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一个人的战国 > 第205章 今日的太阳,是一颗温柔的太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5章 今日的太阳,是一颗温柔的太阳

刚刚诞下孩儿的琳琅大汗淋漓,经过一夜不眠不休的努力,她已经虚弱至极。

她第一次听到自己孩儿的哭声,开心的笑了。

一刹那,她经历过的所有辛苦与疼痛都不值一提,这些时日以来,她心中积攒的对于徐福的所有的思念,也都因这个孩子的降临而被幸福与喜悦填满了。

她一个人不知道是如何熬过来的,如果没有这个孩子,她不敢想象未来。

即将临盆时,她做了最坏的打算,她生产之前交代稳婆,倘若是孩子和大人只能保住一个,不用问她,一定要保孩子。

这偌大的王宫里,她已经不再是那个受尽百般宠爱的公主,而是一个被齐王禁足了的囚徒。

当她生产之时,徐福不在身边,陪伴她的只有一个稳婆,一个贴身的丫头,连一向疼爱她的母亲也未曾前来探望。

因为她忤逆了父母,更何况,她的身份乃是一国的公主,身份越是尊贵,犯下这种错误便越是不可饶恕。

她是一个因犯错而失去周身灿烂荣光的仙子,跌落凡尘落魄无依,这是她应有的惩罚。

她不曾后悔,也不觉得委屈,因为她心中惦念着一个人,这个人的价值远远高于她先前所拥有的一切,只要他心中也有她,那这一切的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恭喜公主,是个男娃儿。”丫鬟包裹着婴儿,兴奋而又满怀伤感的与琳琅道喜。

琳琅虚弱扭头,看着身边婴儿粉红的脸蛋儿,他是多么健壮,多么可爱啊!

她会心一笑,心说这婴儿的面庞倒是像自己多一些,但是眉眼却是像极了徐福。

他的眉毛浓密,狭长而锋利,像是一把剑,看起来很是威严,他的眼睛明亮通透,又带着几分天生的温和儒雅。

她在心里默念着:“你在哪儿,可别让我们等太久啊!”

“公主为他取个名字吧。”丫鬟一手小心托着婴儿,一边欢喜说道。

“他已经有名字了,叫做羽儿。”

羽,展翅高飞,有朝一日定能一飞而冲天,这名字来自于一个说不清是虚渺还是真实的世界。

此时窗外的光影变换,小房子里的光线也更加明媚,琳琅看了看窗外的天,万里晴空上,通红如火的太阳缓缓升高,继而缓慢向西而去。

她在想,太阳身在苍穹之巅,一定能看到世间一切,而世间一切也都能看到太阳。

远方的徐福当然能看到太阳,太阳会把它看到的一切都告诉徐福吗?

……

“今日的太阳很大。”徐福欣喜说道。

“啊?”芷兰困惑不已,抬头看朝阳,太阳似乎与往日没有什么不同。

她看着徐福欢喜而略带犹豫的眼眸,不明所以回应道:“是啊,很大,但不炙热,今日的太阳,是一颗温柔的太阳。”

徐福微笑着,他知道今天非同往日,一定是一个好日子,他没有任何依据来证明,但他还是很笃定。

徐福与芷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二人大多时间沉默,偶尔闲聊。

“你的家乡在赵国,为何会在秦国。”

“那一年冬天,秦兵过境,我尚年幼,我只记得赵军屠杀了整个村子。”

“赵军?”

“是的,后来我才知道,赵军认定我的村子有人通敌卖国。”

徐福难以想象,竟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表情惊诧错愕。

芷兰却不以为意,笑了笑平淡说道:“我侥幸逃过一劫,被后来的秦军所救,并且遇到了一个人。”

“你遇到了吕不韦。”

“是,我遇到了相邦大人,他给了我食物,给了我暖和的冬衣,他救了我一命。”

“是他收留了你。”

芷兰点头说:“那时,他转身要走,是我抱住了他的大腿,对他说了一句话。

“怎样的话。”

“我说‘我能成为秦国人吗?’,相邦大人回头问我,‘为何?’,我说,‘成为秦国人,来找赵国人复仇。’,他抱起我,高高的举过头顶,对周围的所有人说,‘从今以后你便是秦国人,你便是我吕不韦的女儿!’”

