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三岁小锦鲤,逃荒路上被团宠了 > 第13章 进城需要每个人交一两银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章 进城需要每个人交一两银子

“娘,你们过来吃饭,都快凉了!”常铁柱帮常大嫂一起摆好饭菜,孩子洗干净小脸围成了一圈坐好。

老常家有个好的规矩,就是老人不动筷子,小辈不能先吃,大家都乖乖的等着。

小锦宝被两个爱她的人宠着,一个洗手的,一个洗脸的。

毛大凤特意把小锦宝抱过来和大家在一起,找了个垫子垫在她屁股下面。

“一个丫头片子,矫性!”陈杨柳小声嘀咕,被常大嫂掐了一把。

“大嫂,你掐我干啥!”陈杨柳生气的看着常大嫂。

常大嫂看着老二媳妇有些泄气,难道没看出老常太太气不顺吗?

想着是不是最后一顿饭,然后全家人散伙儿?

毕竟常大嫂嫁到老常家的时间最长,家里的经济状况比谁都清楚。

进城的银子一个人一两,得十二两银子,常银柱进城了,还剩下十一个,就得十一两银子才行。

家里根本就没有那么多银子。

“老二媳妇,我吃不了那么多,把这个肉包子给你!”

“大嫂,真的?你就吃这么点?”

“我这几天没睡好,胃口不行,你替我吃了吧!”

陈杨柳顿时高兴的差点没蹦起来,接过肉包子几口就吃没了!

老常太太看了一眼老大媳妇:”吃不了给我,家里不是天天有肉包子吃的!“

常大嫂脸腾的红了,赶忙低下头,不敢吱声了。

今天的早饭太丰盛了。

每人一个肉包子,两根油条,一个烤的酥脆的饼子,还有一大碗面茶。

这么久以来吃得最好的早饭,每个人脸上都很满足,路过的流民露出羡慕的表情,而这只不过是老百姓家里最普通不过的一顿饭了。

老常太太等小锦宝吃完了,自己才动筷子,这些好东西已经很久没有吃过了,老了牙开始松动,只能细细的嚼着,慢慢的咽下去。

吃完早饭,老常太太异常严肃的把常老三叫到眼前:”老三,咱两个人去个地方,娘,想找你有事说!“

常铁柱是老常太太最小的儿子,身体十分强壮,很听话,从来不反驳也不多问。

老常太太和家里人打了招呼,就领着常老三朝着茅厕的方向走过去。

常铁柱虽然不知道他老娘要干啥,但是家里的情况一点都不乐观,他是知道的。

老常太太早上解手的时候,观察了一下地形,就属这个地方僻静,而且后面是个树林子。

灾民都快饿死了,哪有几个上茅房的?

那些坐马车的老爷和夫人,车上有夜壶,早上的时候,家丁都倒过了。

老常太太见四处没有人吩咐:”老三,去树林等我!“

常老三觉得老常太太太奇怪了,刚想张口问问咋回事,见老娘摆了摆手。

常老三低下头,朝着树林走了进去。

过了有一会儿,太阳升起来,这里的温度可比大青村高多了。

老常太太在原地站了好一会儿,看见实在是没啥人,长出了一口气。

朝着树林的方向走过去,常老三有点不耐烦,抬头看见老娘走过来,立马来了精神。

”娘,有啥事不能在大家伙跟前说,还跑到这里讲?“

”老三,一会儿你看见啥,记住不能喊也不能叫唤,先答应娘?“

常老三一惊,挠了挠头,点头答应。

老常太太从怀里头掏出一个布包递给常老三。

常老三接过布包,感觉有点沉,心里头纳闷,这不是小锦宝玩的沙包吗?

等打开一看,一个足足有半斤重的金元宝出现在手里。

常老三用牙咬了一下,一个牙印自出现了!

这是真的金子,足足有五两重,也就是五十两银子--

等常老三回过神的时候,老常太太早就把金元宝揣进怀里。

\\\"老三,娘叫你出来,除了刚才你看见的,还有一件事,娘攒了三两银子和一百文的铜钱,昨天到早上用掉了一两银子和六十文钱。“

常铁柱心里头还想着刚才看见的是真的金子吗?

老常太太猜出常老三有些怀疑:”老三,你不用怀疑,刚才你看到的金子是真的,有五两重,能换五十两银子!“

”你二哥进城了,想来那些官爷不会难为他的,娘不会担心的,可是我们还剩下十一口人,就是十一两银子才进得城,得把金子换成银子才行!“

”娘说的对,总不能拿着金子进城,太招眼了,弄不好惹祸上身的说不定--”

“娘手里还有二两碎银子,你和老大进城换银子,最好是银票和散碎的银子!出门在外,多个心眼才行!”

“嗯,娘,你放心吧,我一会儿和大哥一起进城换银子,你在家里等消息!”

老常太太和常老三商量好了,又回到了板车这里。

常老三那个布包藏在怀里,悄悄的把大哥叫到没人的地方,把老娘交代的事情复述了一遍。

常老大惊得半晌没有说出话来,直到常老三让他摸了摸怀里的金子,才相信这是真的。

吃过晌午饭,常老大和常老三收拾好了开始排队进城。

直到太快黑了,哥俩交了进城的官银一共是二两。

进城之后,常老大打听哪里有钱庄,老常太太在大青村的时候听人讲那个地方叫钱庄,有的叫银号。

问了好几个路人,看他们打扮的像要饭的,都捂着鼻子跑掉了。

最后一个卖烧饼的告诉哥俩这么晚了,钱庄都关门了,得明天早上才开门呢!

常老大谢了小贩,在他那里买了四个烧饼,晚饭有吃的了。

数了数身上就剩下五文钱,常老大和三弟找个能挡风的地方住下了。

挨到了第二天早上,常老大找到一口水井,洗了把脸,又把身上的水馕灌满,领着老三朝着昨天小贩指的路走过去。

牡丹县城是东南这一带最繁华的县城,离京城很近,来往做生意的人很多,也很富庶。

街道两边商铺林立,热闹非凡,看得常老大眼花缭乱,“三弟,咱走的方向对吗?”

常老三也没去过,但是他怕大哥担心,故作镇定:“大哥,怕啥哩,鼻子下面有个嘴,咱不会问啊!”

常老大一听,松了一口气。

小贩没有骗他们,果然不远处有一个装修的很豪华的门脸,有一个大大的钱字。

常老大认识几个字,恰好认识“钱”字。

“要饭的,上一边去,这不是你们要饭的地方,这是钱庄!要饭去对面饭馆,那里有剩菜剩饭!”一个账房先生捂着鼻子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