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穿越曹昂,从截胡邹氏开始 > 第140章 袁绍震怒,召诸侯群起伐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0章 袁绍震怒,召诸侯群起伐曹!

按照常理来说,庶子肯定是没希望的。

但是在宗法上,庶子是可以走流程变成嫡子的。

袁熙他老爹袁绍,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袁绍是袁逢婢妾生的儿子,在袁逢家是庶子。

但袁逢他哥哥袁成没有儿子,就把袁绍过继到了袁成那一脉——袁绍就由袁逢一脉的庶子,摇身一变成了袁成一脉的嫡子。

如此,袁绍的亲爹袁逢,被称为私亲之父,袁成为宗法之父——法理意义上,宗法之父大于私亲之父。

而恰好,袁绍的哥哥袁基,被董卓在雒阳灭族了。

袁绍能看着他哥绝嗣么?

肯定不能啊!

为了表达对老哥的重视,他把自己的嫡长子袁谭过继到了袁基名下,成为袁基一脉的嗣子。

这里又出现了一个问题:长子袁谭和三子袁尚不是一个妈生的,但袁谭在过继给袁基之前,他就是嫡长子,怎么回事?

袁谭他妈是李氏,是袁绍之前的正妻;文氏死后,袁绍娶了刘氏,刘氏也是正妻。

这不就是两个都是嫡子了么?

如今,袁谭已死,而袁基那一脉总不能就这样绝了吧?

所以,袁熙大概率接替大哥,成为大伯袁基的宗法嫡子!

再有,就是三弟袁尚还年幼。

如果父亲再早几年离开,那自己未必不能像父亲那样由庶子逆袭……

没有经历过的人,根本不懂这种从庶子转变到嫡子的快感!

原本,一切都与自己无关。

而如今,一切皆有可能!

“曹子修!我该如何感谢你啊?唔哈哈哈哈……”

“公子!低调!低调!”左右连忙提醒。

——冀州,魏郡,邺城——

“曹昂!”

“竖子焉敢如此!?”

袁绍得讯,洒泪痛哭:“显思我儿!”

三子之中,袁绍虽然最喜袁尚,但袁谭也是亲生的啊!

抛开血缘不说,袁谭对袁绍的事业助力也是极大的。

起初,青州并不属袁绍,只有一个平原国划给了袁谭。

彼时,区区一个平原国,还是跟公孙瓒安排的田楷在竞争的。

袁谭很争气,北扫田楷、东征孔融,最终吞下整个青州。

这些个儿子,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人杰,可不是什么草包二代。

如今,大业未成,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被杀了,怎叫袁绍不痛?

悲痛之后,大怒之下,袁绍就要兴兵。

心属袁尚的逢纪赶紧劝阻:“今,北有易京尚未拔除,内有张燕为患,幽州新定而人心不平,焉能再起战事于南?”

“逢元图!”

话音刚落,便引来怒斥:“曹氏行凶,致使大公子殒命,若我等不报此仇,天下谁还惧我袁氏?”

“你出此言,到底是何居心!?”

说话之人,乃是郭图——他跟袁谭关系相近。

谋士团原地开撕!

最终,还是许攸居中拿了个主意:

第一,添兵青州是一定要做的。

正如郭图所言,儿子被杀,要是袁绍屁都不敢放一个,天下谁还把你袁氏当回事?

再则,青州乃袁谭所定,袁谭身死,对青州影响巨大,添兵未必能破曹昂,却可以保证青州不失。

最重要的一点——添兵青州,能够拖住曹昂这张曹家的王牌!

第二——“明公可痛陈此事,以表态与曹氏决裂,同时信召诸侯,群起伐曹!”

“曹氏地处中原,夺南阳以控荆州、吞庐江而制孙策、占河洛且欺李郭。”

“风头正盛,也为诸家所恨!若有明公当先而先,诸侯必群起响应!”

