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乃大汉忠臣马超 > 第101章 臣不敢做霍光,更不愿做霍去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1章 臣不敢做霍光,更不愿做霍去病!

宦官穆顺突然打断刘协。

刘协扭头,眼神迷茫地盯着穆顺。

穆顺上前附耳道:“陛下,马孟起亦有奏表,您如此喜爱马将军,何不先问问他想要什么?”

刘协吸气呼气:“对对对!我得看看孟起想要什么!他一定不会让我失望!”

于是天子让百官看看马超的奏表里说了什么。

杨彪拿起马超的奏表念道:

“汉安西将军臣超谨奏,臣不负皇恩,克复西都,实无寸功。惟上仰天威昭昭,下赖将士效奋……”

“参军杜畿,有孝名,怀治才。献安民保境之策,行屯田积粮之事,使军不缺粮,民不畏战,功比萧何,计比张良。臣斗胆,荐为京兆尹!必使长安复先帝之隆。”

“长史严象,慧如长者……能继扶风郡守之位者,唯象尔。”

“主簿韦诞,臣师之子也,为避嫌,顾不求赏赐。”

“禄亭侯晃,骁勇果决……荐为安定太守。”

“马磾……求赐侯爵。”

“伍习……商县令。”

……

“没了?”

“额,启禀陛下,没了。”

天子疑惑地问:“那他自己呢?他自己请求什么赏赐没有?”

杨彪拿着奏表又仔细看了一遍。

杨彪摇头说:“启禀陛下,马孟起未言要何赏赐。”

刘协人傻了……

他看看杨彪,又看看穆顺,最后起身走下台阶从杨彪手里接过马超的奏表。

刘协仔细看了一遍,杨彪没有隐瞒,马超真的一个字都没提。

杨彪对天子说:“陛下,马孟起既然没有说,那么朝廷商议便是。”

天子负手而立。

他感慨说,马超立复国之功,却不求赠赐,真乃无双国士。

“那好吧,朕就封他为右将军……不,左将军!升司隶校尉,调来京师。”

刘协把百官议定的赏赐又提高一点,以示殊荣。

然而这时却有一人突然站了出来。

国舅董承!

“启奏天子,老臣以为,朝廷不必多费周章~”

天子看向董承,杨彪和百官也看向董承。

所有人脸上都露出疑惑的表情,董承这话是什么意思?

董承呵呵一笑,从袖子里掏出一封书信。

他把书信呈给天子,脸上感怀地说:“天子,老臣昨日收到马孟起书信。”

“马孟起在信中与老臣言,他深感自己立下不世之功,若再进一步,恐朝廷封无可封,故生退隐之心,愿辞官回凉州放马牧羊。”

天子人麻了……

他惊呼:“你说什么,孟起要归隐???”

“可他才而立之年!!!”

董承讪笑两声,没有解释,只让天子自己看马超的手书。

天子展开书,立马笑了两声。

因手书上的字歪歪扭扭,一看就没怎么练过。

手书里的词句还都是大白话,开头第一句就是:

国舅啊,我马超心里苦呀!

“呵呵呵。”天子莞尔一笑。

百官瞧天子脸上露出笑容,更加不解。您刚刚不还很惊讶吗?这会儿怎么又笑了?

天子刘协继续读信。

原来马超在信里跟董承交底,说自己年纪轻轻就位高权重,他怕自己将来如霍去病、韩信那般骄纵。

天子五感杂陈。

《礼》曰:君子慎独。

马超完全是在以君子的品德践行自己的道路啊!

天子再往下看。

马超又说自己位高权重,怕遭人妒忌,因此只能早早退隐。

天子心中升起一丝恼怒,心想有自己在,朝中谁人敢妒忌马超?

难道朕堂堂天子还护不住心腹之臣吗?

继续往下。

马超说:天子圣明毋庸置疑,奈何人心向背。

卫鞅立法,得罪太子驷、公子虔、秦国旧贵,终惹来杀身之祸。

若我马超如霍去病那般早夭还好,可万一天子……那自己即便做了霍光,马氏一族也难免重蹈霍氏覆辙。

故而这时候隐退便是最好的。

信最后,马超表示希望董承能够看在他的面子上,往后多举荐马氏后辈。

天子厚爱马超,肯定会善待马氏一门。

这样,马超就死而无憾了!

