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脑变 > 第945章 发散研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刘雅琪家吃完晚饭出来,已经晚上八点多了。

孟国伟为了娶到刘雅琪,苦练出一手好厨艺,这也是冯倩隔三差五总去他们家的原因,算是打打牙祭。

关于机器人的事情,孟国伟回来后她们俩人默契的没有谈起,涉及到工作上的事,孟国伟不感兴趣,倒不是刻意要对他保密。

冯倩平时住在公司附近的一套公寓,她在后海东岸还有一套四合院,当初从曾凡那里买过去的,偶尔过去住几天,是个调整心情的好地方。

这套院子比曾凡的小一些,没有建独立车库,她的宝马只能停在路边车位,步行走进去。

王晓明跟在冯倩身后,把保镖的身份做的似模似样,好在已经是晚上,胡同里没有熟悉的邻居逛悠,省去了她不少解释的麻烦。

院子里黑漆漆一片,进门后在入口处打开灯,整个院子亮堂起来,这里从设计到装修完成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冯倩为此花费了不少功夫。

她没有太多时间打理,院子里没种娇气的花卉,只移栽了两株银杏,搭架子种了几株葡萄,偶尔浇浇水就可以了,不浇好像也死不了,生命力都很顽强。

这里属于她自己,装修完成后,除了刘雅琪偶尔过来住,没有其他人在这里住过,算是她个人独处的空间。

冯倩将王晓明领到一个客卧的房间:“你是我的助理,这个房间安排给你,虽然你是个机器人,也不能太亏待你,有什么需求都可以和我提!”

“我不需要独立房间,我不需要睡觉,也没有个人需求!”王晓明说道。

“话不要说的那么满,你跟我去外面抛头露面,衣服总要有几套吧,得有地方放衣服换衣服吧,我在家里穿着比较随便,不喜欢被人看,没情况的时候,你就在这个房间里面待着!你是躺着还是坐着、趴着我都不管,就是别破坏,尽量别弄出太大动静,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冯倩说了一大通话,最后问道。

“没有你允许,我不会走出这个房间!”

“别那么说,我不是关你禁闭,你是我助理,也负责保护我安全,我会给你开通电子门锁的权限,你认为有需要可以自由出入这个院子所有房间,我相信你会有自己的判断,你也会替我保密,对吧?”

“冯总,我不会辜负你的信任!”机器人表态道。

“好了,我去休息,你自便吧!”冯倩安排完,离开了这个房间。

这间客房属于正房的一部分,有一扇窗户可以看到院子的景象,王晓明在房间里面转了一圈后,拿了一把椅子放在窗前,坐在椅子上盯着院里进入一动不动的状态。

菌群生长繁衍消耗的能量很少,仅靠机器人自身光合作用,吸收电磁波就足够维持,如果没有身体运动造成的能量消耗,他坐在窗前几年都没有问题。

没有人类一样的大脑,机器人也不需要睡觉休息,肌肉结构和人体不一样,维持一个姿势时间再长,也不会有疲劳麻木的感觉。

对他们来说保持一个放松的姿势不做动作,就是最节能的方式。

相对于曾小一,王晓明的身体结构曾凡又做了很大的调整,取消了可有可无的垃圾处理装置,增加了体内的存储空间。

随着曾凡对微观结构的感应进入纳米尺度,他对物质世界的也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对机器人体内的物质处理能力也进行了增强。

王晓明的食谱范围更广泛,他的体内新增加十几种菌群,也让他对各种食物的消化更快速,更彻底。

人类的食物当然不在话下,其他的砖头瓦块,甚至是金属,到了他的体内,一样可以快速分解成颗粒,作为物资存储起来。

这些储存物质随着智能程序的功能增加,可以变成他身体的组成部分,也可以作为武器随高压气体发射出去,储存不了的物质经过提纯后,同样也可以回收再利用。

在曾凡看来,自然界的任何物质,只要能进行合适的加工处理,都会变废为宝,没有真正的垃圾。

金属物质可以导电,利用这一个特性,曾凡用希瓦氏菌的导电特性改造出一种新型菌类,菌群配合行动可以快速将常规金属分解成颗粒。

现实中的高纯度的金属很罕见,只要有杂质存在,菌群就有可以分解的地方,哪怕是高纯的惰性金属,只要不怕消耗能量,这些菌群一样可以分解掉。

本来是为了增强机器人消化能力的才做的附属研究,曾凡发现这几种菌群用来开矿、或者垃圾回收也不错,相比现在高温冶炼的提纯手段,完全是一种全新的方式,更主要的是几乎不需要太多额外能量消耗。

菌群分解各种物质的过程就能获取自身需要的能量,对它们来说这就是生存的需要,是在吃饭,对人类来说可做的文章就太多了。

曾凡最先想到的就是垃圾清理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的推广肯定会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麻烦,因此他不像冯倩那么迫切,更希望顺其自然慢慢发展。

如果做出一款智能化垃圾处理机器人,没有人类外形,能将绝大多数垃圾直接分解成有用的材质,还能产生价值,作为商品推向市场,肯定会大受欢迎。

现在的电子产品大规模销售,与此同时每天都在产生海量的电子垃圾,这些电子垃圾中也含有大量的稀有金属成分,只是现有的处理过程格外简单粗暴,也造成极大的污染和浪费,他也可以研制一款大型的工业化机器,利用菌群高速分解这些电子垃圾,同样能变废为宝,产生巨大的价值。

脑中的各种想法太多,落实起来太慢,于是曾凡就想着多造出几个机器人助手,帮助他将这些想法实现出来。

一下午的时间,曾凡又制造出了三个机器人,作为他的实验助手暂时够用了。

他们主要在实验室内活动,为了解决机器人的能量问题,他设计了一个电磁充能装置,在实验室范围内,可以通过特定频率的电磁信号为他们充能。

这些机器人不需要休息,可以日夜不停的工作,曾凡自己不用去实验室,通过远程联系就能遥控指挥他们进行各种实验,可以极大的提高他的研究效率。

至于名字,曾凡索性直接以编号起名,直接命名零零三、零零四、零零五,反正只是称呼,能用来区分就够用了。

只是想做更多的研究,现在三层楼的实验室就有点施展不开了,这里是原先是材料实验室,没有太大的房间,他想做大型机器人根本没有合适制造的空间和实验场所,只能先研究小型的垃圾清理机器人。

需要有合适的行走机构,在房间里自如行走;要有一定的存储空间,存储处理前的垃圾,处理后的材料,还要有类似吸尘器的收取机构,吸取灰尘、碎屑、液体等垃圾,一个小型机械臂之类的结构,收取特殊形状,或者偏僻角落的垃圾。

驱动方式就采用最高效的电能驱动,也需要有高效电池,待机时间当然越长越好,当然也需要能自主无线充电。

这家公司的前身就是研究新型锂电池材料,因为进展缓慢,资金耗尽撑不下去才不得不卖给他,技术积累多少还有一些。

他们遇到的技术难题以前曾凡也没办法解决,有了微观感应的突破后,回过头来再看,这些似乎也不是那么难以逾越的技术,他可以找到很多方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