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家父英国公 > 第4章 张韬回来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临近傍晚,张之极才睡醒。

一问张天景,张韬竟然还没有回来。

这令张之极感到有些意外。

要知道张韬虽然仅仅带了三个人,可是要找到吃里扒外的赵三。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在他看来,今日中午没有回来,下午绝对能够回来了。

莫非遇到了什么意外。

赵三,原本就是张之极开办鸿运玻璃行时,从别处挖来的一个琉璃工匠。

赵之龙故意找事。从鸿运玻璃行购买的那几块不合格的玻璃。其实就是赵三做出来的。

赵之龙为了确保每个工匠师傅都能够尽心尽责地做好玻璃。他特意命人秘密将每个工匠制作出来的玻璃做上记号。

而明面上,还有人会进行检查。

以确保玻璃的质量。从而使鸿运玻璃行的口碑越来越好。

当赵之龙以鸿运玻璃行以次充好,将劣质玻璃卖给他为由,将鸿运玻璃行告到顺天府时,张之极立刻在内部展开了调查。

负责检验玻璃的李全和制造工匠赵三,嫌疑最大。

不过两个人都不见了。李全是请了假,这几日没来上班。而赵三则于两日前突然提出辞职,离开了鸿运玻璃行。

一查李全,张之极才发现,此人竟然在赵之龙手下做过事。后期不知何故,就不干了。鸿运玻璃行招人,他就前来应聘,加入张之极麾下。

对于李全。张之极初步判定,他绝对被赵之龙收买了。至于此人现在何处。要么被赵之龙雪藏起来,要么被其直接灭口了。

张之极安排人密切关注忻城伯府,如果发现李全,立刻拿下。虽然有些渺茫。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而赵三。他是从河南逃到京城的难民。在当地就干过琉璃行业。机缘巧合之下,就加入到了鸿运玻璃行。他与赵之龙并没有交集。估计是被重金收买。

至于他突然辞职。应该是担心事情败露,牵连到自己。同时,也担心会被赵之龙灭口。

经过张韬等人的调查,很快发现有人在京城南边的永定门见到过背着包裹的赵三。他极有可能是向南逃窜了。

为此,张之极就安排张韬带人前去捉拿赵三。只要将赵三抓到。就能将整个事情调查清楚。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赵三是扳回此案的关键。

只要将赵三抓住。他的供词,以及他所获得的赃款,毕竟成为强有力的证据。

哪怕赵之龙矢口否认。张之极也会将案件向忻城伯的方向引。

赵三就是那把打开案件大门的钥匙。

夜色已深。城门早已关闭。

可是依旧没有见到张韬。不仅没有见到张韬,就连一点消息也没有传回来。

莫非赵之龙察觉到自己安排人捉拿赵三。他也安排了一队人马前去截杀赵三。

莫非赵三早已经被赵之龙杀人灭口。

莫非赵三十分奸诈,他从南门出去,然后换了方向,改成向北或者向西了。张韬追错了方向。

直到三更天。张天景足足催了张之极五次睡觉。

张之极最后只能是想开了。明日大不了输了这场官司,向赵之龙配些钱财,就是了。

于是,张之极就睡下了。

万历四十八年九月初九。卯时三刻。

张之极在睡梦中被张天景叫醒。

当得知张韬已经回府,他立马精神了起来。

一边在侍女的服侍下更衣,一面问道:“情况如何?”

张天景回道:“据张韬介绍。这个赵三十分狡猾。他从永定门离开京城后,竟然没有向南,而是向东北方向的山海关进发。张韬追了一段时间才发现追错了方向。这才耽误了一些时间。好歹及时回来了。”

“回来就好。”张之极听到这个消息,那是相当高兴。

距离上堂还有一个多时辰。时间足够了。

当张之极来到正堂。

张韬、三名侍卫,以及跪着的赵三都已等候多时。

张之极环视了一下,说道:“张韬。辛苦了。”

张韬拱手回道:“世子。卑职幸不辱命,将赵三抓回来了。为了节省时间,路上我就对其进行了审讯。这是赵三的供词。”

说完,就从怀里掏出了供词,呈了上来。

而赵三知道自己在劫难逃,他哀求道:“世子。小的被金钱蒙蔽了双眼。我上有老,下有小。又被李全威逼利诱,我是迫不得已,才答应他们的。”

张之极摆了摆手,示意侍卫。侍卫当即就把赵三的嘴堵上了。

大清早的,像报丧似的,太难听了。

张之极快速浏览了一下赵三的供词。对整个事件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原来是忻城伯府的人找到了李全。然后通过李全收买了赵三。

前期给赵三五十两,事成之后,再给他一百两。一共是一百五十两银子。

赵三本不想干。要知道,在鸿运玻璃行的第一个月,赵三就能拿到十五两的工钱。即便是按照这个标准一年下来,赵三也能拿到一百八十两的工钱。

对于逃难到京城的难民,赵三是心满意足的。这可是高工资呀。

可是李全却威胁他,忻城伯府世子赵之龙已经看中了了他。他是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要不然世子赵之龙一怒之下,安排人杀人灭口,他赵三就是死路一条。

另外李全还不忘打个巴掌给个甜枣。事成之后,忻城伯府还会招募赵三。工钱相对于鸿运玻璃行,只高不低。

在李全的威逼利诱之下,赵三只能是同意。他怎么能是忻城伯府的对手呢。

不过他也留了一个心眼。在完成李全交代的事情后,他发现李全请假,离开了鸿运玻璃行。他就感到有些不妙,当即辞职,选择了离开京城。

张之极看完赵三的口供,命人把堵住赵三嘴的破布拿开。问道:“李全去哪里了?”

赵三回道:“世子。这个我真不知道。我只是知道李全请假离开了鸿运玻璃行。我就感到有些不妙。他有可能被忻城伯府的人灭口了。”

“你倒是能够做到未雨绸缪呀。事先支付给你的五十两银子,是谁给你的?”

“禀世子。是李全给我的。”

忻城伯府真够贼的。竟然让李全牵线搭桥,单线联系赵三。

高,实在是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