来想想办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