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人匆匆的来又匆匆的走了,“我大嫂家大闺女今年有12了。已经会做针线贴补家用了。”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以前我也是这样,这两年才好起来,只要一家子努力,你们以后肯定会好起来的。”

妇人沉默不说话,半天才说了一句“希望吧。”

她看着春晓,“一直忘了介绍名字了,我夫家姓邹,我姓王,刚刚那是我大嫂赵氏。”

“王嫂子,我姓严。”

两人说话间就听到外头热闹了起来。

“爷爷,奶奶,你们怎么都过来了,爷爷,你看,你看我的新棉衣,可暖和了。”

“小林,你这新衣裳看着真好。”一个小男孩的声音传了过来。

妇人笑了笑,“是我嫂子的儿子小树。”她走了出去,“都进来吧,爹,娘,你们怎么都过来了?”

“你嫂子说有好心人要给我们布做衣裳,我怎么也要跟着来感谢一二吧。”屋子里一下子涌进了一屋子人。

“二位小姐,多谢你们愿意给布跟棉花给我们做衣裳。”

“我可不是小姐。”小花跳了下来,“我是丫头,我们家小姐最怕客气了,你们就不要谢过来谢过去了。”她拿出一旁的另外两匹布,指了指墙角的棉花,“东西都在这里,婶子,嫂子,过来各自做吧。”

赵氏拉着李氏走过去,“那咱就不客气了,娘,帮忙坐吧,先给您跟爹一人做一身先。”

“还是先给月娥跟小树做吧,你看月娥嘴都冻乌了。”

小姑娘站在后面显得很乖巧,“奶奶,我们没事,先给您们做,屋子里待着不冷的。”

邹老头帮不上忙,便找了个凳子坐在一旁开始编麻袋,几个男孩看见也坐在边上帮忙。

屋子里一时只有剪刀声。

春晓技艺不精也帮不上什么忙,她便在屋子里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最后又去看老人编麻袋。

“叔,你们这处是种麻吗?”

老头笑着点点头,“小姐说对了,我们这处是种麻的,靠着这点东西维持生计呢。”

“叔,您这麻袋是编着自己用还是拿去卖的。”

“编好了卖的,我手上编的这是密的,如今可以卖12文一个,还有一种孔大的卖六文一个。”

“那好卖吗?”

老头叹了一口气,“编的人多了,没那么好卖,运气好碰到别人要的一回能卖十几个,运气不好一个卖不出去的也有。”

这两年麻怕是也涨价了,她记得以前在青州好像是5文钱一个的,不过棉涨的这么多,麻长也很正常啊。

“严小姐,你是做棉花生意的,这棉花的价格可比这麻的价格贵了去了,我们这个不赚什么钱。”王氏在一旁搭话。

春晓笑了笑,“我虽然是做棉花生意的,但是收成的时候别人跟我买棉花我就要用这袋子啊。我若是跟你们买袋子你们卖不卖?”

一屋子原本认真干活的人都愣怔了。

“你说你要跟我们买袋子?”老汉激动了,“那、那你要多少?”

赵氏几个也丢了东西凑了过来,“小姐,你真要跟我们买袋子吗?”若是有人跟他们买袋子,那以后的日子可就不愁了啊。

春晓点了点头,“这边的庄子才开始种,到时候肯定是要的,但是我要先看看你们编好的东西,你们一日最多能编多少个?”

“小林,赶紧去把娘编的粗袋跟细袋拿过来给姨姨看。”

屋子里的人这下子也不做工了,都围坐了过来。

“严小姐,你庄子要多少个袋子,是要粗的还是细的?”

“严小姐,我们编的袋子都好用的很,这个你尽管放心,咱村里还有好些人家编袋子呢。”

小林很快就把袋子拿过来递给了春晓,春晓用手撑开看了看,确实手工不错,“我要的多,不用一次性做好,粗的个左右,细的2000个左右。”这些东西原本就要早做准备,临近了再做若不是老主顾怕是要加价。

邹家人傻眼了,他们以为一回能要个几百个,这么多他们如何做!

邹老头抖着手,“严小姐,你要一次性交齐这么多吗?”