第三——“曹氏有得于迎帝,必然亦有失于迎帝!”

袁绍眼中,目光泛冷:“子远是说许县有可为?”

“许县大有可为!”许攸点头:“曹家安定时,许县那帮人只能蛰伏;若烽烟四起,焉能不动?”

许攸似乎还有话说,却突然止住,箴口不言。

不久,忽有消息来传:“刘玄德来投!”

袁绍亲自往迎。

途中,他邀许攸共乘一车。

“如今曹操也尚未打破寿春,明公不必急着自己动手。”

“可先破易京,一步步来,切莫要让曹昂此子乱了节奏。”

听完许攸的话,袁绍再次点头,又问:“刘玄德此来,子远可有高见?”

许攸捻须许久,道:“要看明公是要用其名,还是用其人了。”

袁绍问:“何谓用其名?”

“刘玄德名满天下,今舍曹而投袁,明公许一显职,将其留在身边,便是用其名。”许攸回答。

“那用其人呢?”

“刘玄德边郡出身,曾随公孙瓒、又与吕布相斗多年,骑兵战法不容小觑,用他去征讨张燕,不正好么?”

袁绍眼中光芒大振:“若是没有曹昂此事,我用其名便是,但如今……我知道如何做了!”

就在迎刘备途中,袁绍发书布告天下:曹氏子残暴不仁,擅杀袁谭,袁氏必报此仇,将增兵青州以讨徐州!

同时,他又修书传于扬州之孙策、荆州之刘表、河内之张杨、三辅之李傕、郭汜,甚至是远在益州的刘璋!

信中,他痛斥曹昂行事之无度,剖析此子威胁,言说‘诸君多与接壤,今日可杀我子,来日未必不害诸位之亲’!

消息先到,袁绍之信后至。

诸侯得讯,都极为震恐。

“徐州已为曹氏所吞!?”

“不过一年时间,降张绣、败袁术、退孙策、吞并徐州、逐杀吕布,这曹子修当真了得!”

“曹氏神速,不知何时会对我下手啊!”

“袁公雄据四州,带甲百万,今怒而兴兵复子仇,曹子修真是取死有道啊!”

“两者力量悬殊,我看曹子修的嚣张到头了!”

众人回信袁绍,一面慰其丧子之痛,一面痛责曹昂。

同时,他们也暗示袁绍:你先动手,我们便群起而上,从曹氏身上咬下一块肉来!

数日之间,天下风云激荡。

坐镇许县的荀彧赶紧给曹操写了一封信:术末路之徒,遣一重将封锁便是,司空当速归朝,提防有变!

曹操得信,坐于帐中。

下方,诸文武皆面带忧色。

端详许久,曹操抬起眼皮扫了一眼众人:“诸位为何这般面色?是被外面的动静吓着了?”

于禁站了出来:“外面传言,说各家都在暗聚兵马,有动兵的意思。”

“那又如何!?”

曹操嗤笑一声,将信甩在一旁:“袁绍死了儿子,与他们何干?”

“他们要动兵,无非是在我曹家身上闻到了威胁罢了!”

“可那又如何呢?一帮不成气候的狗才,只有成群结队了才敢狺狺狂吠而已。”

“我要收服更多的土地,诸位也要更多的功勋,难道因为他们几声狂吠便止步么?”

“不需慌乱,该做什么做什么,他们闹腾不起来!”

见曹操如此神态,众人心中大定,各自退下自干自活去了。

等人走了个干净,夏侯惇才将那封信拿起。

看过后,他问道:“不回许都么?”

“不回,不想回。”曹操摇头,随后道:“都交给子修处置吧!”

夏侯惇皱眉:“你是不是太心急了点?”

“元让想哪去了?我还年轻,还没那么早盼着死呢!”曹操失笑摇头,眯起眼睛:“有些事,我做不到,子修反而能做到。”

“嗯?”夏侯惇深为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