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家父英国公 > 第168章 朱张二人的误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之极命张韬率领一个百户,带足半个月的干粮,前去追击奢崇明。

而他则率领大军前往成都。

到了成都城外,朱燮元派来人通知张之极,让部队在城外驻扎,其本人可以带着卫队进城。

张之极就让刘皋带了二十名侍卫进城了。同时,他也命人将秦良玉等人一同带上。

毕竟秦良玉也有增援之功。

进入大堂,张之极就见到了坐在堂上的那位,应该就是朱燮元了。

朱燮元对张之极是既爱又恨,十分矛盾。

爱的是,堂堂英国公世子,小小年纪,不远千里,前来四川平定叛乱。

恨的是,张之极竟然违抗军令,拒不增援成都。要不是自己率领如此少的兵力,克服种种困难,守住了成都。万一让奢崇明占领成都,那就麻烦了。

自己的下场,比死去的巡抚徐可求,强不到哪里。

因此,见到张之极和秦良玉,先询问了秦良玉的伤势,又简单地夸耀二人几句后,就开始对张之极兴师问罪。

他说道:“世子。你违抗军令,可知罪?”

张之极早已料到朱燮元会兴师问罪,就回道:“朱大人,此话怎讲?”

朱燮元继续说道:“本官让你增援成都。你倒好,竟然不执行命令,带着人攻打永宁。这你承认吧。”

张之极笑着说道:“朱大人。当时情况十分紧急。我当时是这么想的。永宁是奢崇明的老巢,攻打永宁,奢崇明必然回援。我就可以趁机在半路上截杀叛军。另外,拿下永宁,就切断了他逃往水西安家的路。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哪曾想这个奢崇明竟然没有回援。好在朱大人运筹帷幄,指挥得当,虚惊一场。成都保卫战的成功,朱大人是首功呀。”

“别给我戴高帽。奢崇明发动叛乱,那可是精锐尽出。他是铁了心造反呀。根本就没考虑退路。至于逃亡水西安家,那不是自投罗网吗?简直是一派胡言。”

张之极也不恼,还劝慰朱燮元,说道:“朱大人。实不相瞒。奢寅被我抓住了,奢崇明这只老狐狸发现不妙,提前跑了。我们判断他应该是逃亡大凉山方向。目的地应该就是水西安家。我已经安排人前去追击,至于能不能抓到他,只能看造化了。”

朱燮元根本就不相信张之极的这番话,他说道:“叛军主力已经被消灭。奢崇明逃走了,不影响大局。世子,你也不必转移本官的注意力。你违抗军令,事实摆在那里了。我现在命人将你来出去斩了,绝对不冤。”

他的话音刚落,堂外的刘皋等人就拿起了身后背着的枪。

朱燮元的守卫也迅速拔出了刀。

张之极转头看了看堂外,然后对朱燮元说道:“朱大人。忘了和你说了,朝廷派我来四川,我曾经提出了四个条件。其中第四条就是,对于上峰的不合理命令,有权拒绝。皇上答应了。所以,你还真无法责罚我。”

其实,朱燮元收到了京城的传信,是兵部尚书张鹤鸣发给他的。不过张鹤鸣只是介绍了张之极的前三个条件,压根就没提第四点。

朱燮元认为张之极撒谎,他怒喝道:“张之极,你太狂妄了。不仅抗命不遵,还敢假传圣旨。来人呀,给我统统拿下。”

四周又突然出现了很多士兵。

显然朱燮元早有准备。

秦良玉见情况要失控,忙说道:“朱大人。世子。有话好好说。这里面是不是有误会呀。都是一家人,没必要闹到这一步。”

张之极听了朱燮元的话,看了朱燮元做的事,很是气愤。

自己在京城,经常受东林党的诬陷。

好不容易出了京城,还要被朱燮元污蔑。

他当场就要发飙。

可是听了秦良玉的话,猛地想通了一点,就问道:“秦夫人说的对。朱大人,你说我假传圣旨。那你就把真的圣旨拿出来吧。如果真是假传圣旨,那我张之极认。”

朱燮元冷笑道:“好在张大人给我的书信,我还留着。就让你死个明白。”

说完就命人去取信。

过不多时,那人就取来了信,并且呈给了朱燮元。

张之极伸手准备接过这封信,但是朱燮元却将这封信交给了秦良玉。

张之极被朱燮元气消了,他说道:“朱大人。不至于吧。难道我还能把这封信毁了?”

朱燮元没有说话。

秦良玉看完了这封信,说道:“张大人在介绍时,的确只提到了三点。并没有第四点。”

张之极一听,就急了,他将信抢了过来,仔仔细细看了两三遍,确认的确是三点后,怒骂道:“张鹤鸣这个王八蛋,竟然敢阴我。”

然后对朱燮元说道:“朱大人。这都是张鹤鸣的阴谋诡计。当时皇上和诸位大臣都在场。我之所以提出这一点,也是担心上面不了解情况,指挥不当,令部队受损。”

看到朱燮元的脸色有些不悦,张之极忙说道:“当然了。我当时并不知道是朱大人全权指挥。毕竟这些士兵可是拿钱堆出来的。”

朱燮元见张之极这么说了,就说道:“世子。此事我会向朝廷求证的。希望你说得是真的。”

旁边的秦良玉说道:“怪不得那日我劝世子增援成都,世子丝毫没有将违抗军令放在心上,原来得到朝廷同意了呀。”

这番话,无疑是表明,她相信张之极说的话。

朱燮元命守卫放下了刀,张之极也让刘皋等人收了枪。

中午,朱燮元大摆酒席。既是为张之极和秦良玉摆接风宴,也是庆祝平叛成功的庆功宴。

虽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清理叛军余部,战后重建等。

但是,大方向已经确定了。

张之极知道,自己率领军队从京城而来,彻底改变了奢安之变的走向。

确切地说,缩短了奢崇明叛乱的时间。

要知道,历史上明朝直到天启三年,明军攻下水西龙场,奢崇明父子受伤,客居水西,平叛才算结束。

如果要算上安邦彦后期的叛乱,那就得将时间延长到崇祯三年。

午宴结束,朱燮元命人引领张之极、秦良玉等人去歇息。

朱燮元早已经为他们安排了住处。

也许是酒喝得有点多,朱燮元挑衅地问张之极,是否敢在城里居住。

张之极十分不屑,心想,真要是有什么情况,城外的军队会快速攻入城内的。

因为进城的绝不仅仅是张之极及其侍卫。

还有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