赵氏也在边上心扑通扑通的跳,弟妹这收留的可是大能耐人啊,怎么就碰上了这样的运气。

春晓看着她们激动地神情笑了笑,“那也不用,7月前做够就行,这单子你们接吗。”

邹老头激动得都要哭了,“接、接啊,只是我们自己肯定是编不了这些的,我能收别人的一起交吗?”他们就算全家人一起出动,从早做到晚,一天最多做20个不到的粗孔的,细孔的更费时间。

“只要袋子的品质没有问题,自然是可以的。”

小花在一旁默默的做衣服,他们小姐又开始日行一善了。

“好、好啊。”老头激动的站了起来,“来,月娥,小林还有小木,赶紧跪下给小姐磕头,她这是在救咱家的命啊。”

几个孩子二话不说就要跪。

春晓忙把眼前的孩子拉了起来,“别、别跪了,新做的衣裳都跪脏了。”

小林跟小木一听赶紧站直了身子,衣服可不能跪脏了。

但是一旁的月娥跟小树跪下对着她磕了一个头。

春晓忙将他们拉了起来,“别跪了,地上多凉,你们手都是冰凉的。”她忙感慨看着屋里人,“叔,婶、嫂子,今日遇到了就是缘分,我花钱买你们的袋子这是卖买,不算是什么大恩,何必如此呢。”

“这便是大恩,严小姐,我知你肯定做过不少的善事,对于这样的事觉得是随手的事,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这是我们一家甚至村子好几家的活路,我们都不知道如何表示感谢了,你不妨多住几日,我到时候介绍村里人多认识,他们肯定要感谢你的。”

“这雪停了我便要走了,停留不了,日后有机会再拜访吧。叔、婶、嫂子们、坐吧。”她也坐回了床边,“我等会儿写一封信,你们交货的话拿着信将东西送到水关镇的关山庄子,管事的看到信会给你们结算银钱的,说好了粗袋6文一个,细袋12文一个,粗袋个的量,细袋2000个的量,7月前完成就可以了。”

邹家人简直是大喜过望,“要得,要得,严小姐你放心,肯定给你编的好好的。”

大约是确定了这样的一件事情大家心里都高兴,后头说话都随意了很多,显得没有那么拘谨,两个妇人做衣服时不时的冲她笑,小闺女也总偷偷的看她。

十九在后头弄干净了院子,回到堂屋看到这边声音热闹,走过来一看,发现屋里多了许多的人,他有些纳闷的看向春晓,“东家,后头扫干净了,马没事。”

“十九,你歇会儿吧,若是无聊陪叔坐一会儿,后头院子明日再弄了。”

“是啊,大哥,你都铲了好半天了,赶紧坐下休息。”

两个孩子昨日跟他睡的,今日便不怕他,抓者他的手跟他玩了起来,他坐下,把两个孩子一左一右放在腿上,“东家,你看,他们家会编麻袋。”

“还用你说啊,咱小姐昨日就看见了,刚刚已经跟嫂子家下好了做货的订单呢。”小花尤其佩服春晓,总是能做这种对你好也对我好的事情,能叫大伙儿都开心。

今日全家人都高兴,午饭时间到了他们也舍不得走,最后便决定中午就在这边吃饭,好在赵氏来的时候以为王氏这处没米了,带了些米过来,中午便多加了不少,煮了一锅浓稠的粥。

一家子热热闹闹的凑在一起吃了顿饭,他们对春晓也是尤为的客气,就差没有捧在手里了。

做衣服的人多了,很快,另外两个小的的棉衣棉裤便做了处来,赵氏给两人穿上,两人欢喜得不行,小树当场就想跑到院子里去玩雪被赵氏打了回来,“这雪落到身上把棉衣弄湿了如何穿,都给我待屋里。”

孩子们做好了一套,接下来就是做两个老的的了,最后才做赵氏跟王氏的。

春晓看着窗子外头的雪,“这雪不会下几日不停吧?”如今都正月呢,若是2月事情未定,后面再定就推后一年了。

“我们这儿的雪可是不好说,时间短一两日的有,时间长陆陆续续半个月的也有,这雪停了,路上还要化冻了才能走,严小姐你怕是要安心待几日了。”

“嫂子,后头的牲口圈里歇着他们的马,家里那边是不是还有稻草,怕是要搬一些过来再铺些,不然时间长了,马要受冻了。”

