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幕僚献上毒计——一举解决清廷大军的毒计!

一个只要施行,必然会成功的毒计!

大明能够在明初永乐帝时期,用短短两百天时间,就修好了大运河。

以明廷的实力,这个毒计的成功率,最少在90%以上!

干掉了清廷的这些兵马,你史可法就可以收复整个北方大地!

然而……

史可法不敢!

史阁老史大人——

史可法只会躲在扬州城内写家书……

哦!

还会到处签发命令,让大军放弃防区,赶来扬州保护他……

摊上这个一个直系领导,军阀们会怎么做呢?

——当权力失去了制衡,那么必然会导致权力掌握者,在追求权力的道路上,越来越肆意妄为!

眼见史可法靠不住……

刘泽清、刘良佐,转身就与多尔衮勾搭在了一起。

再加上暗中投降清军文人豪绅的穿针引线,多尔衮刚刚进入南直隶境内,就得到了大小战船500余艘!

单单在扬州城附近,就得到了战船200余艘!

史阁部……

连坚壁清野都做不到!

(清军南下战船所来,是历史事实。)

多尔衮在宝应停驻下来,与史可法的督师本部所在的扬州,隔高邮对峙。

他一面派人四处抢掠,去维持军队所需;

一面勾搭南明文武大臣,准备鲸吞江南;

同时,为了迷惑史可法,多尔衮更是命人在高邮拆毁高宅大院、名寺古刹,搜集造船木材。

多尔衮喊出了口号——要制造200艘战船!

说实话,不管是历史上的清军统帅多铎也好,还是这个时空的清军统帅多尔衮也罢……

他们——都害怕啊!

清军兵力不足,但凡有个人对他们发起反击,清军的虚弱,就要暴露无遗了。

清廷就是马粪蛋蛋——表面光!

再说了,虽然跟他们勾勾搭搭的人多,但是,对他们的招揽,不理不睬,甚至,举兵抵抗的人——更多啊!

史可法怕清军,清军更怕史可法啊!

他们自己都知道,自己就是个样子货。

清军只能麻痹史可法。

——既然史可法不布置防务,那就暂时不要去刺激他吧!

万一这家伙哪根筋搭不对了,跟“我圣清”死磕。

“我大清”必然会掉了一地鸡毛——就要光屁股啦!

清廷做出了要在宝应停留的举动。

这个时候,虽然清廷已经得到了江南豪绅的暗中投靠。

然而,军事实力上的劣势,使得这个时空的清军,做出了和历史上一样的选择。

这就是当时清军的现状。

清廷的虚张声势,但凡一根棍子,就能给他捅破了!

……

虽然史可法幕府,已经处于停摆状态。

然而,一心想要保家卫国者,并不在少数。

此时的高邮,聚集的兵马一点都不少。

诚意伯刘孔炤的亲信田仰,本是南明任命的漕运总督,巡抚淮扬,他手下有八千人马。

田仰领着本部兵卒,进驻高邮,守在了与清军对峙的第一线上。

陈子龙、夏允彝的好友何刚,在甲申之变时,也自己招募了两千士兵,命其名为忠贯营。

南明建立后,何刚在混乱之际,转向了南明。

此时,何刚带着忠贯营,也赶到了高邮驻扎。

同时,胡尚友、韩尚谅等人,也带着麾下,齐聚高邮。

高邮城内外,已经汇集数万大军。

李栖凤、监军道高岐带着甘肃军约四千人,左都督刘肇基,和副总兵庄子固,带着本部军约四千人,则是领军增援扬州。

而此时的清军,也不过才两三万人。

就算加上许定国部,也不过五六万人而已。

那许定国部……

什么狗屁玩意?

高杰的兵都已经够差了,竟然——几百个人,就能在许定国老巢里,杀一个十进十出!

杀得许定国丢盔弃甲,狼狈逃离!

而清军面前的高邮、扬州两地,已经汇集了数倍明军。

这些林林总总的大军,只要有了一个领头羊,不说反攻清军了,守住扬州,绝对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只可惜……

爱国忠义志未歇,豪门却要把国卖!

在这只需要一个人站出来,登高一呼,就能反击清军的紧要关头……

江南朱由菘的统治,出现问题了。

历史上的南明朝廷,因为“大悲案”、“童妃案”、“太子案”,三大政治案件,动荡了朱由菘的统治。

尤其是太子案,更是不把朱由菘弄死、弄臭,豪门绝对誓不罢休!

甭管那些认识真太子的人,如何辨认,再三保证——这就是个假太子!

豪门偏偏就说——这就是真太子!

东林、复社党人,则趁机开始炒作此事,并坚持表示:

“太子就是真的,是弘光帝贪图皇位,所以诬陷太子。”

所用的手段,与之前污蔑朱由菘酗酒、好色、残暴、昏庸——如出一辙!

施暴者总是用谎言,来污蔑他人!

而澄清者,哪怕跑断了腿,屎盆子依旧洗刷不清。

一如当年海外资本,污蔑味精致癌那般!

——莲花,就此消沉二十年……

任凭朱由菘如何自证,这个在位仅仅只有一年的南明皇帝,就是那个——需要十年苦工,才能制造给他服用春药的“蛤蟆天子”!

一眼假的谣言,却抹黑了一个想要自强的皇帝……

这就是东林、复社党人的威力!

这就是笔杆子的威力!

朱由菘的名声,烂了大街……

最后,加上大奸臣黄澍的颠倒黑白,让左良玉误以为那所谓的太子,就是崇祯皇帝的儿子。

他起兵顺流而下,要推举假太子上位。

这个举动,导致了江南人心不稳。

原本还只是官场的动荡,扩大到了整个江南。

马士英、阮大钺两人,不得不调动兵力,准备先解决左良玉这个对朱由菘威胁最大的麻烦。

本来就漏洞百出的防御线,更加混乱。

再加上史可法的不通军略,完全放弃江淮地区。

这个举动使得军阀们失望,从而给了清军可乘之机。

而短暂离开,又迅速返回扬州坐镇的史可法,却继续坐以待毙。

(史可法被调防卫左良玉时,只走到了浦口,左良玉就病死了。

于是,朝廷命他立刻又返回了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