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冀州,黄河黎阳渡口。

审配号令三军渡河,抢滩登陆。

对岸白马津渡口,豫州刺史夏侯惇严阵以待。

曹操命夏侯惇镇白马,辖制韩浩、史涣、何仪、何曼等将,及豫州一万兵马。

夏侯惇的豫州军,大多收编自汝南黄巾。

这一世和原本的历史不同。

原有的历史线里,官渡大战打响于建安五年,现在则是建安七年。

历史上的官渡之战,袁绍命刘备前往汝南,勾连当地黄巾军反抗曹操。汝南黄巾跟曹操是敌对关系,也给曹操造成了不少麻烦。直到官渡之战结束,曹操亲自领兵讨伐刘备,汝南黄巾才消失在历史舞台。

但这一世,袁曹大战迟了两年。

这两年里,曹操对中原四州的经营更加深化。汝南黄巾在前两年就被曹操打击、招安,最后归属豫州刺史夏侯惇节制。

夏侯惇手下的何仪、何曼二将,都是投降的汝南黄巾将领。

既然是黄巾军,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同样是黄巾出身的青州兵,跟了曹操那么多年,从最初的炮灰,到现在连炮灰都不太够资格。

青州兵除了于禁统领的那几千人,剩下上万人都被曹操编为“下军”。

下军,顾名思义,不是上军,不是中军。

通俗讲,就是垃圾部队。

平常搞点扎营、樵采、造饭的苦力活,打仗就充当气氛组。至于上阵杀敌,曹老板为自己的小命考虑,尽量不让青州兵上场。

而汝南黄巾,跟青州兵也差不了多少!

夏侯惇的统兵之才很一般,纯靠曹操青睐,名声大,实际能力只是中人。

所以,汝南黄巾在夏侯惇手中翻不出花样。

可他们面对的,却是冀州军的精锐--黎阳军!

黎阳大营向来就是袁绍的军事重镇,黎阳大营的统帅都是袁绍心腹,营中士卒更是精锐!

审配令八百黎阳精锐渡河抢滩。

负责镇守滩头的一千汝南黄巾仅坚持一个上午,就被黎阳军抢夺阵地。

之后,审配全军顺利过河,到南岸与夏侯惇对峙。

夏侯惇守营不出,坐等审配进攻。

汝南黄巾虽然抢滩战打不过黎阳军,可倚靠白马津大营的木墙,倒是能与黎阳军僵持。

审配连日进攻,夏侯惇率领麾下将士死守。

仗打了五天,审配始终不能攻克白马。

但审配不着急,因为除开他这一路兵马,侵入兖州的袁军还有高干!

延津。

高干亲率两万五千大军悄悄越过黄河,期间无人阻拦。

高干原本就在河内郡的射犬戍与徐晃对峙,射犬离延津非常近,一日就能抵达。

他接到袁绍命令,第一时间分兵延津,只留五千兵马在射犬,维持与徐晃对峙的假象。

至此,高干不与徐晃交战的原因明了。

他是在为进攻兖州留力!

袁绍给高干三万兵马,令其进兵河内。实则是想让高干在关键时刻偷渡黄河,从侧面杀入兖州腹地!

渡过延津,高干的选择会变得多样化。

他可以绕道官渡,切断夏侯惇的退路,配合审配前后夹击!

但他也可以直接杀向陈留,威胁曹操的大本营!

如果高干成功,他就是击败曹操的绝对功臣。而袁绍已经给过高干承诺,会让高干提领兖州!

届时,袁绍的大儿子袁谭掌管青、徐。二儿子袁熙镇守幽州。三儿子袁尚继承冀州。侄儿高干统辖兖州。袁绍都规划好了。

孙子说,未虑胜,先虑败。

袁绍反其道而行之。

失败,什么失败?必胜,只有必胜,唯有必胜!

高干渡过黄河后,发现曹军并未在延津驻防,大喜过望!他几乎看见,兖州刺史的位置在向自己招手。

自从马超把高干驱逐出并州,高干就憋着一口气。

身为袁绍的侄儿,高干有自己的野心。兖州作为曹操的大本营,人口充实,钱粮不缺。

高干若能掌控兖州,肯定比并州强。

等到袁绍过世,高干作为侄儿也是有继承权的。而在高干眼里,袁谭有勇无谋,袁熙才能庸俗,袁尚孺子一个,袁家三兄弟哪是他的对手?

拿下兖州,将来他高干说不定能反攻邺城,吃鸡!

总之高干的目光很长远……

但是否有过于长远,而忽视眼前道路的危险呢?

答案是有的!

高干渡过延津后,命大军向官渡急速进军,想抢在夏侯惇反应过来前切断其退路。

军队遂解除武装。

士兵们把盔甲、兵器放上驮马、手推车,迅速向官渡挺进。大军向东南行军,午后距离延津已有十五里远。

忽然,两支曹军从南北两面杀出!

南面,“阳平狮虎“乐进领五百骑军出现。北面,东郡太守刘延领三千兵马袭来!

曹军前后夹击,高干的两万五千大军顿时陷入惊慌。

阳平人乐进素有“骁果”之称,乐进麾下虽然只有五百骑兵,但他却毫无畏惧,径直杀入高干的两万大军。

高干军为赶路全都卸除了武装,他们虽然有两万之众,可在乐进的五百轻骑面前却如三岁幼童般脆弱。

轰轰轰------

战马将拦路的袁军闯飞,马蹄踏碎人骨,惨叫声不绝于耳。

乐进策马冲杀,目标直指袁军统帅高干!

高干惊慌,打马向西逃窜。有亲随护卫,沿途还有友军挡枪,高干很幸运地没有被乐进追上。

但他抛弃大军,使得两万余袁军没了领头羊。

乐进和刘延的三千五百人,竟将两万袁军杀得土崩瓦解!

当天,曹军一直追击高干到深夜。

黄河沿岸尽是袁军尸体,血液将黄河都染红,令人惨不忍睹。

唯一的好消息,高干提前逃到河边,搭上返回河内的渡船。

船上,高干甚至不敢回头看。

黄河南岸,曹军驱赶着上万丢盔弃甲的袁军至河边,然后把一群又一群的袁军推入黄河!

“啊啊啊----!”

袁军士卒一边惨叫,一边对着河上高干的渡船大喊:“高都督--!高都督弃我乎??!”

袁军喊声凄绝,高干闻之垂泪。

但高干不曾回头,只让棹卒把船划快点,这样他就不用听见将士们的惨呼。

延津一役,高干的两万五千大军十不存一。

乐进、刘延斩首三千,俘获上万,另外还有数千袁军被推入黄河喂鱼。

二人取得大胜,返回陈留向荀彧复命。

原来荀彧早就料到,高干进攻河内只是幌子。

更绝的是,为了麻痹高干,荀彧特意让乐进、刘延不要半渡击敌,而是让他们在半道伏击,一举全歼高干军

荀彧设伏击败高干,便令刘延和乐进前往白马支援夏侯惇。

曹军和袁军在白马相持,谁也不能击败谁,但兖州的危机基本解除。

荀彧去信青州漯水前线,告诉曹操不用担心兖州。

曹操闻之心喜。

但荀彧也在书信末尾提醒曹操--中原富庶不比河北!

荀彧请曹操想办法速胜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