“你怎么不早说,这马金贵着呢,马虎不得,我这就去抱些草过来。”

“你别去了,你做衣服吧,我去。”邹老头站了起来。

“我跟您一起去。”十九心里就是担心那些马,如今听说要垫草,赶紧跟了上去。

“小林,去把你娘做的草筒子给这位叔拿一双过来。”

两人穿着草筒子,踏着雪走了,外头的雪已经积了很深了,一踩下去一个凹陷,每一步走都要十分小心。

“严小姐,你们去河间做什么?”赵氏问。

“看能不能买到合适的地,种棉花啊。”

“你可真能干,一个女人在外头买地做生意,不像我们,只知道在家里做些死活。”

“那不同,你们要照顾老人孩子,我自己一人没有什么牵挂,家里父母有哥哥们管着,我了无牵挂。”

“你没有嫁人吗?”李氏脱口问出。

“娘?”赵氏在一旁不赞同的摇了摇头,示意她别问。

春晓笑了笑,“无妨,一般人都会好奇,这没什么,我前几年与夫家和离了才出来的,如今是独身。”

李氏怕自己又问错话,干脆埋头做衣服不再问了。

雪整整下了三日,第四日早上起来发现终于停了,太阳出来了,屋檐开始往下滴水,天气更冷了。

邹家人日日过来做衣服,衣服已经全部做起了。

“这么好的太阳,这雪怕是两日就化了,严小姐,你们真的不多住几日吗,我都不知道该如何报答你了。”

春晓拉着王氏的手,“嫂子,你看,因为这场雪,你收留了我们,我们与你们有了合作,这便是一场造化,既然是上天的造化,感谢也应该感谢上天,我同样也要感谢它,你我之间就无需客气了。”

“或许是真的老天爷念我们可怜,把你送到了我们身边。”王氏感叹,“可惜没有什么好的能招待你们的,严小姐,日后你们再来,我肯定好好招待你们。”

“弟妹,你说这话说得跟小姐今日就要走似的,这还有两日呢。”赵氏笑着看向春晓,“严小姐,我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东西,家里阉了一些黄豆酱,到时候带一坛子舔舔口味。”

“好啊。”春晓也不推辞,“那我就先多谢赵嫂子了。”春晓看着如今穿着厚厚棉衣的一家人心里也很是高兴,把小花招到了身边,“咱车里之前是不是有点心,走的时候记得给他们两包。”

小花看着院子里扫雪的十九,“十九哥这扫雪的活儿做得越发的顺手了。”

“他待在这处没事做,可不得给自己找点事做。”

这雪一停,路上虽然还未全化,这村里就已经开始有走动了,村里人今日出来看见邹家全都是一身新袄,好不稀奇,“邹叔,你们家这几日是发了财?全部换了棉衣。”

邹老头也在院子里清雪,听到别人玩笑话,他呵呵笑了两声,“儿媳妇家里来了贵客,这衣服都是贵客给的。”

“我知道,下雪那日村里进了三辆马车,是不是他们?”

“你们瞧见了?”

“原来他们是你们家的客人啊。”

“什么他们家的客人啊,人家就是路过借宿的,最开始还敲了我们家的门呢。”一个妇人看着他们的新袄,心里嫉妒又懊悔,若是当初留了人家,这些衣服就是他们的了,哎!

“对,确实是借宿的客人,见我们穿的单薄便拿了布跟棉花,让我们每人做了两身衣服,人家小姐好心,我们运气了。”

“每人两身?你们两家10口人那不是20套,天呐,这还真是贵客,可真大方,哎,怎么没有来敲我们家的门,让我们撞上这样的好运气。”男人遗憾的摇头晃脑的走了。

妇人则酸了吧唧的看了两眼他们的衣服也走了。

“爹,你与他们说不着。”赵氏今日拿出了藏了许久的一挂腌肉,准备中午炖个汤给春晓他们吃,来了几日,天天都是萝卜白菜稀粥,都没有什么像样的招待人家,她想了想,将那挂肉拿了出来,“爹,严小姐他们明日就要走了,咱把这挂肉做了吧。”

“做吧,做吧,早该拿出来了,让月娥去那边说一声,让那边中午别做饭了,来这边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