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京城东郊。

头戴斗笠,一身农女打扮的苏绾绾,此刻正坐在露天牛车上,缓缓朝着阳谷村走去。

曲莲挨着她坐在旁边,手拿一把破的掉渣的老蒲扇,一心一意地替她打着扇子。

苏绾绾看着曲莲那满头细汗,再一次将蒲扇摁下。

“歇着吧,瞧你自己都热成什么样了!”

曲莲咧嘴一笑,用袖子擦了擦额头,无所谓地道:“没事儿,奴婢不热。”

说完,曲莲再一次探头问向前面赶牛车的老头。

“大爷,阳谷村快到了吗?”

老头低着头,没有回应。

倚在牛车上没有动,一顶旧斗笠遮住了大半张脸。

“大爷?大爷!”

前面赶车的老头一个激灵地坐了起来,“嗯?谁在叫我?”

他错愕地转过头,嘴角还泛着可疑地水渍。

曲莲一下就无语了。

“大爷,您刚才该不会是睡着了吧?”

老头心虚地瞪了她一眼,“小丫头,竟胡说!”

“大爷正一门心思赶车呢,怎么可能会睡着?”

“不过是早上起得太早,小憩一会儿罢了。”

说完,老头控制不住的打了个哈欠。

苏绾绾看在眼里,有些忍俊不禁。

虽然这老头赶牛车确实不怎么上心,不过他家这老牛却是着实不错。

不仅一路上都很稳,关键是还自己问路。

苏绾绾不愿意在这件事情上面有过多纠结和牵扯。

于是言简意赅地笑问道:“大爷,不知这里距离阳谷村还有多远?”

此时此刻,牛车正从田地中间的小路穿过。

路两边的田地里种着水稻,稻田里已经被晒开了裂缝。

不远处,时不时地能看见人在收割水稻。

听说守后门的婆婆说,她的远方侄子姓时名牧。

这阳谷村拢共也就他们一家人姓时,很好找。

不知道她们今天要找的这一位时牧,现在是在帮着大哥一家收稻子,还是自己个儿在后山山林中忙碌?

“小娘子别着急,阳谷村就在前面。”

牛车继续前行,走了不到一刻钟,便将她们主仆两人放在了一个路口。

苏绾绾不想引人耳目,同时也是因为心中知道,宋衍安排了暗卫时刻跟着自己。

因此今天出城,并未多带人手。

两人穿过稻田,按着老头所指的方向继续往前走。

迎面正好碰见一个小男孩,背着一个装水的竹制水壶往这边来。

看样子,应该是去给地里干活的大人送水。

苏绾绾灵机一动,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块饴糖。

“小朋友,你是阳谷村的吗?”

“姐姐想同你打听一个人。”

她慢慢弯下腰,手心摊开,露出了那一块饴糖。

幸好,她在来之前提前做了准备。

小朋友慢慢停了下来,看着她手心的饴糖咽了咽口水。

他抱紧水壶,略带防备地问道:“你想找谁?”

苏绾绾摘下面纱,笑盈盈地道:“姐姐想找时家老二,时牧。”

“你认识吗?”

当看清她的长相时,不远处的小朋友眼睛都瞪圆了。

清澈明亮的眼睛里面,满满都是惊艳之色。

“认、认识,时牧是我二叔!”

小男孩想了想,突然道:“姐姐,你们在这里等我一会儿,我先去给我爹娘送水。”

“我爹娘就在那边。”小男孩指向十几米外的一对夫妇。

此刻那一对夫妇,显然也发现了准备进村的她们停下了手中的活远远打量着她和曲莲。

小男孩接着道:“我二叔住在后山,我送完水就带你们去找他。”

说完不等两人答应,撒丫子就往不远处跑去。

远远的,她看见小男孩放下水壶,不知道又和爹娘说了些什么。

最后脆生生的答应了一句:“我知道啦!”转身就往这边跑。

“姐姐,你们跟我来!”

小男孩豪迈地一挥手。

苏绾绾莞尔一笑,趁机将刚才的饴糖塞到了他的手里。

“给,姐姐请你吃的!”

小男孩搓了搓手,终是抵不住糖的诱惑,接过饴糖后,小心翼翼的收进了口袋里。

*

两人跟着小家伙,一路来到了阳谷村的后半山。

村民们几乎都搬到了山脚下。

上山的途中偶尔能看到一两处坍塌的老房子,早已荒草丛生。

“全村只有你二叔一个人住在半山腰吗?”苏绾绾忍不住问道。

小男孩用力地点头,“嗯!”

看他熟门熟路的样子,平时应该也没少来。

“奶奶三年前去世了,就葬在半山腰。”

“二叔说他想给奶奶守孝三年,特意搬到了山上。”

“二叔在半山腰建了一个果园,里面可好玩了,什么都有!”

小家伙一脸艳羡地道。

苏绾绾微微挑眉,看来这时家两兄弟的关系,也不像她听说的那么糟糕。

终于,在几人转过一个山坳时,前面出现了一座老的建筑。

这座老房子的前后,都用竹篱笆围了起来。

一眼望过去,生机勃勃。

“二叔!”

“有人找!”

隔着老远,小男孩就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很快,屋内有人听到动静,快步走了出来。

苏绾绾眯着眼睛一看,那人瞧着有些眼熟,好像最近在哪里见过?

……

*

大清早,宋衍就带着青山和几个贴身侍卫出了城,纵马直奔城外东郊。

几天前,宋衍对苏绾绾无意中的一句话上了心。

为了保守起见,他特意安排青山亲自负责,去调查了这件事情。

几批快马在稻田间奔驰,宋衍亲眼目睹了稻田开裂。

田边的小溪已经干涸见底,三三两两的小朋友在河沟里翻找着鱼虾和小螃蟹。

细心观察,水稻确实有减产的迹象。

这还是在东郊上游,有一个大型水库蓄水,可以延缓干旱的情况下。

若是其它没有水库的地方呢?

现在又会是什么情景?

更远的地方,派下去秘密调查的人暂时还没有回来。

穿过村庄,骑马改步行。

宋衍沿着山间小路,一路盘旋到了山顶。

这座山其实不算太高,不过因为山那边是陡峭的山崖,所以风景颇为不错。

站在山崖边上,山崖下面原本是一条急湍,此刻也露出了河底的礁石。

青山站在一旁,指着远处隐约可见的一座城池道:“王爷,那边便是卫安城。”

“如今打理卫安城的,是兵部尚书郭大人的门生。”

“外地已经陆续有流民往京城方向来了,不过经过卫安城的时候,通通被拒在了城外。”

“无奈之下,那些流民只能被迫向北迁徙。”

宋衍背着双手眺望远方,沉默无声。

若想进到京城,必须要经过卫安城。

难怪他在京城里,竟然听不到一点风声,原来是有心之人早已经动了手脚。

“先下山吧。”

宋衍又站在山顶吹了一会儿风,这才转身往山下走。

下山的路有两条。

他本来正计划原路返回。

没想到另外一边的路上,竟突然惊奇了一群飞鸟。

他双眼一眯,警惕地望了过去。

这才注意到,这边下山之路的景色,显然有些不一样。

山半腰有一大片植被,颜色深浅不一,红红绿绿。

一阵山风吹来,隐约还能闻到果子的香味。

“从这边下去是什么地方?”宋衍随口问道。

青山显然早已做好了功课,“阳谷村。”

“半山腰那一片,种着许多果树,如今正是杏子成熟的时候。”

青山灵机一动,补充道:“王妃平日里最是爱吃些新鲜蔬果,王爷要不要果林里转转,顺带摘些回去?”

宋衍闻言,心中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