“成为吕不韦的女儿,你应该感到幸运,他是权倾朝野的秦国相邦,他可以给你想要的一切,包括你想要复仇的愿望,他也可以帮你实现。”

芷兰微微摇头,有些失落。

“是吗?但是他放下我的时候,又悄悄在我耳边说了一句话。”

芝兰沉默许久,徐福等待许久,芝兰终于开口。

“相邦大人说,‘你要记得你的这条命是我给的,有一天你要还给我。’”

“这……”

徐福不知该如何评价,或许吕不韦无错,只是对于幼年的芝兰而言,太过残酷了。

“相邦大人是连至亲骨肉都可以舍弃的人,更何况是我,在别人眼中我是相邦大人宠爱的义女,而在相邦眼中,我只是为他扫清障碍的工具,别人根本不知道我为他做了多少见不得人的事。”

“你心甘情愿为他做这些吗?”

芷兰摇头说:“哪怕有些事是我不愿意去做的,但我依然会毫不犹豫的去做。”

“你恨他吗?”

“不恨,相反我感谢他,他说的不错,我的确是欠他一条命的。

“为何告诉我这些?”

“因为恰好说起,也因为我恰好信你。”

“信我什么?”

“信你不会将这些私密说出去。”

二人一路扶持,一路走走看看,因为没有马车,二人也没有骑马,因此步行行进很慢,所幸兰陵不大,徐福很顺利便打听到荀夫子的所在。

夫子乃是当世大儒,盛名传于列国,即便是偏僻乡野也是无人不知,一经打听,便有人告知,他竟做了这兰陵地界的令官。

令官掌管一方行政,想来荀夫子会在兰陵令官官邸,令官官邸应该就在那不远处一个小小的土城之中。

说是城,走近时才发现其实不过是由低矮土墙围绕起来的、方圆不足一里的热闹村落,徐福穿过矮墙进得村落当中,很快就找到令官官邸。

这官邸也不过是一个大一些土墙草顶的茅屋,徐福并未在官邸之中见到荀夫子。

一经打听,原来这兰陵地狭,且民风淳朴,又处于齐楚交界之地,倒也没有太多事务处理,荀夫子喜清闲,在城南郊野起了一座草庐,平日里无事,便居于城南草庐中。

徐福问明详细地址后,又一路步行出小城,此时已经过了正午,忽然天色阴沉,迷迷蒙蒙竟然下起了牛毛细雨。

徐福撑开一把油纸伞,大半遮住芷兰的头顶,在烟雨之中,二人踩着郊野稀疏的杂草和松软的泥土前行,各自保持着不近不远的距离。

细雨绵绵,似雾非雾,似纱非纱,给这片偏僻安宁的土地更增添了几分神秘,徐福自踏上这片土地,便油然而生一种清净,如周身被清凉溪水洗濯。

这里很像是他幼年时曾经居住过的那个小村庄。

行走不远,徐福便来到草庐。

茫茫四野之间只有这一座草庐,却并不显得孤单,因为茅屋背后是黛青色的山,还有一望无际的原野,它们是融为一体的。

草庐前还有一个很大的池塘,烟雨之下的池水虽并无潺潺流动的欢快,但却平静祥和。

池水湛青碧绿,如一块巨大的碧玉一般,池塘里有荷,如今采荷时节已过,半青半黄、将枯未枯的荷叶占据了池塘的大半。

隐约可见有鸭鹅浮于碧波之上,藏于荷叶之间,它们欢快在水中嬉闹,紧贴水面的浮萍在水中荡漾时而连成一片,时而又各自分散,如晴天时天上的云一般变换莫测,只不过此时湛蓝的天换做了碧绿的水,雪白的云换做了青翠的浮萍。