天子看完,忽然落下两滴眼泪。

他哽咽着说:“马爱卿,纵使周公伊尹,又怎么能比得上你!”

说罢,天子将马超手书掷到百官面前。

杨彪赶忙捡起来看,百官也凑过来偷瞄。

马超这小子究竟在书信里下了什么迷魂汤,把天子弄得一会儿笑一会儿哭。

杨彪小声念着:“马超不敢做霍光,更不想如霍去病那样早逝,所以只能退隐……”

杨彪瞳孔地震。

好家伙,这尼玛妥妥的奸臣王莽啊!

你一不做霍光,二不做霍去病,那你除了王莽还能是什么?!

跟你杨太尉玩警上狼是吧?

那好,今天就叫百官票你出局!

杨彪面色严厉地对天子说:“陛下,老臣请陛下诛杀马超!”

天子懵了……

百官也懵了……

但很快就有人跪下附议:“请陛下诛杀马超!”

天子不敢置信。

“太尉,你们,你们说什么?”

杨彪叩首:“老臣请陛下诛杀奸佞马超!”

“请天子诛杀奸佞!”

天子伸手指着杨彪他们,颤抖地问杨彪等人要不要听听自己在说什么。

天子还说:“太尉,孟起由你举荐,是你我共同的臣子,为何无故诛之啊?”

刘协说马超是他和杨彪共同的臣子,乃是因为东汉政治环境中广泛认可“二君制”,即举主与被举荐者,地方长官与僚属、老师与门生都是一种君臣关系。

杨彪也基于这种认知,坚决地回答:“正因如此,老臣才要请陛下诛贼!否则臣已私下手刃此奸佞之辈!”

天子怒气横生:“够啦!太尉,你莫不是得了失心疯!”

“来人!传太医,给太尉把把脉!”

宦官穆顺作势去请太医,杨彪直接重重地把脑门砸在地板上。

砰!

“请陛下诛贼!否则老臣叩首死于陛下面前!”

天子脸色涨红,指着杨彪的后脑勺说:

“你疯了,你疯了!来人,把太尉请下去。”

杨彪也开始不停叩首,直把地板砸得砰砰响。

没两下,血就溅到天子的龙袍上。

国舅董承连忙上去把杨彪拉起来,然后招呼侍卫:“你们还愣着做什么,把官员们保护起来!”

杨彪还想磕头,但他哪里有董承力气大。

五十五岁高龄的杨彪拼命反抗,瘦胳膊瘦腿胡打乱蹬。

董承毕竟是凉州军阀出身,控制杨彪跟抓鸡仔没啥区别。

不一会儿几十名羽林郎上来,把杨彪和附和他的官员们都带出宫,送回府上。

董承再看向天子。

只见少年天子眼神飘忽,身躯摇晃,似要脱力倒下。

董承暗道不好,赶紧冲上去扶住天子。

天子软倒在董承怀里,精神萎靡。

“陛下!陛下!”

百官也注意到不对劲,蜂拥上前,高呼陛下。

董承怒吼:“都闭嘴!穆顺,传太医!”

久未露锋芒的董承,身上突然爆发出一股煞气,顿时镇住百官。

穆顺赶忙把太医令吉本请来。

吉本给刘协把脉后,松了口气。

吉本告诉董承,天子是因为昨晚情绪激动一夜未眠,今天又遭精神刺激,因而体内气血紊乱,脱力瘫倒。

“天子年轻力壮,只需好好睡上一觉,便可无恙。”

董承和百官这才放下心。

这时,天子突然拽住董承的手,似有话要说。

董承赶忙趴下,俯身到天子嘴边。

天子低语:“国舅,传我令,加封孟起……前将军,领,凉州牧,持节。不要!让他走。”

董承连忙点头,当着百官的面传口谕。

百官哪里还敢有意见。

没见太尉杨彪把脑门子都磕破了吗?

于是一纸诏书飞离雒阳,穿越秦岭,飞往陇山,追那少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