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没过多久,周晓一家人就到了。

今日他们赶了两辆马车,请了媒婆,还有拉着的礼品,另外还有周晓的堂叔堂婶,也一起过来了。

周家人下了马车,就忙着各处散糖,屋里的人就都出去凑热闹。

李秋言趁着机会,把一个细细的银簪子塞给王聪聪。

王聪聪手一拿,就吓了一跳:“这太贵重了,你给我这个干嘛?”

李秋言就笑:“送你的礼物。”

王氏自然要随礼,但是王聪聪还没有银簪子呢,这是李秋言自己想送的。

王聪聪心里一片热乎乎的,没等她再推让,周家人就抬着东西进了正房,王聪聪也得出去见客人了。

看到周家抬来的定亲礼,周围的人看了,不免纷纷感叹周家的大方。

现下定亲,一般都是四样礼,周家拿了八色不说,还样样都是双份。

王家对此自然也是满意的,虽说钱财不是衡量真心的标准,但这起码也说明了人家周家是真的有诚意。

再看周晓的眼神黏在王聪聪的身上不挪动的样子,易得千金宝,难得有情郎。

不论日后如何,不论旁边的人怎么酸,此时王聪聪的家人,都在为王聪聪感到高兴。

媒婆一番舌灿莲花,在各位长辈的见证下,这婚就算定下了。

也说定了婚期,王聪聪是六月的生日,过了六月就及笄了。胡掌柜请人看了三个日子,有六月的,有八月的,还有一个十二月的。

考虑到天气,也有些不舍,最后王聪聪的婚期就定在了八月十八日。

刚好,还能再在家里过一个中秋节。

一切说定了,就准备开席。

今日一共摆了六桌席面,大厨是做惯了村里的红白喜事包桌,自是很懂农家人的口味。

王聪聪家又大方,老王头孙辈的第一桩喜事,那肯定要尽量往好里办。

量大味美,就是这次席面的宗旨。

各色食材都全乎,大厨也是甩开了膀子使劲干,铲子都抡的几乎要冒火星。

虽说没有什么珍贵食材,但是味道好,油水足,席面就是十分受人欢迎。

就连李秋言这段时间已经不缺吃喝的,也觉得大锅做出来的菜味道实在是好,直吃的肚子都撑了才停下筷子。

对于其他的村民,那就更不用说了。

男桌上,虽说菜好吃,但是酒更好喝。除了王二牛、江哲还有周晓,其余的人竟然都喝多了。

总归是喜事嘛,也不可避免。

胡掌柜十分不好意思,王家人又整出一个炕,让胡掌柜家的男人们醒了酒再走,不然赶着马车,也着实让人不放心。

周晓没喝多,但是也喝了一点,脸就红彤彤的,和江哲说着话,眼睛还瞟着王聪聪。

最后王聪聪就拉着李秋言出去了。

等到周晓的堂哥酒醒后,周晓和堂哥一人赶一辆马车回了镇上。

宾客尽欢。

王氏一家人留到了最后,吃完晚饭,才依依不舍的回去了。

明日学堂休沐,石头不用上学堂,王大牛几人一商量,就打算再在家留一天。

王二牛和黄氏依依不舍的亲亲拴住,跟李秋言一家一起回去,没办法,面馆已经耽误了一天,明日可不舍得再耽误。

今日两家还约定好过几天王家找人过去量房子的尺寸,王聪聪出嫁,王家人要陪送家具。

胡掌柜家是二进院儿,她和周震商量的打算把后院儿的正房腾出来,自己和周震挪到前院去,让小两口自己住后院。

胡掌柜一家人对王聪聪很看重,王家人都觉心里熨帖。

不过王家人却没有同意,庄户人家思想十分朴实,正房是最好的房子,怎么就轮到小夫妻去住了?

再说,胡掌柜家里二进院里不仅有正房五间,还有左右厢房各三间呢。

还有,前院儿堆着些锦绣布庄的货物,周震在家有时候还要会友,不在家时就剩胡掌柜一个妇道人家,总归是不好。

说起来,胡掌柜没有丫鬟,周震有个小厮随他四处跑的。他回家,也会给小厮放假,因此两人身家是足够,但身边都没人服侍。

老王头就跟自家人赞:“这两口子,是过日子的人家,咱们聪聪嫁过去,也算有福了。”

可不是么,王家坳的许多人家,看了今天的定礼,也都这么认为的。

扯远了,最后王家人想让王聪聪住东厢房,胡掌柜坚持要把正房西边两间一块儿收拾出来:“那两间房,一间周晓住,一间是书房。都收拾了让聪聪住着,把西厢收拾一间作周晓的书房,这样他写字也方便。”

这样也不错,王家人也就没再说什么。

今天的事情办下来,两家人心里都觉得对方是不错的人家,两人的定亲就妥妥帖帖的办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