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师徒二人许久不见,相见又是好一阵唏嘘。

谈话间,王功说起了与李药师的相见,最终问起了道统之争。

“师父,弟子正好卸了差事,不如留在寺庙中,替您游走江湖,将我白云寺的名声打响!”王功满脸郑重,俨然一副当世好徒弟的模样。

李常笑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思,没好气道:“臭小子,你为逃避成亲,竟然连为师都敢利用。”

话音刚落,一个金棒槌凭空凝聚,“咚”一下砸在王功的脑门上,直接让这位罡气境强者疼得抱头鼠窜。

“嘶,”王功捂着额头,满脸委屈:“师父冤枉,徒儿只是想尽孝心。”

“少来,”李常笑故作嫌弃:“为师收过这么多土地,就属你最跳脱,倘若真的入了佛门,只怕这白云寺都不得安生!”

一番话下来,直接怼得王功哑口无言。

他默默低着头,像是做错了事的孩子一般。

“今日你既然问起这道统之争,贫僧倒是可以给你一个答案。我白云寺虽属佛道,却与西来佛法不同,是奉行我东来佛法。”

“东来佛法”

王功反复念叨这四字,既而恍然大悟:“原来师傅这法号,是这般缘故。”

“明白就好,”李常笑点点头,轻笑道:“你兄长王演也不差,听说近来续六经将成。”

“往后,恐怕有儒门封圣的机会。”

“封圣!!”

这下王功可坐不住了。

要知道,这“圣”字可是儒门千年以来,每一个儒者毕生所求的信念。

按照王功的认知,世间最后一位堪称圣贤的,是秦时的孟千帆,孟圣人。

从孟圣之后,唯有在汉代率儒门击溃道门赢得道统的董天最近接这“圣”字。

可惜,董天也是毁誉参半,难以服众。

足见这封圣的难度。

哪怕王演是其兄长,但王功对这事仍然不太看好。

李常笑没有要替他解惑的意思,而是将话题转向了通化镇的武照。

“你家的小丫头,可是想好了姓名。打算姓王,还是姓武。”

王功几乎没有犹豫:“当然是姓武,她是武兄在世上的最后血脉。虽说女儿家终会出嫁,这姓氏留着,也可留作念想。”

李常笑对王功的答案并不意外。

这小子素有一种江湖走马的侠气,哪怕到了建业都无法避免。

换做旁人,经历过被好友牵连的祸事,恐怕早就满怀怨怼。

王功能从始如一,未必不是一种赤子心。

想到这,李常笑不禁摇头。

因为他也年轻过,譬如曾为云王府的安危,一人一剑直接掀了李常威的盛威镖局。

现在回想起来,固然觉得当时蠢笨鲁莽,不知三思而后行,但这正是年少的可贵之处。

赤子之心,少年意气。

罢了,就由他来守住这份赤诚。

于是,李常笑点了点头:“就依你的。王演小子那里,贫僧会去信解释。”

“多谢师傅。”

……

停留了三日,王功再度踏上行程。

日子也在战火中飞过。

不知不觉又是一年过去了。

南方的局势都发生巨大的变化。

先是静帝调集吴郡水军,一举压制住了建业杀来的大军。

楚公杜威趁着宇文玄分兵之际,亲自率兵突袭扬州,攻破高邮占据栎阳,他的势力进一步扩张。

杜威当即在寿春称王,国号为楚。

至此,天下四大反王成势。

割据河北的夏王窦商

纵横齐地的齐王王治

手握八州的鲁王孟海通

占有江淮的楚王杜尧

其余大小的义军要么被吞并,要么被剿灭,天下的局势日渐明朗。

来自凉州的唐国公府日渐壮大,在不声不响中,已然成为北方的一尊庞然大物。

有关这点,建业的宇文玄和兴帝都看在眼里。

他们明知李定边父子居心不良,可这时却来不及得罪,只能选择交好。

毕竟当世四大反王,其中有三位都在北方。

光一个楚王杜尧就足够他们头疼的了,倘若将李定边也逼反,届时三大反王南下,他们建业绝对讨不了什么好。

在对待唐国公这一件事上,兴帝与静帝两个朝廷出奇的一致。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

赵州,高邑城

唐军营帐

两位各执一份圣旨的太监,齐刷刷在李定边面前站成了一排。

他们都是受圣上之令,来给唐国公降旨的。

要说静帝和兴帝不愧是父子,连圣旨的内容都一样。

“擢唐国公李定边为唐王,总揽北方平叛之权。”

说来真是讽刺,他们凉州李氏祖上的唐王爵位,正是被二百年前的吴帝下旨废去的。

时过境迁,李定边还没有任何动作,祖上失去的唐王爵位,现在又被两代吴帝抢着奉还回来。

……

送走了两位公公。

营帐中,李定边与一众文武面面相觑,最终大笑了起来。

房孝冲作为李定边麾下的天字号心腹(马屁精),趁机贺喜:“恭喜公爷,不,现在应该喊王爷了。老臣房孝冲,参见王爷!”

其余臣子也连忙附和,主打一个毕恭毕敬。

李定边心情大好,他看向房孝冲:“孝冲今日夸得好,深得本王之心,当赏!”

说完他在帐中来回踱步,心中思考该赏什么才好。

这时,挂在墙上的舆图引起了他的注意。

李定边眉头微挑,视线最终落在舆图上的一角,贝州清河。

“孝冲你祖上是清河房氏,崔监军也出身清河崔氏。清河如今在窦商治下,本王将其抢回来,怎么样?”

此话一出,房孝冲与监军崔献同时躬身:“谢王爷赏赐!”

崔献是个年过花甲的老者。

清河崔氏投奔国公府,这事是他一力促成的。

虽然事实证明崔献押对了宝,但清河崔氏族人离开故土这事,一直是崔献心中难以抚平的沟壑。

如今李定边此言,正是说在崔献的心坎上,他如何能不感激。

不止如此,场上其余离开故土的士族,听闻李定边此言也是神情激动。

今日是清河,来日未必不能是他们的故土。

诚然,李定边这是画了个大饼。

可这大饼他们吃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