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一个人的战国 > 第161章 他们为何不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某日扈辄巡视河边工事,一旁副将疑惑问扈辄道:“若是秦军在此故作姿态,我们做的一切努力,岂不是又全都白费了吗?”

扈辄平静说道:“不白费,秦军到哪,我们便跟到哪,防御工事就建造到哪,我们脚下的土地是赵国的,我们身后是千千万万的赵国子民,他们是我们的坚实后盾,况且秦军远道而来,我军本土作战,秦军总是要比赵军要慢一步的,这是我军的优势所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熟悉的地理环境牵扯住秦军,这些防御工事即便不能现在起到作用,在不久的将来,也能替赵国抵挡秦军片刻。”

……

赵军备战如火如荼,桓崎却是已然悄无声息率领大军避开赵军的尾随,到达漳水下游。

于此同时,桓崎派人知会东郡另一路秦军开始向武城进攻。

桓崎之意,是以东郡秦军率先攻击赵都邯郸东方门户武城,即便不能攻克武城,也能牵制住武城赵军使其无法支援。

秦军东郡驻军为杨端和与辛梧,二人合兵一处,集结于东郡,随时听候桓崎调令。

杨端和此人性格耿直,倒也守规矩,虽然他平日里对桓崎多有偏见,但橑阳一战证明了桓崎的能力,也让他刮目相看,此时桓崎为主将,事关国家利益,他也心甘情愿服从桓崎调令。

东郡杨端和与辛梧早就蓄势待发,如今桓崎一声令下,五万秦军向武城开进。

武城乃是赵国东部重镇,南与秦国东郡接壤,西与齐国西部毗邻,地理位置十分特殊。

武城之于秦国更为重要,秦国一旦成功夺取武城,便从地理位置上对赵都邯郸形成了四面围困的态势——

以赵都邯郸为中心,东部有秦军所占据大部的上党之地,南部有秦国新占领的邺城橑阳等地,东部再占据武城,北方秦军北出上党之地,沿着滹沱河将赵国南北一分为二,如此邯郸将是四面受敌。

眼下赵军坚信秦军欲图从邺城进攻,因为邺城距离邯郸很近,一旦渡过漳水攻克平阳,顷刻间便能兵临邯郸城下。

因此,赵军主要精力全都放在邺城及邺城中驻扎的秦军处,赵国合郡县之兵,分别抽调兵卒补充平阳,在此时刻,并没有人能注意到还有一路秦军出东郡,随时可以进攻武城。

武城虽然重要,但其主要是用以防御东面齐国,因为赵国与齐国近年来没有太大冲突,再加上前些日子从守军中抽调了大部分士卒,补充赵军邯郸周边及平阳两地的城防,因此武城赵军守军不多,估算大约八千上下。

当秦军兵临城下之时,武城的守军才如梦初醒,然而武城毕竟为赵国经营多年,即便是秦军突如其来,醒过神来的武城守军尽管毫无防备,却也凭借着武城坚固的城防,抵挡住了秦军的第一次进攻。

杨端和攻城势必攻克,他哪里肯善罢甘休,五万东郡秦军一日之内,不需耗费功夫,即便是不杀伤赵军,生磨也能将这八千赵军累死。

刀剑无眼,打仗哪有不牺牲流血的呢?更何况秦军数量及装备远远优于赵军,且最擅长攻城。

在五万秦军持续轮番攻击下,武城守军因为力量不足而疲于应付、死伤殆尽,从日出,到正午时分太阳当头,眼看着赵军渐渐不支,秦军就要登上武城城头,就在这个时候赵国军民展现出了顽强不屈悍不畏死的精神。

原本看到秦军而慌张躲进武城城内避难的赵国平民百姓纷纷涌上城头。

这些平民百姓在武城即将城破的紧要关头,及时补充了武城虚弱的城防。

城中的青壮早已被征发入军,现在守城的这些人是看起来十分年迈的老者;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孺。

他们虽然手无寸铁,但似乎都不知道恐惧,这种无畏无惧是被不愿国破家亡的信念在支撑着。

他们大多数人目不识丁,但他们知道,武城破了,他们的家就没了,他们也无处可逃。

他们祖祖辈辈都是赵国人,说赵音,写赵字,应该为赵国流尽鲜血。

赵国百姓从城头拔出刺进赵卒、或是秦卒血肉里的兵刃,或是空手去夺秦军手中的兵刃,与城头上的秦军纠缠在一起……

他们一批一批的倒下,一批一批的前仆后继,这一幕被杨端和与辛梧在城下看得分明。

“赵人,威武!。”

辛梧看着已经登上武城城头的秦军再也不能前进一步,生生被赵国百姓的血肉之躯挡在原地,不禁感叹一声说道。

杨端和也感叹说:“若不趁此时赵国虚弱拿下赵国,再过三五年,赵国又将成为秦国的心头大患,赵人太过顽强了。”

辛梧点了点头说:“我攻过不少别国城池,从未见过这般情形,如果这些赵人能为秦国所用,秦国将是如虎添翼。”

杨端和说:“这样的百姓,恐怕即便留下,也不能驯服为秦国所用。”

辛梧说:“那便成全他们的报国之心,让他们死的壮烈一些吧。”

杨端和点头说:“发起总攻,一人不留。”

一人不留?

这道军令的意思十分模糊,不知是令全军倾巢而出,还是要屠灭所有武城赵人,或许,这两种意思都有。

杨端和令出,秦军全部出击。

武城的城门很快就支撑不住,破了。

密密麻麻、如群狼过境的秦军由城门、城头涌入武城。

大军所到之处,血流成河,果然是虎狼之师,不愧虎狼之凶狠。

城池失守,城内百姓没有落荒而逃,他们还在做最后的挣扎。

他们依托着城内建筑,与秦军开始周旋,秦军破城只用了半日,然而肃清城内赵国平民,却是用了很长时间;秦军在城内所产生的伤亡,甚至远远超出了攻城时产生的伤亡。

人心都是肉长的,秦军虽然杀人无数,但面对的都是穿盔带甲的军队,眼下面对手无寸铁的百姓,还是有不少士卒心中不忍,因而手下留情。

你不杀他,他便会想法设法来杀你。

有不在少数的秦军便是因为心慈手软而命丧异国他乡。

偏将不知如何处置城中负隅顽抗的赵人,眼见伤亡越发惨重,慌张向主将请示。

“将军,如何处置城中百姓?我军在城内的伤亡,已经超过攻城之时的伤亡了。”

杨端和皱起眉头喃喃自语问了一句:“他们为何不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