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家父英国公 > 第148章 植树买地改环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京师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营业。

虽然每股五十贯,价格有些高,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前来购买。

忻城伯赵之龙、怀柔伯施壮猷、武平伯陈世恩等人也都购买了一些西山煤矿的股票。

第一天就卖出去了一万多股。收到了将近六十万贯的宝钞。

对于筹集上来的资金,张之极除了扩大再生产之外,他还有几项重要的事情要做。

第一个就是在西山大面积种植树木。

由于北京城供暖以柴炭为主,而且人口众多,消耗量大的惊人。

到了明朝中期,北京周边的森林因为长时间的砍伐,基本消失了。

大山都是光秃秃的。不仅京城所需柴炭,需要到更远处采伐,而且导致京城的环境不断恶化,风沙天气越来越多。

张之极自然不会任由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他就着手安排人在西山区域种植树木。并且规划了哪些区域是永久林,哪些区域是薪炭林。

分批种植,陆续成熟。到了成熟期,每年砍伐一批,种植一批。第二年,再另一个区域采伐一批,种植一批。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第二个就是购买土地。明朝后期,京城周边的土地基本上都被上层人士购买。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土地兼并。

张之极以高出正常价一半的价格进行收购。比如六十贯一亩的田地,张之极就以九十贯一亩进行购买。

要知道,相当一部分人可是通过强买强卖、强行霸占等非法手段获取的土地。价格更低,甚至一文钱都没花。

因此,面对张之极的高价收购,一些人就选择了出手。

西山煤矿的股票通过京师证券交易所不断被卖了出去。收到的钱,就被张之极用到各处。

资金得到了充分利用。

购买土地,是张之极的一个策略。

那就是从地主豪强手中将这些土地拿回来。然后为自己所用,为大明所用,为百姓所用。

这些土地,自然要种植粮食。除了水稻,土豆、西瓜等也都在种植之列。

张之极除了保留原来的佃农外,又招募了一些流民进行种植。

第三个就是改善窑民的生存环境。

张之极在煤矿周边为这些窑民建造了坚固的房屋,供他们使用。

当然了,有购买能力的,可以以成本价进行购买。

买不起的,可以以极低的价格租用。

当然了,买不起,还想买的话,也可以分期付款,每个月从工钱里扣。

同样也是成本价,良心价。

张之极原本打算免费为这些窑民建造房屋。

可是渠婵娟却反对这么做。

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

直接免费送给他们房屋,就会让一些人产生不劳而获的想法。从而影响他们的生活。

对此,张之极是赞同的。

仅仅有生活区,还是远远不够。

张之极又陆陆续续建造了旅店、医馆、菜市场、车行等配套设施。

整个西山俨然成为了一个小社会。

随着八月的临近,距离乡试的日子越来越近。

朝廷已经确定,八月初六举行顺天府乡试的第一场。

人员也安排了。左庶子骆从宇左谕德周炳谟负责主持顺天乡试。

张之极在西山忙得不可开交,早已将参加乡试一事忘到了脑后。

孙妙贞十分着急,他几次派人前来西山通知张之极,乡试临近,还是回城复习为妙。

张之极被她几次催促,就有些不好意思。

自己与孙妙贞打赌。对方要求自己进士及第。

现如今,自己却忙于事业,疏于学习。孙妙贞却主动让自己好好学习,争取通过乡试。

两个人正好弄反了。

杨忠自打刘三劫持孙妙贞后,就主动投向了张之极。

经过对刘三的调查,杨忠并没有参与此事。

另外,窑民的反馈,也证明杨忠是个不错的煤窑主。

现如今西山煤矿步入正轨,且处于上升期,正是用人之际。

虽然渠家派来了人员管理,天启皇上也派人参与管理,但是还是缺少人手。

因此,张之极就将杨忠招入麾下。

三方大股东都有人参与管理。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形成了一种平衡。

渠婵娟一直在西山。

张之极架不住孙妙贞的催促,就回城准备八月份的乡试。

现在的时间是七月二十日。满打满算还有半个月。

渠婵娟听说张之极要回城准备乡试,她也决定一同回城。

渠婵娟的小心思,张之极自然明白。

不过他也没有点破,欣然同意。

回到京城的张之极,立刻投入到了乡试的准备当中。

孙妙贞每日都到英国公府为张之极讲解考试范围内的四书五经。

而渠婵娟则陪在旁边,为张之极端茶倒水。

倒是把如烟的工作给抢走了。

期间,张之极还收到了辽东经略熊廷弼的信。

信中都是对辽东巡抚王化贞的抱怨。

对于王化贞,张之极自然十分了解。熊廷弼二次赴辽东,就是与此人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一个是辽东经略,一个是辽东巡抚。经抚不和,满朝文武都知道。

最后,两个人败走辽东。带着残兵败将,以及难民进入山海关。

结局是,熊廷弼、王化贞双双入狱,最后都被杀了。

虽然经过张之极的极力推荐,熊廷弼不仅提前进入辽东,而且关键时刻将女真兵赶出了辽阳城。

使得辽东的局势有所缓解。

可是在辽东动荡之际,王化贞凭借东林党人的举荐,升为广宁巡抚。

王化贞也是颇有能力,他不仅收拢了从前方溃败下来的军队,而且将各地援辽的士兵也都召入他的麾下。

熊廷弼让其派兵进驻辽阳,以便整合部队,向沈阳反攻。

可是王化贞丝毫不听熊廷弼的。

他的理由是,这些士兵需要训练,暂时无法参与反攻一事。

另外,辽西这边,蒙古部落蠢蠢欲动,如果将大部队派往辽阳。他担心蒙古军队会攻占广宁,断了明军的后路。

这番言论,王化贞不仅告诉了熊廷弼,而且还上奏了朝廷。

当熊廷弼向朝廷告状的时候,朝廷方面竟然支持王化贞。

王化贞之所以在朝廷有这么大的影响力,除了他是东林党人外,他还是内阁首辅叶向高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