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师爷,把朝廷赈灾的粮食银子拨给杨树村!’县令闫大人把眼珠子慢慢的闭上,喝了一口眼前的茶水,忽然大眼珠子睁开了。

“这个茶是谁泡的?”县令问道。

老常家的人以为县令要走了,刚想松口气,没想到的是他居然问茶水是谁泡的?

“是民妇泡的!”常大嫂稳了一下情绪,大声的回答着。

老常太太吓得不轻,以为茶水出了什么问题--

“这个茶水,是用什么茶叶子泡的?”县令觉得这个茶水和自己平时喝茶水不大一样,这个茶水喝起来水分的清冽和回甘。

‘现在是秋老虎最厉害的时候,我用了去火的菊花和罗汉果进去,所以去火回甘的很有疗效!”常大嫂回答的十分流畅,没有丝毫犹豫。

“我听常老二说家里有个嫂子的饭菜做的不错,但是今天本官还有其他的事,不能亲自品尝了!”

县令看着常大嫂,猜出她就是常老二说的那个人。

县令闫官富看了一会儿众人,朝着村长说:“村长,还有事吗?本官来到这里,就是为你们解决问题的,说吧!”

村长想说什么,也不敢啊,只好把嘴巴闭上,直摇头。

县令的对着村长白了一眼,转身上了马车,离开了杨树村,自然常老二也跟着离开了。

陈杨柳一直在人群中看着自家英俊的男人,不敢上前说一句话,直到马车消失在杨树村里,她才长出了一口气。

第二天,村长家的门口人声鼎沸,大门上贴着每家领猪肉三斤,白米十斤,牛肉五斤,两只鸡,五十斤的玉米面。

杨树村的老百姓每个人脸上都跟过新年一样,现在村里面有一百六十多户人家。

大部分是大青村的村民,一小部分是隔壁杨家村和杏树村的,而原住民就只有村长家一户。

接着朝廷的粮食种子又到了,白米和玉米,黄豆和小米每家每户都是四斤,这样来年就可以种粮食了。

最后,每一家发二两银子买衣服过年用。

这可把杨树村里面的村民乐坏了,大家奔走相告,逢人就夸县令大人是个好官,为百姓着想的父母官。

“娘,你说咱们到这个村子里,生活得比不比在大青村的时候差,但是总感觉缺点啥?”张婆子的儿媳妇春丽说。

“老百姓,缺的就是吃穿,生活得平安幸福就成,还想想多的事情干啥?我说,你和俺儿子再要一个女孩,你看小锦宝多好看,是不?”

张婆子自从看见小锦宝病好了,越来越漂亮了,就开始越来越喜欢她,逢人就夸。

春丽也很喜欢小锦宝,那个时候家里条件不允许,现在不一样了,她也动心了。看着自家的婆婆害羞的低下头。

这边的院墙马上就要盖好了,整个都是三米高的,又在院子里面修了几个花坛,还有一个假山。

最后在小锦宝的要求下整了一个鱼塘,里面养了几十条的锦鲤。

\\u0027\\u0027老娘,你看咱哪里像一个庄户人家,倒是像一个大户人家的宅子,都赶上臧大夫家了!”常老大对着老常太太说着。

老常太太都快七十岁了,头一次住上这样高大辉煌的房子,她也有些不适应,“老大,我也不想啊,可是咱家老是出事,不得不整成这样!”

倒是老常家里的孩子们十分的喜欢,必竟有鱼塘有花草,还有假山可以玩耍。

村长今天也来了,打算了常老大商量一件事:“老大,在杨树里缺一个学堂,我想着办一个学堂,你看在哪里好?”

“这办学堂的事情我可不知道,但是我家里有一个人指定你办好,就是我的侄子常大旺,他可是原先大青村的文张状元,念书他懂!”常老大并没有吹牛。

常大旺此刻就在东厢放里面读书写字,每天只要是起床就开始早读,吃过早饭就开始正式读书写字。

村长和常老大来到东厢房,老远就听见有一个人大声朗读:“关关之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u0027\\u0027大哥,我已经会背了,你听,我给你背一遍!”这时二旺的声音,二壮也抢着背诵:“大哥,我也会背了,你先听我给你背颂一遍!”

村长没有进去,和常老大在门口听了好一会儿:“走,找个地方商量一下!”

来到常老大住的屋子里面,和先前一点都不一样,常老大两口子不喜欢奢侈,家具是最破的,桌子的腿还是旧的,上面铺着一个白色的桌布,每个角落都是干干净净的。

“老大,你住的房间还是庄稼人那一套,为啥不换一下家具?”村长半开玩笑的问。

\\u0027\\u0027村长,我都快五十岁的人了,都快是爷爷了,不喜欢那些新式的家具,还是看着这些老物件顺眼啊!”

“嗯,我没有看走眼,老大果然和我有缘,都喜欢念旧!”

“今天咱来得把学堂这件事情落实了,一把多户人家,光是孩子就几百个,除了大的和大壮一样,

就是小的和小锦宝一样,中间七岁就得上学,有一百多个!”村长有些发愁,这么多的孩子上学,就得有一个大地方读书。

“村长,哪里有这么大的地方、再说也得请教书先生,银子咱村里面有吗?”

常老大也是发愁,教书先生最多的有三个以上,光是大旺一个人跟不行。

“银子我想了,咱村里面一些商户,能出一些,关键是地方啊?”村长一提到这么大的地方,上哪里找去啊?

“村长,咱村里有一个地方可以,就是土地庙,那里地方很大,找上一些人收拾出来一定行!”常老大上山打柴的时候,进去避雨来着。

“老大,你可真行,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过?修房顶和收拾,我看也用不了多少银子,你去算一下,告诉我就成!”村长起身离开了这里。

常老大刚回到自己住的房间里,就看见常大嫂在做漂亮的小孩子衣服:“这是给谁做的衣服,针脚很密,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