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它“睡”得很香。

探测,记录射线并测定其性质,这三样一直都是核物理研究和核技术应用的一个中心环节。

而放射性衰变研究证明了一种元素可以通过衰变而变成另一种元素,再次明确了元素不可改变的观点。

陈灵婴一手托着下巴另一只手熟练地滑动鼠标,眼前是关于核聚变的文档,脑中则是陈宜对她刚刚提出几个问题的回答。

【人类生病后会优先使用药物和机器治疗,在治疗失败后才会尝试使用能源治疗。我来自的那个时代,人类不会为了能源发动战争。】

陈灵婴微微挑眉,点点头,心里却没有全部信任陈宜说的话。

人类不会为了能源发动战争......

陈灵婴才不信。

战争只是还没开始,不代表不会发生。

世界发展到如今经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

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将会掀起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浪潮,这是一个世界人民共同的认知。

陈灵婴关掉眼前的文档,然后敲打鼠标调出加密文档,那份带着成功拓扑结构模型实验的文档。

核能就是通过转化原子核质量从而使原子核释放出能量。目前释放原子能有两种方法,可控的核裂变以及不可控且反应剧烈的核聚变。

很多国家目前已经掌握了核裂变的技术,但是这远远不够。

满足不了能源的需要,也无法彻底商业化。

所有人都都默认了一个事实,谁掌握了核聚变的技术,谁就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是蓝星上当之无愧的霸主。

这就是为什么丑国要制造意外让陈灵婴发生车祸的原因,就算是没有办法从她嘴里得到核聚变的实验消息,也要让她回不到华夏。

从民用的核能发电,到军事武器核导弹,航空母舰,攻击型核潜艇以及空间核推进装置。

所有军事化的东西发展到最后基本上都离不开核聚变。

而核聚变所需要的东西主要是氘和锂,是蓝星上常见且容易得到的资源。

目前核聚变已经成为了所有国家的预备计划,只是至今没人能够完成。

就算陈灵婴实验成功,使用特殊的拓扑结构模型能够使得反应在短时间内持续不断,却依旧没有达到真正的核聚变条件要求。

在目前最为先进的第四代核能系统堆型中,不管是超临界水冷堆,很高温气冷堆,熔盐堆,还是带有先进燃料的钠冷快堆,铝冷快堆以及气冷快堆,都没有办法符合核聚变的核心要求基础。

陈灵婴垂着眼,黑笔在纸上写下几个算式然后做了记号。

可控核聚变反应堆被当之无愧地称作 “人造太阳”。

而华夏在可控核聚变技术方面目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最近即将开始运行的EASt 反应堆是世界上第一个达到实用工程标准的反应堆。

如果能够成功运行,那也就意味着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进展加速。

EASt......

陈灵婴收了笔打下一连串话然后通过邮件发给了国内的几人。

算不上熟悉的几个国内核物理界的大牛,以及普林斯顿和其他高等院校诸如剑桥哈佛陈灵婴之前结识的几个有着核物理相关研究的科学家。

然后陈灵婴翻了翻邮件,看到了三个月前八月末的一封邮件,署名是一连串复杂的英文,还有什么袁伦?

这个邮件Id陈灵婴之前从来没看见过,因此在伤口好了之后并没有马上处理,可是这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明明该去继续看核聚变的相关论文,陈灵婴却鬼使神差地点开了这封邮件。

邮件里面说了核理论、中子理论、反应堆理论、输运理论及非线性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

内容很详细,陈灵婴越看,神色就越是认真。

邮件里面甚至还提到了华夏核武器理论研究和设计,原子弹理论的研究,对华夏核武器的研制成功、设计定型及其他一系列科学试验研究。

以及氢分子激发态的相互作用、浸润相变理论及噪声在随机系统中的影响等等内容。

虽然有些东西并没有写的太详细,但是单单从这封邮件里就足够看出来邮件主人的身份绝对不一般。

陈灵婴将邮件划到最后,目光落在署名上面。

黄祖强。

一位来自华夏湘省的科学家,准确地来说,是理论物理和核物理学家,华夏科学院院士。

陈灵婴打开手机下意识搜了下黄祖强这个名字,

2018年9月7日去世。

去世了?

陈灵婴又将邮件翻到最前面,发件时间是2018年8月21日。

就是她出车祸的第二天。

如果陈灵婴没有出车祸的话,她一般习惯三天处理一次邮件,就算是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署名的邮件,她也会点开看一眼。

如果她没有出车祸,如果她看到了这封邮件,她一定会回邮件,在黄老去世离开这个世界之前。

陈灵婴几乎可以想象得到,黄祖强发邮件的时候身子肯定已经很差很差了,那些内容应该是很早以前写下的,然后让自己的学生或者孩子发送邮件给她。

黄祖强是两弹一星的杰出贡献者。

1960年,黄祖强被任命为“轻核理论小组”组长,首先开展氢弹的理论预研。为了加强原子弹和氢弹预研工作的联系,他又接受安排,分出一半时间在核武器研究所兼职。

因此,黄祖强成为了华夏唯一同时参加氢弹和原子弹研究的工作人员。

他不会无缘无故给陈灵婴发邮件,他一定是看到了陈灵婴曾经发表的核物理相关的论文,作为一个前人,想给后辈一点提示。

可惜陈灵婴在他生前没能看到这封邮件。

陈灵婴抿着唇,一字一词认真地敲下回复,末了,深呼吸一口气又添上一句话: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